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硕士研究生临床应用型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通过不断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促进临床病理诊断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有效结合,培养从事临床病理诊断、科研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综合性专门人才。

关键词:临床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206-02

医学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为医疗卫生战线输送了大量的专门型人才,提高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水平。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临床应用实践能力的硕士研究生,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成为各个学科点探索的课题。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其研究生培养分为临床应用型和科学学位型,临床应用型因其专业知识相对丰富具有明显的就业优势,但因其发展较晚,培养模式尚不完善,如何提高临床应用型病理学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更好的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病理学硕士研究生临床应用型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一、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转变

我们坚持“做事先做人”的理念,把研究生职业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始终;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人文底蕴的熏陶;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培养原则,以科研促临床,以临床带科研,形成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二、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从事临床病理诊断、病理学教学及科研能力是病理学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目标。为了适应临床病理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我们更加注重临床病理诊断能力的提高,同时又兼顾一定的科研、教学能力,以适应综合性医院的要求。

三、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

我们按三年制培养模式,按时间顺序分为:第一学期、基础理论学习;第二、三学期,进入病理科及实验室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及科研工作;第四、五学期主要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同时撰写毕业论文;最后一学期主要进行论文答辩的准备及毕业后工作方向的确定等,本学期主要由同学自主支配。

1.及时调整课程设置,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的现状。硕士研究生是具有一定学习主动性的群体,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我们大胆的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更加注重培养其独立学习、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科学创新能力。缩短理论课的集中授课时间为半年,重点学习理论性比较强、与本专业相关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等,而将专业课和基本的科研技能的培养调整至临床实践及科研工作阶段重点学习。对比病理学专业2009级、2010级硕士研究生,我们发现课程调整后的2010级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效率明显调高,同学们在科研及临床实践中发现了大量“问题”,理论学习同时有效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2.优化研究生管理制度。良好的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将临床病理实践与科研相结合,由学科组制定统一的管理方案,改变以各自导师为政的局面,由研究生秘书统一具体管理。管理包括:研究生基本素质培训,加强研究生责任心的培养,提高病理学研究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完善请假制度;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及相互合作,培养协作精神,形成高年级帮辅、引领低年级的“链式帮带”模式,加强内部管理及自主管理;做好学术讲座、临床病理诊断的排班工作;研究生分为4个小组,在合理安排实验进度的情况下,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病理科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使研究生的培养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3.增加学术交流的机会,酿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研究生3年的培养过程中,组织研究生积极参加院校举办的学术讲座,同时本教研室每周组织小型学术讲座1次,由教研室老师和研究生们轮流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自己的科研进展及成果、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解读一些高水平科研论文的科研思路,此项措施有效的激发了同学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及能力,疑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受到了广大研究生的好评。组织研究生参加每年的省、市级病理读片,提高其病理诊断的责任心及临床病理诊断能力。

4.参加本科学生的专业课授课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参与病理学实验课的授课工作,在角色转变的同时,发现问题,自觉加强自身理论课学习,对典型的教学切片进行系统的观察,为临床病理诊断打下基础。

5.积极参加本室的法医鉴定工作。本教研室承担了本市地区的法医鉴定工作,为了培养综合性的人才,引导学生参加法医鉴定工作,培养其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临床知识与基础知识的有效结合,提高其就业的竞争优势。

6.兼顾培养临床实践与科研能力,重点突出临床病理诊断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而且先进的科研技术及方法也是进行疑难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所必须的,因此组织研究生有效的开展科研工作,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提高其科研能力,促进科研能力与临床病理诊断能力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兴趣和敏锐的科研思维洞察力,使科研能力更好的为临床诊断提供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研究生进入病理科之后,实行医师值班制,严格考勤,明确责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系统学习病理学技术;配备了多头显微镜、多媒体电脑系统、整套系统性的病变切片,每周由上级医师对病理诊断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解及统一的阅片,提高病理基础理论及临床诊断水平;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加强规范取材、切片及诊断报告系统训练,掌握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常规病理技术操作,经过系统的培养,毕业研究生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操作能力、独立诊断能力,为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7.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突出实践能力的测试。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能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我们从科研及临床实践能力两方面进行定期考核,科研方面以汇报实验进程及实验结果为主,在汇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提高科研效率;临床实践考核以病理诊断为主,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标本的取材及诊断,对病变进行详细的描述,最终做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高度的责任心,同时激发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经过教研室老师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毕业研究生均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协作精神,临床病理诊断水平及专业技术能力尤其突出,在就业竞争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今后我们还将不断的更新思路,与时俱进,培养更多优秀的病理学研究生,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徐红英.医学研究生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09,23(4):1-3.

[2]管小琴.从病理学研究生就业现状谈培养模式调整的必要性[J].医学教育探索,2006,15(6):582-584.

[3]王洋.指导病理学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体会[J].教育论坛,2010,7(12):166-167.

[4]陆竞艳.构建病理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6):508-510.

[5]曹立宇.关于硕士研究生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23(5):507-509.

基金项目:山东省学术委员会(SDYY09049)

通讯作者:刘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