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陕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7,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发展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330亿元,增长14.3%;工业增加值增长1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00亿元,增长37.9%;进出口总额65亿美元,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6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2560元,增长13%;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
  
  2007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具有四个显著特点
  
  1. 经济运行状态最好的一年。一是速度快,今年生产总值增幅达14.3%,是1990年以来最快的一年。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速分别达到17.6%、37.9%、18.2%和13.4%,也是近些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二是运行稳,2004年以来,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四年保持在13%左右。(12.9%,12.6%,12.7%,14.3%),去年前三个季度,分别增长12.3%、13.8%和14.5%,无论年度之间,还是季度之间,波幅都比较小。同时,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改善,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状况明显缓解。三是质量效益好,预计2007年财政总收入可达到885亿元,增长26.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49,比去年提高1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增长20%。四是经济增长的内在素质提高,优势行业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39.6%,国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构成进一步市场化,企业自筹占61.7%(提高了3.7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占15.5%(下降5.5个百分点),政府投资占9.4%。
  2. 结构调整力度最大的一年。一是优势和重点产业的投资明显增加,装备制造、能源化工产业1-11月投资分别增长55.6%和55.4%;第三产业1-11月份投资增长42.3%,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速度加快,13户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完成销售收入超过2500亿元。二是产业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产业化步伐加快,西安、宝鸡、杨凌等一批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现。三是落后产能被强力淘汰,全省关停小火电机组40.3万千瓦、水泥357万吨,小煤矿35处,淘汰焦碳落后产能980万吨。关停、转产渭河流域3.4万吨以下化学制浆和2万吨以下废纸造纸企业74家。200户重点耗能企业共节约标煤13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8万吨。预计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削减l%,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1.5%。
  3. 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最多的一年。一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财政用于三农支出235亿元,建成农村道路15000公里,解决了1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进展明显。二是围绕民生八大工程,财政加大了投入力度,全年用于民生事业支出112亿,增长24.5%。三是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强,用于社会事业财政投入179亿元。教育“两基”工程率先通过国家验收,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现代远程教育、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继续加强。
  4. 协调发展步伐最快的一年。一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今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99亿元,增长18.2%,比去年提高2.2个百分点,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投资、消费双拉动的作用更加明显。二是区域经济竞相发展,陕南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批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1-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4.2%;关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势迅猛,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继续加快,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和开工,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增长16.3%,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大。三是渭河、汉丹江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展开,年内开工了23个污水处理厂。
  2007年全省发展改革工作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这是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干部群众求真务实、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全体同志辛勤工作的结果。近五年来,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开拓创新,奋力进取,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使全省发展的支撑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坚持不懈地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三是通过规划引导、项目促进,使四大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四是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五是调整投资结构,薄弱环节的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六是积极探索和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五年来发展改革系统不负重任,不辱使命,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形成和保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8年全省经济工作的
  总体要求及发展目标
  
  2008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以结构调整推动科学发展,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在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进程中迈出新步伐。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00亿元;财政收入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略低于上年实际涨幅;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化学需氧量削减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2008年发展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
  
  1.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提高农业抗灾和减灾能力。重点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和整理、末级渠系建设和节水示范项目,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修基本农田7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二是搞好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项目建设,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三是完成宝鸡优质小麦生产基地、32个粮食主产县小麦统繁统供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力争启动商品粮棉油基地项目,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2. 加大项目带动战略实施力度。2008年,省重点项目初步安排110个,总投资3295亿元,年度投资830亿元。项目平均总投资约30亿元,平均年度投资7.55亿元。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及民生、节能减排及环境治理、扩权强县8大领域。按建设阶段分,续建项目88个,年度投资745亿元;新开工项目22个,年度投资83亿元。
  今年投资工作要重点加强四个方面。一是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招商引资已经成为各地投资增长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式,要结合我省资源和产业特点,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档次和技术含量,防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和超能力、超权限承诺等方式招商引资。二是要充分调动项目法人投资的积极性,特别是要调动项目法人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调动企业策划项目、投资项目的积极性。通过前期费用补助、资本金注入等方式促进企业超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我省重大建设项目接替有序。三是要加强投资项目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针对投资体制改革后信息掌握不全面、不及时等问题,切实有效地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动态管理,特别是重点项目的管理,及时发现和协助处理投资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四是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等五部委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八项必要条件”,切实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