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适应类型分析

摘要:议题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新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议题式教学以议题为引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构建新知识,培养学生参与能力,具有生动性和开放性,因而适合课堂教学;议题式教学最突出特点是“议中学”,用议题式教学对学科知识进行复习,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代入感强、复习面广,同样能适应复习课教学;议题式教学议题选择范围广、涉及知识点丰富,因而它一样能适应专题教学;议题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带着议题走出教室到社会实践中去,让议题引领活动,更富有教学效果,因而,它自然适应实践教学。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适应类型;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6-0045-03

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将议题式教学作为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抓手。议题式教学是伴随着活动型学科课程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的提出必然会成为广大政治课教师改革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自从新课标提出议题式教学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就开始围绕议题式教学进行探索。议题式教学的产生是对于问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议题中心教学的继承与发展,是一种鼓励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到底适合什么样的教学?本文从课堂和课外进行探讨,主要探讨课堂教学中的新课教学、专题式教学、复习课教学,以及课外的实践教学。

一、议题式课堂新课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称为课堂教学,这种教学具有地点的局限,但又是知识传授最重要的方式。议题式课堂教学是指以议题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的一种课堂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议中学”。传统的课堂新课教学一般以话题、主题为引领,这样的课堂教师是主角,学生是在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课堂上缺少老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议题式教学以议题为引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构建新知识,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参与能力。与传统的新课教学相比议题式教学的课堂更具有生动性、开放性,议题式教学师生互动以及学生互动频繁,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创新。

课堂是学习知识主要阵地,议题式课堂新课教学兼具议题式教学和新课教学两大特性。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两者的最佳结合点,那么2017年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成为思政课教师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素、教学设计是议题式课堂新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议题式教学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必经之路。

2004年的课程标准强调的是三维目标,比较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而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需要,寻找到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切合点,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那么议题式教学的目标就是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整合。完成教学目标要设计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一般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教学设计。“是什么”主要是对于课堂内容的描述。在“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议题教学中,是什么主要体现在教师或学生在课堂上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过程的描述。这个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之后对于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同时悄无声息地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这样的学习氛围既轻松又掌握了知识,这样的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什么”的环节主要是用于探究、解释,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原因。在“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议题教学中对“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进行解释,让学生之间产生争论与思想火花,运用学科知识与理性思维进行解释。“怎么做”是基于前面的“是什么”“为什么”所做出的合理可行的方案。在“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议题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掘当地的教育资源,比如让学生讲讲自己身边的党员的故事,或者带领学生参观具有学习价值的博物馆等;可以开展关于革命先烈的访谈,让学生亲身体会各种质疑后去搜集证据,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科核心素养悄悄生长。

议题式课堂新课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做好学情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是上课之前必须要做好的工作。在这些课前工作都准备好之后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要对效果及时作出评估,总之课后反思在教学中不可或缺。课后反思既是对整节课的总结,又可对下次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二、议题式复习课教学

遗忘是我们生活与学习中常见的事情,早在很久之前就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艾宾浩斯经过研究提出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在学习过新知识后及时地进行复习才能牢固掌握,只有经过反复记忆才会在脑海中形成永久的记忆。复习课就是对之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与再现。对于中学生来说遗忘更是常见的事情,由于学生要面对高考,所以教师要安排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这有助于学生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提升综合思维能力。议题式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议中学”,那么议題式复习课教学就是“议中再学”。目前对于议题式教学的研究还不够成熟,议题式教学方法也没有普及,实施存在于少数地方的实验地区或者是实验课或公开课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议题式教学方法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常用方法。下面以“如何理解依法执政”议题为例对复习课教学进行分析。

复习议题“如何理解依法执政”,提出议题之后,下一步就是对学情进行分析。这节课的学习主体是高二或高三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对于依法执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相对于高一的学生知识量较丰富。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党的性质、宗旨。新课的学习,每个同学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不同,复习是必要的一环。学情分析结束,紧接着是对教材进行分析。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发布,与之相对应的教材也开始在一些省市实验,在2022年之前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及。目前我们可以依据最新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教学,并及时补充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了解学生才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教材虽然是死的,但是学生是活的,而且我们的课程有时效性,作为思政课教师的我们要关注时政,及时补充教学素材。

