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医生”陈孝曙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项大的成果,一定是一个团队(一起)才能完成。”在明晰记者的采访意图后,陈孝曙仿佛是打开了话匣子,也或许是对那段经历记忆深刻,一坐定,她便娓娓道来自己的工作经历。

知道有记者到访,已经86岁高龄的陈孝曙,特意“打扮”了一番:银发妥帖地别在额后,碎花针织衫十分素净,金丝眼镜显得儒雅和善。她低调地坐在办公室的一角,慈眉善目的样子让你怎么也联想不到,她也曾是位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因克山病研究获得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的“施瓦兹”国际奖,担任中国营养学会第三届理事长,并成为中国营养学界与国际接轨的“大使”。

治病救人医生梦

陈孝曙出生于1929年的浙江瑞安,是“永嘉三先生”之一陈黻宸的侄孙女。其祖母思想守旧,认为女孩子不必读太多书,但陈孝曙从小便梦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尤其是,亲眼目睹了侵华日军的暴行后,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医生梦。1946年,从瑞安中学毕业后,陈孝曙如愿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攻读医疗专业。

但在毕业分配的时候,根据当时“预防为主”的医学方针,陈孝曙被分配到上海第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卫生教研室教学岗位,而非自己梦寐以求的治病救人的一线。对此,她虽然有些失落,但还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研室的研究工作中。后来,陈孝曙参与编写了《营养学》教学大纲,这本大纲成为上海第一医学院首部关于营养学的教材。

此后,陈孝曙先后赴中国协和医学院、北京医学院进修,上世纪60年代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始终致力于营养学的课题研究,而治病救人的梦想也就一直搁浅在心底。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克山病在我国东北到西南一带肆虐横行,陈孝曙终于有机会可以“救人于危难”了。

克山病是一种地方性心肌病。1935年首先流行于黑龙江省克山县,当时国人对该病的本质认识不清,遂以此地名来命名,一直沿用至今。在我国,克山病主要高发地是我国东北、内蒙古、四川等15个省、自治区,300余个县。该病发病急、死亡速度快、死亡率高,当地群众极为恐慌,一遇发病只能逃荒躲避。

1968年,克山病在黑龙江省再次爆发。为此,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成立了克山病防治科研小分队,这其中便有陈孝曙。作为队长,她带领小分队,顶着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来到克山病高发病区开展防治工作。

经过初步蹲点调查,陈孝曙等人发现妇女和小孩患病率较高、突发率极高,原本活蹦乱跳的小孩,很有可能两三天就突然发生心源性休克,都来不及抢救。有些患者即使病情非突发,也因为没有得到有效救助而转为慢性疾病,最终心力衰竭而亡。可以说,在当时,克山病就是绝症。

面对危急情况,克山病防治科研小分队的成员震惊之余心急如焚。陈孝曙等知道,当务之急是控制病情。他们采取边研究边实验的方式,动物实验与亲身体验结合。一次,他们打算提取硒来实验。过度服用硒会中毒,当时国际上对硒的服用量也没有可参考的依据,因此,他们只能先在动物身上实验得出大概剂量,然后经队员试服后并未发现不良反应。他们又选择一个克山病高发的村子组织了四组人群做人体观察,四组人分别是朝鲜族人、被打上哮喘疫苗的人、服用微量元素硒的人和饮水中加硫磺的人。结果除了原来一直不发病的朝鲜族人外,只有服用微量元素硒的人没有发病且未见不良反应,其他两组人都发病了。这个发现让队员们看到了希望。为了进一步证明实验结果,他们又选择了其他试点进行推广试验。

陈孝曙一行在四川省高发地区采取同样的方式开展了人群观察试验,将人群分成服用硒和未服用硒两种类型的若干小组。研究人员每天穿梭在各个山地、村落,亲眼看着患者服下硒才放心。经过一年的蹲点观察,他们最终确定采用微量元素硒可以有效预防克山病的病发。同时,小分队在病区采集各种样品进行大量实验室研究,得出克山病高发区均处于缺硒地区,从而断定缺硒是克山病发病的主要因素。

找到了疾病的罪魁祸首,陈孝曙等小分队成员使试点地区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下降了80%。并将这个方法推广到全国,克山病区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服硒人群发病率、死亡率都大幅度下降。

“该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使我国微量元素与心肌病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并被国际上专家、学者誉为微量元素硒与健康研究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陈孝曙在一次采访中如此介绍这一研究成果的影响。据她介绍,此前,国外已经有很多关于微量元素硒与健康的研究,但只得出动物缺硒的后果,而对人类缺硒的后果仍是一知半解。中国学者的发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缺,同时为国外救助同病理的疾病提供了借鉴意义。

正是得益于这一研究成果,1984年,国际硒专家委员会决定在北京召开硒研究国际大会。也就是在此次会议上,防治克山病科研小分队获得“施瓦茨”奖,陈孝曙作为小分队队长领奖,这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奖项。

曾任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

如果说克山病与硒的研究是陈孝曙在科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作,那么在中国营养学会的任职,则是她人生履历中的另一笔辉煌。

