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绘画到辗轧:钢铁材料的褶皱艺术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钢铁薄板是工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原材料,固有的金属质感、触感、光泽,使其越来越多地成为近现代艺术作品的素材与材料。不同于其它材料产生的褶皱,钢铁的褶皱显得更加坚硬、冷峻。两位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同龄艺术家,冷军和王家增,分别通过绘画和辗轧的实物装置来表现钢铁的褶皱,并以此来审视时代,反思人性。

关键词:钢铁;褶皱;艺术

伴随大工业时代的到来,钢铁材料大量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以钢铁为表现内容的绘画作品中,较为常见的是钢铁生产制造场景以及以钢铁为主要构成且为表面材料的物件,钢铁表面的清冷反光与斑驳锈蚀,作为绘画技法在画面中得以展现。而钢铁在作为空间艺术之材料应用时,常常以切割、堆砌、焊接为手段。钢铁板材极少在艺术作品中作为单一要素存在。

钢板是工业生产中最常使用的原材料之一。薄的钢板不仅具有钢铁材料之金属色泽、质感,同时较之厚板材料具有更好的延展性,易于裁剪、切割,也易于做出变形处理。钢铁薄板在压力作用下既可以通过模具形成规定的型状,也可以通过不受控的自由变形产生不规则褶皱。工业生产中,褶皱是钢铁的残迹,在艺术作品中并不多见。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大工业生产逐步在城市中消亡,工业废墟出现了,残废的钢铁形象出现了。对于钢铁褶皱的表达,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冷军的绘画艺术与王家增的装置艺术。

1 钢铁褶皱的艺术表现

画家冷军于上世纪末以超级写实手法绘制了一系列以五角星为内容的油画作品,图一是其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中金奖作品《五角星》系列之一。画作标题指向五角星,通过超写实的质感表现,观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面积锈蚀下微弱的钢铁色泽,以及火焰灼烧后冷却变色,除了铁锈,铁皮上布满了褶皱以及意欲连接断裂而发生的不良焊接。褶皱和伤痕是该五角星的特质。然而这只残破的五角星伤痕累累仍然屹立不倒,异常顽强地挺立在观者面前。

冷军以超写实手法,高度还原材料质感,通过褶皱的几何痕迹,表现的是含有褶皱的物件(五角星)。另一位艺术家王家增的系列作品《物的褶皱》则脱离了具体物象,用薄钢板制造了褶皱,褶皱本身是表现内容,材料只是褶皱的载体。王家增通过将钢板反复辗轧、锤击、扭曲,甚至烧灼、割裂、焊接、打磨等一系列措施,得到了形态各异的褶皱钢板,令褶皱的成为了主体,钢铁仅仅是一块承载褶皱的“画布”(图2)。至于展示方式,或将褶皱悬挂在墙上,或将褶皱缚在钢板上,或以笼子将褶皱囚禁、编号,与其说是钢铁与人类的模拟换位,不如说是两者痛苦的共生。

2 钢铁褶皱的艺术传达

褶皱是物易于呈现的物理形态之一。单纯从形式上讲,可以产生褶皱的材料很多,织物、纸张、塑料、金属……几乎任意材料都可以形成褶皱,甚至都比钢板褶皱来的容易:布匹随意堆放即可产生褶皱;锡纸只要在手心里握一下;纸张通过规律折压可以制成有趣味的使用物品如灯罩,而后若喷涂金属漆、铁锈涂料等还可以在视觉上造成钢铁褶皱的假象。而钢铁材料的褶皱,制造起来却需要耗费一些力气,同时需要借助人力外的其它设备。从产生褶皱的难易程度上,钢铁的褶皱更多的内涵来自于它们的产生过程。

所以王家增的《物的褶皱》系列重点还在于物象产生的过程。烧焊、切割、辗轧,这些撕裂、践踏、烧灼、扭曲、抗争,是作者的表述。那种力量作用下的切肤之痛与无力,是其它材料轻易得来的褶皱所不具备的,钢铁的褶皱带来的。在常识性认知中,钢铁材料给人以坚硬、冰冷、工业化的内心体验,褶皱是对钢铁的蹂躏与摧毁。因其坚硬,摧毁就格外残酷,因其冰冷,摧毁就格外无情,因其工业化,摧毁的便是整个大工业时代以及依存于大工业时代的泱泱大众。工业化是刻板,褶皱就是破坏。这些《物的褶皱》是以工业手段达到的反工业目的。

