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的对比分析

摘 要 教材是教与学的基础。本文选择了国内代表性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与国外经典医学教材的英文改编版进行比较。为广大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师和学生在教材选择方面提供依据,并希望对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材 组织学与胚胎学 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9.005

Abstract Textbooks are the bas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is paper selects the representative textbook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in China and compares them with the English version of foreign classical medical textbooks. I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textbook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and hop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 textbooks;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comparison

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以及课堂外所使用的教学材料,同时也是相关知识的载体。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的学科,是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组织、器官的结构并涉及相关功能。目前国内出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众多,绝大多数能够满足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高校针对不同学制的医学生所使用不同的教材,鉴于有的教材受到篇幅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部分学生在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对某些结构、概念的理解感到困难。

本文共选取了3本教材进行比较和分析,其中2本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以及1本来自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外语版本教材。目的在于为广大组织学与胚胎学教育工作者和医学学生在教材的选择上提供一些依据,并希望对课程改革建设提供适当地参考。

1 教材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8版)为邹仲之和李继承主编,属于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使用。该教材较为普及,为广大五年制医学生所使用,同时也是本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学生所使用的教材。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2版)由高英茂和李和主编,属于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

《组织学与胚胎学》(英文版)为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是唐军民和李继承根据William K. Ovalle和Patrick C. Nahirney主编的《Netter"s Essential Histology》以及Keith L. Moore和T.V.N.Persaud主编的《The Developing Human》这两本原版教材进行适当的删节和调整,整合为一本为中国医学生、外国留学生、医学研究生使用的英文教材。该教材保留了英文原著的精华,在保证教材权威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适应了国内双语教学的要求。

2 知识框架

教材的编写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理解,也有助于教师平时授课的参考。《组织学与胚胎学》涉及到“组织学”以及“胚胎学”两门独立的学科。“组织学”详细介绍了人体的基本组织以及系统,并在各个系统的学习中介绍了所组成的器官结构与功能特点。“胚胎学”主要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制,包括了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关系以及先天畸形等[1]。

从《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整体框架来看,教材以结构组成入手,配合部分的插图,再介绍与该结构相关的功能特点,并说明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适度地引入某些临床疾病所存在的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

八年制《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知识框架以及具体的知识点涉及内容广泛,从宏观的整体水平到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从正常的形态结构到异常的形态结构变化所伴随的功能异常、从基础的知识点到临床疾病均有涉及到。在保证教材系统、全面的前提下,作者非常注重多门学科之间的整合,有时也会引入其他相关科学的知识点,例如:病理学、细胞生物学、系统解剖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學科。这样通过多门学科的巧妙融合加深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在往后的学习过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例如第六章(肌组织)融合了包括系统解剖学、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点,辅助读者对于肌组织的基本结构、生理功能以及收缩机制的深入了解,为后续的医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该教材还配有一张与教材内容完全吻合的配套光盘作为学习和复习资料,光盘里的PPT文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教材的文字,更突出每章的重点,并配有有大量精美插图,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可以为教师备课提供良好的参考。

3 内容编排方式的比较

两本中文教材同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者在内容的编排方式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相同点在于将众多重要的知识经精心编排,以文字、插图和文本框等方式整合一起,使教材在整体上层次清晰、编排合理、文字简明。不同之处在于,五年制《组织学与胚胎学》(第8版)在章节的开头常常会配一副与此章名称相关的艺术绘画,并且在每一章节的最后有“标本观察指导”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验课观察组织切片的时候所要注意的事项、突出重点,这对于实验课的教学与实践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八年制《组织学与胚胎学》(第2版)在每一章的开头有英文的关键点提示,有助于增加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量,并可以培养学生带着自身的疑问去阅读教材,在每个章节的结束前有与本章内容相关的“专题讲座”,对本章具体的某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详细介绍了这个章节中出现的某种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研究进展或与临床相结合的实例,其内容不仅涉及到医学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也特别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容整合,并在每章的最后罗列出一些“参考文献”,使教材的结构更专业化,重点培养了学生深入探索、细心钻研的良好习惯。《组织学与胚胎学》(英文版)在章节的开头介绍本章的主要内容后通常会配有一些解剖的模式图,从而在宏观上更有助于对器官或组织的理解,并加强了形态学之间的联系。

4 图表制作的比较

《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一门形态学,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对于细胞、组织、器官等基本结构的理解。对比两种中文教材,我们发现八年制《組织学与胚胎学》的插图在数量上更为出众,并且图名和图注均为英汉双语,配合简明的文字描述显得更为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软骨和骨”一章中,八年制《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插图更多,包括模式图,低倍、高倍镜下的HE染色图以及软骨、骨细胞的电镜图[2]。问卷调查显示80%以上的医学生将胚胎学的学习归为“困难”级别[3],这可能和教材的插图较少有关。八年制《组织学与胚胎学》在“人体胚胎发生”一章中,有关胚泡植入的模式图更为细致,相关结构的名称标注也更为详细,大大增强了教材的阅读性,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一动态的过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英文版)的图表在质量上堪称楷模,并且在数量上远胜国内教科书。每一页的插图分布较为平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有些页面由于字数过多导致学生对结构理解出现困难或偏差。该教材不仅图片分辨率更高、观察更清晰,并且每张电镜图上都有标尺,更为细致地帮助读者对电镜下微细结构的尺寸有一定的认知。对于同一种器官,国内教材所配的低倍镜和高倍镜光镜图常常来自不同的切片。虽然是同一种器官,但来自不同的切片所观察到的结构会存在视觉上的差异。而《组织学与胚胎学》(英文版)往往会配有同一个显微镜下同一张切片的低倍镜、中倍镜和高倍镜下的光镜图,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把不同放大倍数的结构特点联系起来。如Chapter 13 Lower Digestive system(消化系统) 对胃底腺的插图非常细致,使读者清晰地了解到该结构所存在的具体部位以及构成该腺体的主要细胞种类。此外,国内这2本教材在“血液”一章中缺少光镜结构图作为指导,这导致学生在实验观察血液涂片时对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结构理解非常模糊,并难以区分。《组织学与胚胎学》(英文版)巧妙地将这几种细胞的光镜图和电镜图罗列在一起[4],这更容易使学生记忆胞质内的颗粒成分,并对这些细胞功能的掌握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5 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比和分析这3本教材发现,随着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发展,国内教材的编写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国内教材的优点在于重点更加突出,知识框架也很清晰直观。而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国内的教材更侧重于文字的描述,与之对应的配图在数量和质量上不如国外经典医学教材,且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也略显不足。通过深入地对比、分析和归纳不同教材的特点,结合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吸收并整合不同的教材,给专业任课教师在备课和授课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邹仲之,李继承.组织学与胚胎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1-212.

[2] 高英茂,李和.组织学与胚胎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7-68.

[3] Hamilton J, Carachi R. Clinical embryology: is there still a place in medical schools today? [J].Scott Med J,2014.59(4):188-92.

[4] 唐军民,李继承.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