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6年南昌市青云谱区蚊虫季节消长状况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目的调查2 013-2 016年南昌市青云谱区蚊虫密度变化及季节消长,为消灭蚊虫及相关蚊媒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采用诱蚊灯法,定点、定时、定人对南昌市青云谱区蚊虫进行监测;通过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南昌市青云谱区2 013—2 016年蚊媒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蚊密度数据比较采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结果2 013-2 016年南昌市青云譜区共布捕获成蚊1科3属4种, 共3521只,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成蚊密度高峰期为5-6月和10-11月,各个月份的蚊虫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 635,P=O.000)。结论根据2013-2016年南昌市青云谱区蚊媒监测结果,南昌市青云谱区每年5—6月和10-11月为蚊虫密度高峰季节,可供当地蚊虫防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蚊虫密度;蚊虫监测;种群分布;季节消长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 2018) 03-147-02

南昌是江西省的经济文化中心,由于东亚季风的作用,形成南昌独特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近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一鄱阳湖西南岸,虽然四季长短不同,但季节特征明显:春天温暖潮湿,盛夏高温炎热,秋天凉风送爽,冬天寒风凌冽,全年平均气温在17~ 18。C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左右,境内降雨量充沛,光照也十分充足,雨水及热量和作物生长旺季匹配得恰到好处,能够为蚊虫繁衍后代提供有利的气象条件,是蚊媒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地区之一。虽然自开展以“除四害”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以来,南昌当地的蚊媒传染病的发病率较低,但是随着气候变暖、经济贸易的发展、旅游业的繁荣,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下水道的合理建设及对建筑工地洼地的填平等工作若未能及时跟上步伐,蚊媒传染病由境外输入我国的风险将增加。

相关研究表明,蚊虫的密度及种群分布等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还与温度、降雨量等气象因素有关【1】。气象因素能通过给蚊虫提供繁衍后代的有利条件,从而影响蚊虫密度,导致蚊媒传染病的发病频率发生改变。蚊虫密度随季节不同可有很大变化,并且还受蚊虫种群构成、生境的种类、雌雄比例等因素的影响。蚊虫监测结果是否能真实反映一个地区蚊虫生长繁殖情况,不仅与监测点的选择有关,监测方法的选择也能影响蚊虫监测结果的真实性。

1.1 监测方法

于上述三处监测场所,每月对蚊虫进行2次监测,相邻两次的监测时间应间隔15天。每次监测每处监测场所使用吸入式诱蚊灯1只,从日落前th开始,连续12h诱集蚊虫进行监测。于次日将集蚊袋取出,并于3天内送交到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捕获的蚊虫进行种类、性别的鉴定并计数。收集、分类并记录蚊虫标本,同时应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气象数据。采用诱蚊灯捕获法,统一选用吸入式诱蚊灯,将诱蚊灯悬挂在远离干扰光源、避风的场所。注意要将诱蚊灯放置在离地1.5m处悬挂,日落前th接通电源,开启诱蚊灯连续诱捕蚊虫12h。密闭收集袋后,再关闭电源。

1.2结果

蚊虫密度季节消长

南昌市青云谱区2013-2016年用于监测蚊虫的吸入式诱蚊灯总计288只,捕获成蚊1科3属4种,共3521只,其中淡色(致倦)库蚊3260只南昌市青云谱区2013-2016年平均蚊密度分别为1.21、1.10、0.98、0.79只/(灯.h)呈逐年下降趋势,经统计学分析,4年间的蚊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541,P=0.910)。各个月份的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635, P=O.OOO)(表2)。

注:蚊虫数据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查x2界值表得到P值

由图1可以看出,蚊虫密度大小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成蚊从3月份开始出现,4月份蚊虫密度急剧上升,5、6月份出现第一个高峰,然后7、8月份下降,10、11月份达到第二个高峰。

1.3 讨论

南昌市青云谱区2013-2016年平均蚊密度分别为1.21、1.10、0.98、0.79只,(灯.h)呈逐年下降趋势,均低于2011年全国各蚊虫总密度监测结果[ 2.48只,(h.灯)]【2】,这可能与近年来南昌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大力推展环境整治有关。通过合理设计下水道系统、及时填平建筑工地洼地、疏通河道、使用蚊帐、蚊香等以治理孳生地为主,辅助杀灭幼虫的综合治理措施,能有效降低蚊虫繁衍后代的速度[3]。

蚊虫密度可因季节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气候的变化具有季节性,从而使蚊虫密度也出现了季节性变化的规律,蚊虫密度的变化又与蚊媒传染病的发病与流行息息相关,继而使蚊媒传染病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在蚊虫迅速孳生繁殖的季节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蚊虫密度,可有效降低蚊媒传染病暴发与流行的风险。温度、湿度、光照、降雨量和蚊虫的孳生习性等能显著影响蚊虫密度,因此,夏天温度高、空气湿度较大、降雨量充足,有利于蚊虫繁衍后代,所以夏天蚊虫密度高;与此相反的是,冬季天气寒冷,蚊虫不但不能正常生活,而且还大批灭亡,无法度过冬天,故冬天蚊虫监测结果较低,甚至有时完全找不到它的踪迹[4]。从蚊虫季节消长曲线上看,2013-2016年南昌市青云谱区成蚊虫密度随季节变化较大,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高峰期为5、6月和10、11月,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5],7、8月份蚊密度暂时降低,可能是由于南昌夏天温度最高可达40℃以上,不适合蚊虫繁殖,使得蚊虫密度暂时降低,秦正积等研究表明气温过高或过低对蚊虫生长均不利[6],这一研究结果可解释7、8月份南昌市青云谱区蚊虫密度暂时降低的现象。因此重点在5、6月和10、1 1月这些蚊虫迅速繁殖的季节积极开展成蚊监测可对成蚊防治起到预警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余向华.蚊媒传染病流行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7.

【2】王宇,杨维中.2011中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报告[R]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280-301

【3】周明浩.城市蚊虫综合治理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

【4】徐承龙,姜志宽.蚊虫防制(二)一蚊虫的生态习性与常见种类[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6,,12(5):403-407

【5】柳小青,陶卉英, 陈海婴,等.2种方法监测蚊虫密度消长和种群构成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8,4:262-265.

【6】秦正积,罗超,孟言浦,等.气温、湿度、降雨量对蚊密度的影响统计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3,14(6):421-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