陈孝曙加入中国营养学会是在沈治平任理事长时期,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学会刚刚从“生理科学会”分立出来的时候。当时学会的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经费、人力等都是问题。但沈治平有自己坚持的定位:要保持学会的专职学术的专业属性。因此,虽说刚复会,学会还是吸引了一批赤诚的学者加入,譬如正在研究防治克山病的陈孝曙。

1988年,理事会换届。陈孝曙担任副理事长,成为第二届理事长顾景范的助手,帮助其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陈孝曙与顾景范两人的友谊由来已久。早在陈孝曙还在上海的时候,两人便已相识。当时,刚刚从同济大学医疗专业毕业的陈孝曙,被分配至一个营养卫生教研室任教。因为与专业并不完全对口,因此陈孝曙为了更好接手工作,特地跑去军事医学科学院进修相关营养知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陈孝曙认识了顾景范。因此,两人之后在营养学会的共事也配合得十分默契。

在陈孝曙眼中,顾景范为人正派、行事大胆、从善如流,群众威望很高。直到下一届理事会换届的时候,大家仍期望顾景范可以连任,包括陈孝曙也认为,顾景范会继任理事长。

但到了1992年,真正换届的时候,陈孝曙却意外成为新一届理事长。

原来,当时中国营养学会正在申请亚洲营养大会在中国的首次举办权,而陈孝曙是此次申请的主要负责人。为了让学会与主办方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The Federation of Asian Nutrition Societies,简称FANS)实现更好的衔接,组织上便决定任命陈孝曙为理事长。

以陈孝曙为首的中国营养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主要有两项任务:其一是做好亚洲营养大会的筹备、召开工作,要让亚洲其他国家看到中国营养工作的实力;二是,趁此机会,让中国营养学会“走出去”。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陈孝曙首先扩充了自己的领导班子,在原有团队的基础之上又“挖”了两位专家。一位是从广州邀请中山大学医学营养学系的创办人何志谦,另一位是上海军医大(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的赵法伋,来担任副理事长,“两人的业务能力很强,学术研究也很好”,陈孝曙回忆。即使是已经卸任的沈治平、金大勋,也常常为陈孝曙提出一些指导建议。

“虽然当时困难重重,但大家都非常团结。”现在回想起来,陈孝曙依然怀念那段峥嵘岁月。

举办亚洲营养大会

陈孝曙团队申请到的是第七届亚洲营养大会的申办权,但却是中国第一次以“东道主”身份来举办大会,因此,筹备工作异常繁复。

首先,寻求资金支持是首要任务。虽然联合会会安排企业展览活动,但当时入驻中国的企业并不多。经过多方协调,陈孝曙团队争取到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的赞助。随后大家努力又争取到其他支持,经费问题才得以解决。中国营养学会与帝斯曼的友谊也便是从这时缔结的。发展到今日,“帝斯曼缤纷科技奖”几度登陆中国,以鼓励与嘉奖我国营养科技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资金问题解决了,又来了新问题。在正式开会前,陈孝曙团队准备整合国内外营养学专家的学术研究摘要。但由于当时我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论文的英文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将国内的科学研究更好地介绍给国外专家,陈孝曙便找来曾留学海外的老科学家,一起连夜翻译、编辑、修改这些研究的摘要部分。

资金与业务等问题解决了,筹备会准备着手安排出席嘉宾了。就在此时,陈孝曙遇到了一位独特的嘉宾,一位来自印度的科研讲师,向陈孝曙发出了“求助”。“他向我表达了两个意思:‘我热爱中国,热爱营养工作,一定要来中国参加此次大会。但是,我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我开完会议。’”当时大会所能资助的嘉宾名额有限,很多国家的代表团都是自费参会。因此,这位印度嘉宾给陈孝曙提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他说他带来了所有吃的东西。我就去为他找住的地方,最后,终于在农科院的留学生宿舍为他找到了一个床位。”这段让陈孝曙印象深刻的小插曲,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原本大会拟邀请不到800位专家,而最终实际出席人数达到1000人左右。

虽然问题接踵而至,但陈孝曙团队群策群力“各个击破”。终于在1995年,圆满完成了中国营养学会的中国“首秀”。

如果说完成第一项任务,陈孝曙辛勤了四年,那么,完成第二项使命——让中国营养学会、甚至中国营养学界“走出去”,陈孝曙至今都在努力。

“首秀”完成后,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秘书处即设在中国。4年内,秘书处出版了两期“通讯”,介绍各会员国学会的学术活动概况。同时,陈孝曙被授予“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主席”职位。此后,每四年一届的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都会邀请陈孝曙出席,包括今年在日本举行的第十二届会议。由于腿疾困扰,陈孝曙出席今年的会议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自己不能出席,但她还是会推荐学会其他的年轻后辈去参加。

在陈孝曙看来,营养学研究是一份让她感到亲切的工作。因此,虽然已经满头银发,本可以在家颐养天年,但她还是“闲”不下来。和其他年轻人共处一个办公室,就像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一样,上班、下班。现在的她主要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一些卫生标准的事宜,“我现在(的心态)就是能帮则帮,不能帮就不能添乱。”现在回首,对于“阴差阳错”干了一辈子的营养科学工作,而错失“医生梦”,陈孝曙一点儿也不后悔。

而现在仍困顿于理想与现实的职场落差中的年轻人,或许可以从陈孝曙的故事中收获一份豁然开朗的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