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国家“双创”战略的提出对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如何更好地推动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以满足“双创”时代对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在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双创”时代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历史使命。在此基础之上,以创客教育理念为研究视角,分析了创客教育理念对于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构建了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系统描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与框架结构。最后以广东省某地方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实践类课程学习活动“电视广告设计与制作”为例,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实践,详细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与应用效果。

关键词:创客教育;实践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20-0001-07

一、引言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足是当前我国教育工作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长期以来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使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显著增强,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建设。由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功能,当前实践性、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就相应地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时代责任與历史使命。教育部为此相继启动了一系列相关项目,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等。全国各高校积极开展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部分教育研究者也就高校实践性、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方式展开深入探讨,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创客教育是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强调要通过创新设计、动手实践与创意分享等环节来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创客教育与新版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协作、探究学习方式不谋而合,符合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取向,对于当前高等教育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启发意义[1]。另外,高校实践类课程是实现高等教育实践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高校实践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以创客教育理念为引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实践类课程教学体系与师资力量,将创客教育理念与实践类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这是高等教育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变革方向[2]。

国内已有研究者开始关注此类议题的研究,如:王云以课程“网络系统设计与集成”为例,设计了创客教育教学流程[3]。吴永和等人以研究生创新课程为例,探讨了创客教育课程设计与应用[4];赵广元等人将创客教育与课程“计算机网络”相结合,提出课程实验设计的思路与实验改进方案[5];何晓庆构建创客教育与信息检索课程融合的模型[6]。但是在创客教育备受关注的当前,该领域研究文献不多,研究内容有待于进一步深入,还没有形成普遍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

二、创客教育与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

1.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历史使命

课程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担负起加快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实现国家双创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

(1)加快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对于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教育部出台《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在目标定位与办学思路等方面向应用型大学转变。从本质上来看,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要突出“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作为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载体,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成为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7]。我们必须要把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课程教学上要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改变实践教学方法,构建能够满足应用型办学定位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教学体系。

(2)加快实现国家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习者有关创新与创业的意识、思维与能力的一种教育形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战略需要,不仅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还要提升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实践成果转化[8]。因此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在现有政策引导之下,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抓手,并通过教学改革示范、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培育孵化与产学研合作等方式逐步推动。就现有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具体表现为:学校普遍开设有创新创业类通识教育课程,专门建立有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及平台逐步完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热情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新的教育领域,在开展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如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学生参与率不高、与专业课程学习结合度不够、课程体系不完善以及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等[9]。这些不足致使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该要探寻双创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