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多媒体课件在中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论述优化多媒体课件在中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发现多媒体课件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优势,提出在病理学教学中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应确定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并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中职护理专业 病理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B-0099-02

病理学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由于中职护理专业为三年制,病理学课时有限,传统的教学中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性,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学生认为病理学课程是最难理解和掌握的课程之一。桂林卫生学校主要培养临床护理工作者,作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不仅仅要有过硬的护理技术,更要对疾病的病理变化特点、临床病理联系有充分的理解,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护理工作,减少患者病痛。如何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是病理学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媒体技术因其具有信息量大、重难点突出、直观展示图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基础教学中。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在原有多媒体教学基础上融合了思维导图、高清大体图片、临床典型教学切片、常见病例讨论等内容,帮助学生复习相关基础课程同时理解病理学的重难点,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中职护理专业病理教学背景分析

中职护理专业病理学基础课程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完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课程,学生虽然对医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仅仅是局限在表层。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是初中毕业生,基础薄弱、理解能力欠佳,他们学习方法局限、综合分析能力差,对新知识的学习多通过死记硬背。本学期病理课程安排大约 70 个课时,教学内容包括病理学总论和各论、病理生理学知识,在本学期的授课中既要兼顾过往基础知识的复习,又要培养学生从形态改变推理出功能代谢的变化机理,更要为日后临床课学习打下基础,这是对任课教师的一个挑战。

二、中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优化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一)抽象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积极性。病理学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设计中包括理论课、实验课、临床病理讨论等学习形式,授课重点侧重于基本概念的学习,常见疾病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过程和临床病理联系。根据中职生的学习特点,为增加课堂教学真实性、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仅仅是将书本知识搬到多媒体展示课件中,依靠教师口述是不够的,学生很难做到对典型病变的感性认知,长期的死记硬背必然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理论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结合思维导图、多项比较类表格、简易动画、手绘图片等形式系统的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分清重难点,梳理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改变机械记忆的学习模式,对重点知识加强理解后再记忆,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后愉悦地学习。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将疾病的病理变化采用“配图附注释”的形式呈出来并做詳尽的讲解,便于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精准地找到病变部位及特点,更便于在课中组织学生共同学习和讨论。通过这种多媒体技术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同时更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对于教师而言,也可以高效利用课堂 40 分钟的教学时间。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交流。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课前将教学内容通过幻灯片整理出来,有效地规避了书面板书浪费时间、效率低的问题,将节省的时间用于相关基础知识的复习、重难点的讲解以及课堂小结等环节。对于学生对病理知识的准确掌握,必须要有生理、解剖、生化等基础,学过、看过不等于掌握,如何制作一个内容丰富、“瞻前顾后”、画面精致的优质课件,是对任课教师的一个新挑战。一方面,一个优质的课件课堂授课后学生可以从教科书中提取出知识树,而不是再盲目复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一个优质的课件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更有利于在课中开展师生活动,同学通过自己的观察来描述疾病的病理特点,与老师共同探讨,成为一名“病理医生”,从职业成就感中获取学习的动力。

三、优化多媒体教学提高中职病理学理论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确定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在中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优化多媒体课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增加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的信息量,扩展了基础知识的覆盖面;另一方面,课件中大量的图、文、声音融为一体,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观察、思考,打破了对抽象知识的恐惧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病理的兴趣。笔者认为授课教师在课前准备工作中应根据教学大纲分清授课重点、难点,理清知识结构,选择典型大体图片、高清组织切片、视频、经典病例等相关内容。在教学环节设计工作中,根据中职生自身特点,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利用多媒体复习相关的生理学、组织学、解剖学等基础知识,为病理学的学习扫除障碍。其次,发挥多媒体教学在病理教学中其独特的优势,将正常组织胚胎学切片与病理切片做形象对比,并将动态疾病演变过程融合到病理大体图片和组织切片观中,帮助学生将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等融合建立完整的思维体系。再次,为加强学生对病理知识的巩固与掌握,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可根据课程的重难点安排平行性练习,也可结合课程知识选取典型病例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例如对于结核结节的讲解,课前精心优化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插入结核典型病例分析,带领学生复习结核病的致病菌、临床症状、检查方法、坏死的形态学标志后,将结核结节的组织切片展示给学生观察,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并宣读“报告单”,学生将朗格汉斯巨细胞描绘成花环、马蹄状,加深了学生对结核结节的印象。

(二)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多媒体教学手段既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盲目依赖多媒体技术成为课堂的“广播员”。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核心,其要将多媒体教学与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确保教学质量。其一,传承传统教学的宝贵经验,比如通过简单板书,将教学内容有条理、清晰地罗列出来,避免课件翻过后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掌握本次课程的主线条。其二,注重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相结合。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讲解“十二指肠溃疡”时,首先带领学生复习胃脏的解剖以及组织结构,然后利用多媒体列出典型病例,并展现出患者的胃镜下溃疡图片、手术后病理切片。提出问题:患者在生活中哪些因素导致其胃粘膜的损伤?通过学生已学过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回答。然后提出根据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理改变,请学生分组讨论病人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如果不合理治疗,会有哪些并发症?这种将多媒体技术与 PBL 教学方法相结合,既增强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也通过一问一答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强了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其三,注重调动课堂气氛,善于利用肢体语言的表达。例如老师将病人的典型症状通过手势、姿态、表情再现在学生面前,不但加强了学生的记忆,同时也唤起了学生的同情心。其四,制作简洁美观、生动形象的高质量的课件,为教学雪中送炭。在工作中,教师应不断提升多媒体技术使用技巧,教学课件不是教科书的拷贝文件,而是教师在认真备课后,掌握教学重难点后,收集相关临床病例、病理大体图片、组织切片后合理组织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如果机械地照搬书本,将课本罗列在黑板上,学生会觉得眼花缭乱、分不清重點,甚至觉得没有条理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无论有多少长处,它都无法取代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师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自身能力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法宝。

四、小结

多媒体技术由于它的灵活性、直观性、形象性给病理学教学提供了便利,但凡事具有两面性,作为病理学基础教师,在认识到多媒体技术是教学有效的辅助手段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计算机技术,优化多媒体课件,并在教学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在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树立大局意识,即打破基础与临床的学科界限,将所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连接,为后期的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临床实践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吴红芳,刘安丽.多媒体技术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6(6)

[2]周 璐,吴 波.浅谈病理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33)

[3]刘 芳,彭 波,等.浅谈病理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7(7)

【基金项目】2015 年度桂林市中职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中职卫校《病理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2015-6)。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