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京国际设计周系列活动:天桥艺生活,让传统文化走入现代

适逢北京金秋时节,气候宜人,作为2017北京国际设计周分会场,天桥艺生活会场于9月22日拉开序幕,该会场以演艺生活设计、非遗生活设计和社区生活设计为三大活动主题。

预展活动中,“2017天桥艺生活”北京国际设计周创意总监曾辉指出,天桥区域的特殊文化底蕴从活动三大主题出发,天橋艺生活分会场作为文化区域在推动北京城市文化更新起到的的重要作用,提出复兴传统文化不是留在传统,而是如何让传统走向现代生活。

首次与北京国际设计周合作的天桥盛世集团董事长安朝晖表示,天桥演艺区是市里和西城区主导的重大产业项目,是服务首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此次合作就是为了把设计文化和在地群众的生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让它在这个老城区里生根开花结果,引导这个区域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和产业的植入,服务于首都的文化中心建设和区域文化的集聚发展。

关于这一会场的三大主题的设置,总策展人吴文一娓娓道来。他提到,“天桥—艺生活(Tianqiao - E Life),艺=E=Entertainment , 代表天桥地区从昨天到今天以演艺娱乐为主文脉的城市特性和艺术社区的发展方向;E=Everyday Life=忆,是探索如何利用公共空间提升老城区生活品质的实践案例:天桥忆巷(Tianqiao E Hutong),我们探索和实践的侧重点不同于以往的胡同改造,这次我们更关注人文方面的问题和社区管理方法的改进,更强调Everyday Life, 每天生活品质的提高。”

演艺生活设计

“桥中桥”大型艺术装置主展、“舞台上下”演艺设计主题展、“衍艺2.0”多媒体影像展、MVM:噪音·成像、浮游剧场、“儿童剧立方”亲子体验场、“即兴戏剧临时着陆计划”“艺说·要聊”系列沙龙、艺汇天桥演艺设计主题论坛等多彩的体验,让艺术的真谛娓娓传承,进一步强化天桥地区的演艺特色,推动了天桥演艺及文创的可持续性建设。

艺术之美才是一切的归宿,让精神栖居于此,感受天桥的悠悠厚味。主展装置“桥中桥”位于天桥艺术中心文化内街,东西近10米的延伸型展示空间。“桥中桥”恰如“戏中戏”,都强调明确自身属性,丰富观看角度和形象语意。对于天桥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区域而言,“舞台上下”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台前幕后的概念,而更在于拓展舞台之上演艺的内涵,延伸舞台之下演艺生活的外延。两条相互作用的主线将舞台的上与下贯通,与“桥中桥”的隐喻相互呼应。而主展的西侧MVM主办的“噪音·成像”视觉展览展现视觉和音乐的交织、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及解答MVM成立的动因。

非遗生活设计

在这里,感受传统元素文化与当代设计的碰撞和融合,感受新的激情与火花。天桥的民宿文化基础对非遗设计活动的诞生提供了良好了孕育环境。知名书法家郭金铭的“笔墨纵横”书法作品和其孙女郭子昂的“昂非鱼”系列非遗主题油画作为“设计北京 文创新天桥”非遗主题活动的亮点,创造了别具一格的传统生活美学创意产品。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联袂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来自中央戏曲学院的“有戏——戏曲绘本与戏曲动画设计展”通过新颖的载体展现了传统文化与新空间的对话能力,通过展览向观众们传达着非遗生活设计新的生命力。

社区生活设计

当天桥胡同文化生活遇见具有丰富社区更新改造经验的设计师,一种全新的城市更新方法及公共空间模式将带来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忆巷空间”展览展示了“天桥忆巷”社区改造实践项目的与思想:邀请多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对不同空间进行改造更新实践。一方面重视基础建设、建筑与场所显示出的内涵,同时专注于健康、福祉、舒适的生活经验。设计师们探索老旧社区未来发展的新思路,从在地的实际情况着手,结合社区居民的生活与居住习惯,创造新的共享服务空间模式。设计周互动期间使用部分改造完成的空间用于”“胡同串行”活动,将物理空间与丰富的社区生活设计主题活动相结合,为胡同里的研究院——理想家文创社区研究院的落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