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 要:“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是推动全省城乡经济繁荣、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我们课题组对甘肃职业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将我省职业教育发展作为“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项目,更新全民职业技术教育观念,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师资流动;技能、品格评价;贯通培养

一、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政策体系趋于健全、布局结构趋于合理

自2014年以来,省上先后制定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甘肃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等28个配套文件,使我省职业教育政策体系逐步健全。经过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至今全省中等职校已经整合到188所,高职高专院校发展到27所,6所省属本科院校和2所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办学资源得到合理整合,布局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目前,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8.05万人,在校生21.07万人;高等职业院校数量达到普通高等学校的一半以上,高职高专年招生5.8万人,在校生15.9万人,招生规模占普通本科院校的76%;全省职业院校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近100万人次。

(二)产教融合逐步加强,教学改革逐步深化

大力推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校企合作的招生模式、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圍绕省上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行业,批复筹建了现代物流、资源环境、石油化工、商业与旅游服务业等21个省级行业型职教集团,涵盖了全省23个业务部门、15个行业协会、178所大中专院校、381户企业。全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达到33所。

(三)培养渠道得以贯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发展为宗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关切,根据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在全国率先实行中职学生升入普通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推进“知识+技能”考试,制定印发《甘肃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培养方案(试行)》。实施中高职五年一贯制、中职“3+4”升本科、高职“3+2”升本科等多种渠道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打通职业院校学生的成才通道。全省有升学愿望的中职毕业生90%都能进入对口高职学院学习,8%能进入本科学校学习。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频共振,细化制定《甘肃省教育精准扶贫职业教育支持计划(2015-2020年)》,大力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扩大省内高职院校在贫困县单独测试招生和中职应届毕业生免试推荐直升招生计划,从2015年起,每年培养“两后生”6万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次、培训中职教师2000人次。对贫困家庭毕业生毕业后推荐就业,阻断贫困代际转移。

(四)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督查落实严格

制定下发了《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5—2020年)》和《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双千计划”实施方案》,严格组织实施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轮训制度。省政府每年将职业教育招生、投入等主要指标列入对市州政府的考核指标,严格兑现奖惩。制定出台职业教育督导办法,每年对10个市县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进行督导考核。

(五)通过举办职业院校开放日等活动,集中宣传职业教育

从发展趋势和基层实际情况看,职业教育各类政策措施的综合效应日益凸显,社会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正在发生转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社会影响日趋向好。

二、我省职教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现状

因我国传统人才观念及教育体制历史原因,职业技术教育不被看好,职校往往作为学习道路上的最后选择,所以职校生多是进取心不强、学习意识薄弱、学习能力欠佳者,他们自控力有限,急需学校的引导和培养。

(二)师资队伍

不少师资是从普通教育改行过来(或高职由中职转换而来),因其实际经历缺陷,其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技能水平并没真正达双师素质,教师智能结构单一,难以引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新兴专业的师资,在量和质上均亟待进一步提升。

(三)教育教学

集团化办学及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能深入,院校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市场定位欠佳,实训实验课与实际生产脱节,教材实用性不强,理论偏多,易使基础差、学习意识欠缺的职校生产生“学而无用”的想法,难以融入教育情景。学生实习专业对口率低、无完整的轮岗实习计划,多数实习生处于毕业前的打工状态,不能得到完善、全面的实习培养。

(四)就业现状

由于生源质量的差别以及院校教育教学的错位,致使职业院校向市场输送的人才质量无法达到企业生产需求,往往需要企业的二次培训,影响对中就业率,学生就业后职业稳定性较差;另外,职校生8%的本科上升通道远不成比例。出口严重影响着入口,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任重道远。

三、几点建议

第一,希望教育部将我省等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作为“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项目,在办学模式改革、集团化发展、中高职贯通培养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推进甘肃职教与外省市、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倾斜支持我省贫困地区职业院校标准化建设。

第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更新全民职业技术教育观念,从初等教育开始,加强劳动技能教育,积极制定和推行岗位准入政策,推进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建设,倡导“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确立“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人才观念。建立职业技术教育的全民化、终生化体制,从而从根本上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素质。

第三,加强集团化办学力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探索校企共赢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结合本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形成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指导专业建设、预测人才需求、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改革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建立集团内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流动机制,积极推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中、高级职业院校和企业教育资源,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提高所培养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构建贯通中、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加强在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双向衔接,保障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打通职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通道,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全面向职业院校毕业生开放,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自主创业的,享受与普通本科高校应届毕业生同等的创业优惠待遇。

第五、与当前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文化基础,增设人文知识类课程,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建立学生技能评价和品格评价档案体系,为企业用工提供参考依据,提升毕业生就业稳固率。

参考文献:

[1]陈工孟.中国职业教育年鉴[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2]周适,顾昕.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J].东岳论丛,2011(2):125~130.

[3]李艳.普通高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探析[J].华章.2011(23).

[4]黄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