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做好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安全工作

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或相关体育训练都是有效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和促进身体发育及健康的载体。但是,在少数学校体育课或体育训练中,出现了一些学生意外受伤的事件,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严重的甚至危及学生的生命。仔细分析事件背后隐含着的“东西”,笔者认为,这都是由于教师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措施不到位造成的。作为教师,不但要做好体育教学活动或训练,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学会自我保护。

一、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初中体育教学或课余体育训练中,除了牢固树立和落实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之外,教师还应责无旁贷地帮助学生树立安全为上的思想。如在体育课上,学生总喜欢三五成群,推推搡搡,这样很容易造成碰撞、扭摔而导致身体受到伤害。此时,教师就应及时加以制止,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明白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极易造成不良后果,为他们树立安全无小事的意识,以便杜绝类似事情的发生。

通过及时教育和随时提示,使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引起高度重视,让他们时刻保持安全意识,不做危险的游戏和事情。

二、提升课堂教学的安全性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熟知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了解学生有无特殊病史,并据此安排恰当的教学内容,防止因教师的教学安排不稳妥或欠缺而导致学生突发病症,引起责任事故。此外,教师还应掌握相关的运动医学常识以及损伤后的各种应急处理方法。如在夏天,学生极易在运动过程中中暑、抽筋等,这就需要教师留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教师必须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在第一时间内使用正确的处理或治疗办法,减少和防止损伤。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做“有心人”,不断观察学生,防止异常情况的发生。如少数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情绪波动大,甚至有过激、攻击性行为。这都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和课尾细心观察,以充满爱心的教育给予学生心理疏导,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预防和避免突发的安全事故。

三、加强安全预防工作

体育学科教学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需要体育场地和大量的体育器械,虽然这是引发安全事件的外界因素,但是可预防的。在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做的:坚持利用课前半小时逐一检查场地和器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然后再开展教学活动。如学校体育场里的单双杠、攀爬绳竿等常年放置在室外,总会有损伤、腐烂或生锈,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前仔细排查安全隐患,防止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伤害;又如教师应定期清理学校球场的杂物,特别是小石块,以预防学生在运动中跌倒。除此之外,在临下课时,教师还要收拾好危险器材,如铅球、标枪等,以预防学生因玩耍而造成人身伤害。

四、教育学生自我防控

教师要善于揣摩和观察学生的心理,遇到学生情绪焦躁,缺乏锻炼兴趣,或者训练中欲速不达、胆怯退缩时,教师必须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以心换心,消除学生的心理阴影或障碍,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使他们能愉悦地投入到体育训练中。

另外,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缺乏抗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上学能力和意识。如在体育运动中怎么保持身体平衡;从高处跳下时应先前脚掌着地,同时屈膝缓冲等。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能力,才能较好地保护自我,把安全落实到位。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客观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但是教师不能“畏惧”,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做到有心有为、有教有防、责任到位、措施有力、教学有方,防患于未然,杜绝体育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