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信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

【摘 要】随着电信业的迅猛发展,内部审计的范围和重点需要不断进行着调整和优化。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专业素质;问题;方法

对于电信业而言,随着电信业的迅猛发展的发展,已由“技术驱动”迅速转型为“服务驱动”。电信市场的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同时内部审计的范围和重点也需要不断进行着调整和优化。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管理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从目前电信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情况来看,内部审计职能没有充分得到体现和发挥,为使内部审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管理,因此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在内部审计过程中思想认识不足,审计机构和审计工作领导关系不够科学。《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肌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部门由总经理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由总会计师分管领导。这种做法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妨碍内部审计职权的正行使,内部审计只对分公司、子公司实行内部审计监督,无法对同级财务主体进行监督审计;二是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显得不足。总会计师是公司经济管理的主导者,审计部门再由总会计师管理指导,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审计在企业管理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使得审计领域、范围受到限制。存在一些审计风险,同时会加大企业经营风险。

2、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

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作出了“内部审计机构应当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业务质量,并依法接受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业务质量的检查和评估”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又先后发布了二十七个内部审计审计内部审计准则和两个实务指南,但执行力度较弱,没有形成在套完善的审计评价体系。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除了借鉴一些可利用的审计技术方法外,基本上是根据经验进行主观上的分析和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3、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内部审计的需要。

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而审计人员知识的单一,不能满足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随着电信业各运营商全业务运营,各运营商由原来单一业务发展到全业务,新的领域不断拓展,增加了内部审计的复杂性和困难度。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知识结构、道德水准及经验能力,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中,审计人员一般都从财会人员中抽调,懂财务审计的多,掌据现代管理知识、科技知识,具有一定综合分析能力的人才比较少,知识结构相对陈旧,比较单一,习惯于单纯的会计思维,综合分析能力比较差;审计定性不够准确。有的审计人员自身审计风险意识淡薄,职业道德水准较低,工作缺少计划性,主观随意性较强,没有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从而降低了审计质量。

4、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随着企业经营业务不断拓宽,全业务的发展,工作量和人员的配备不相适应,任务多,时间紧,人员少是内部审计部门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着简化审计程序,审计行为不规范,审计底稿不完善,反映不出工作的轨迹和问题的来龙去脉,审计证据收集不够充分,该做审计调查和审计询问记录不做,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二、如何解决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内部审计的深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科学内部审计组识体系,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从实际工作来说,领导层次越高,工作越有保障。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不存在影响审计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这是重新建立内部审计组织体系的必要前提。因些,为了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企业应根据需要在董事会下设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当由熟悉财务会计、审计、法律等方面专业知识的董事组成,主任委员应由外部董事担任,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是一个独立的、隶属于董事会或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机构,其地位、等级应高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只有这样内部审计机构才能在企业内部最高权力机构的领导下,有效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确保内部审计活动能满足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需要,并发挥其在组织管理的的作用。

2、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管理,建立适合本企业审计的规章制度,依据国家和地方的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的其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公告,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电信业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评价体系、设立审计考核制度、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在审计过程中,要科学计划,重点突出,注重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1)在审计计划阶段,认真开展研究工作,要保证审计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效益性。圍绕上级审计部门年度审计重点、企业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审计工作。

(2)在审计准备阶段,充分开展审计前调查,重视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根据所了解到的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细化审计目标和内容,突出审计重点,确定以获取合理的和充分的审计证据为目的的审计程序,对审计人员委派和分工要科学、合理。

(3)在审计实施阶段,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确保审计实施方案所定的审计步骤、审计内容实施到位;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底稿上反映其专业判断的过程和工作轨迹;工作底稿要由审计组长或具有较高技能的审计人员对其他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避免工作差错,降低审计风险。

(4)在审计终结阶段,做好材料的汇总工作,对取得的审计证据和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把审计实施过程中查出来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整理,拟写审计报告时,对发现的问题要客观公正地反映和披露,提出的审计处理意见要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必须提出加强管理措施或建议,把查处问题与完善制度结合起来,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层次。

(5)在审计后续阶段,建立后续审计制度,跟踪审计意见、决定和建议的落实。对基层单位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要积极与公司管理层和其他职能部门沟通,帮助解决问题。要按审计结果建立审计项目档案的责任制度。

建立审计复核制度、审计考核制度、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在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工作中,对不规范的审计行为进行约束明确内部审计人员因什么样的问题所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有奖有罚,奖罚分明;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审计业务质量进行综合考评。

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审计业务质量进行综合考评,评价体系应是一个定性、定量的考评标准;建立内部审计评价机构,可在“审计部”下设“内审质量评价办公室”,可不定员,质量检查进可临时抽调基层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审计人员临时参与评价,至少每年一次。

3、加快充实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形成一支高素质、业务能力过硬的内部审计队伍。

在影响审计工作的各种因素中,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因素。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审计质量的优劣。再完美的制度和措施,如果执行人的素质不能满足要求,也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对内部审计人员的选拔必须是高标准。首先,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具备专业胜任能力,能够较好地掌握会计、审计理论,以及审计的专业技能,并能熟悉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及整个业务流程,同时,根据企业规模和审计任务量,适当增加内部审计人员;其次,还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准,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并有较强的责任心;另外,对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后续教育,注重知识更新;最后,要加强审计执业资格证的考试和证书管理工作。努力建设业务精通、道德水准高、适应审计工作不断发展变化的内部审计队伍。

4、不断拓展审计职能,搞好内部审计服务。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和评价,促进实现经营目标的行为。内部审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职能的本质作用是服务于企业管理,服务于经济效益,不是为监督而监督,要强化这种服务意识。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上升,财务核算错误将大大减少,审计的监督职能将会弱化,这就要求内审人员扩展内部职能,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放在评价内部控制和经济效益审计上来,更高层次地为企业管理服务,为经济效益服务。

5、改进审计技术手段,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审计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评估、抽样审计、内部控制测试、分析性复核等。审计人员要加强学习和运用新的技术方法,改进工作方法。一是要把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审计调查,提高专项审计调查在审计工作中的比重,及时充分掌握情況,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在更层次上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二是加强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的推广运用。突破传统模式和习惯做法的影响,大力推行计算机审计,现阶段,企业的信息化及内部审计信息化,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部审计认识到位,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就应该放在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上,而不是简单地适应。提高审计工作科技含量,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工作效率。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广和完善审计抽样、内控测评、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内部审计不仅要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而且应该结合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措施,以及改善经营管理的建议。在测试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在内部控制测评中发现的失控环节和控制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议。内部审计过程中,只有做到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审计工作的管理制度建设,不断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对审计业务实施全过程管理,审计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和改善,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促管理,增效益的作用,同时,也才能提高内部审计的职业地位和声誉,使内部审计职业自身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内部审计实务标准[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2]王光远.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潘仁怡(1974-),女,1995年内蒙古大学经济系会计专业毕业,先后供职于赤峰富龙热力有限公司、中国联通赤峰分公司,现供职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主要从事会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