议题、情境、活动、任务是议题式教学的四大要素,在课堂上教学过程一般分为“议题描述—议题论证—议题决策—议题追问”四个环节。首先在议题描述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以“如何理解依法执政”为议题进行复习,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然后每组选代表进行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第二个环节是对议题进行论证,教师要创设情境,可以模拟政府机关的行政流程,用鱼骨图展示出来,然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与论证。第三个环节是议题决策,假设你是政府的工作人员如何进行依法执政。让各小组的成员讨论后回答,教师评价。最后一个环节可以设置议题追问,在本节课结束以后可以让学生走访所在地区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了解他们是如何依法执政的。用议题式教学对学科知识进行复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议题的知识覆盖面比较广,可以带动学生复习很多知识,教师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贴近情境代入感比较强,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模拟政府机关的行政流程,设置不同的角色,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

三、议题式专题教学

专题教学指的是围绕一个专题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议题式专题教学则是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议中学”,目标是促成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结构和教学顺序,但专题式教学可以打破常规挣脱束缚,可以对学科知识重新进行梳理。议题的选择范围广,涉及的知识点丰富,因而议题式专题教学更适合高三学生系统复习时使用,使高三学生在进行复习时对高中所有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为了让思政课教师更好地采用议题式教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为每一个模块都提供了“内容要求”和“教学提示”,在每一个“教学提示”中都有相对应的议题。但议题式专题教学相比于新课教学与复习课教学,议题的来源更加开放,不用拘泥于“教学提示”中所给的议题,可以选择当下的时政热点或者是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专题教学的议题。比如“元宵节为什么放假”“节假日高速公路该不该收费”等贴近生活的议题,这些都是学生真实可以感受到的,解答这种议题需要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相比于高一高二的学生,在高三时进行议题式专题教学可以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思考更加深入,并且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把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构建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加深学习记忆。

无论是议题式新课教学、议题式复习课教学还是议题专题式教学都要先选择“议题—描述议题—议题论证—议题决策—议题追问”。比如在议题式专题教学中以“关于人工智能的辨析与创想”为议题开展本节课教学。首先教师要描述议题,提出“你心目中的人工智能是什么样”,这样的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课本知识点与人工智能之间有什么联系,用知识点去回答这个问题。随后让学生互相进行议题辩论,以“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能够完全取代人类”为辩题展开,教师将学生分组,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组与组之间进行辩论,每个小组都可以陈述己方的观点。辩论结束后进入议题决策环节,教师结合高考命题方向提出如果有企业想投资人工智能行业,在投资之前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分组思考回答,最后教师总结。在议题追问环节教师可以继续发问,追问与学生的生活与兴趣相关的问题,但又不脱离教学目标,例如“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如何?你觉得人工智能的发展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所有的环节结束以后课后反思是任何一种课堂教学都需要进行的,这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方法。

四、课外实践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构建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使学科内容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通过活动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1]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案例、情境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并培育核心素养,以活动化人,以活动育人,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高中生经历了小学和初中,正处于即将成年的时间段,面对升学或就业的压力,他们在心智上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社会实践,寻找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方法是思政课教学的迫切需要。

通过设计一系列社會活动方案,将学科知识与活动结合,让活动体现知识、知识中包含活动。议题式课外实践教学中还要包含核心素养,借助实践让学生接触更广泛的社会,丰富社会体验、开展社会访谈、举行听证会、模拟联合国、参加社会志愿者公益活动。在实践中进行反思,不断改善不足,更好地进行课外实践。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综合性、引领性、实践性等特征,它一头连着学科内容,一头连接着社会实践,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感悟生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提升道德修养。[2]

在教室里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让学生走出课堂步入社会,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体会人生,这是广阔和无限的知识课堂。比如在“人为什么有不同的价值观”议题中可以联系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一话题,或者是在不同的人群中选出一些代表进行讲述,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份职业规划书;或者学校组织社会实践,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去发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或者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好议题,带着议题走出教室到校外的社会实践中去,让议题引领活动,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更富有参与性,使课堂更富有生机。

五、结语

议题式教学关键在于“议中学”,议题式教学是新课程理念的践行,是对以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中优点的继承。议题式教学不仅是“议中学”更是“议中思”“议中做”“议中用”,这样,议题式教学的议题、情境、活动、任务四大要素结合在了一起。议题式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响应了时代的召唤,同时也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将学科知识与活动结合起来,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这样的学习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应当让议题式教学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只出现在公开课之中;应当寻找议题式教学适合的土壤,让议题式教学在尽可能多的学科教学中生根发芽。课堂是议题式教学的主阵地,因而新课教学、复习课教学、专题课教学都可以采用议题式教学,当然,校外实践也可以采用议题式教学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顾明远.德育为先,立德树人[J].中国教育报,201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