而《五角星》,则展示了规则形状内的不规则褶皱。钢铁材质的五角星给观者以强硬的暗示,使冲突与矛盾更加激烈。对于画面传达出的矛盾,观者有不同的解读。类似“冷军的《五角星》,借助一个旧的、带有斑痕的革命象征性的五角星形象,体现了革命斗争在经历磨难与创伤之后,还是一个质地坚硬且完整的无缺的五角星,反映了革命历程的艰难和革命事业的坚强。”和“五角星是由废旧的铁皮,经过挤压、变形、焊接而成,表现出现实社会给人的压力,给人以压抑、愤懑之情。冷军通过对五角星的重新解构,表现了人们对人性的呼唤和自由的渴望。”等,在世界绘画语言中对于五角星的隐喻与中国更是完全不同。然而抛开国别、宗教、政治等的象征与隐喻,仅仅在几何图形上,我们也已经感受到钢铁与褶皱的力度。通过超写实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五角星的“规则”外轮廓线是将多余的材料切割掉或向内折弯而成。火焰切割后的受热变形变色變质区域,让人很容易产生金属热处理的联想:高温的灼热、冷却的蜕变,内部组织的硬化与脆化,切割的以及焊接的飞溅与积瘤,一切“无规则”都生硬地被割裂在“规则”内部,令人窒息和无奈。冷军也曾创作过非金属的《五角星》作品(图3),画面上的五角星,是“画”在“方格子布”上,五角星的涂层在格子布上局部开裂,可以想见是织物经纬扭曲撕扯所产生。对比织物上的五角星,不难看出钢铁质感的强硬,而其所遭受的摧残与弥合亦更加残酷而痛苦。

3 钢铁褶皱的形式意味与哲学解读

钢铁的褶皱产生于规整的钢板,甚至是整齐划一的。出厂的钢板,无论是卷材还是片材,都有自己的规格与型号,更像列队备战的士兵。褶皱的凌乱与初始的规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矛盾。这一表象的矛盾,则源自于外力的作用。褶皱的形成令人感受到外力的强大以及对外力抗争的激烈,然而塑性褶皱一旦形成,钢铁便再也不可恢复如初,抗争从头至尾体现着充满力量的无力感。同时,因为以产生褶皱为目的,所以钢铁褶皱的产生是一个注定的结局,然而褶皱本身又是个意外的结局:无论意欲产生褶皱的力量多么强大,总是无法控制褶皱的具体形态,钢铁的每一条褶皱肆意生长,被束缚却又自由。矛盾与抗衡是钢铁褶皱的形式意味。钢铁以褶皱这种形式,充分展现着力量与无力、控制与失控,规则不规则,秩序与混沌,束缚与被束缚,屈从与不服从。

对《物的褶皱》的观看显然不止于对钢铁褶皱狭缝的追寻与窥视,观者可以读到每个褶皱中包含着的褶皱产生的过程,并通过视线将自己代入褶皱中去,与褶皱融合互动。钢铁的褶皱带有明显的哲学意味,是褶皱理论的一种简单具象的表达。

褶皱思想最早是由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提出,“他认为一切都在褶皱、展平、再褶皱,人们也是在褶皱中进行感知”。吉爾·德勒兹发展了的“褶皱”理论。他“用‘褶皱’来描述一种复杂的事物关联状态和一种非线性思维”,“他用褶子概念来解决身心问题,指出上层的灵魂世界与下层的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相互折叠,褶子穿越于同一世界的两个层次,形成上下相对的折叠线。”钢铁通过褶皱由平面生出了空间,大量信息得以在褶皱中存储——物质与灵魂在此交换彼此,创作者通过制作褶皱这一过程,将其对时代的变迁人性的思考封存与褶皱之中,观者在这里以自身的生命体验与之互动。比较不同的表现形式,绘画作品中较难将褶皱的质表达完整,而装置中则可窥见褶皱的缝隙、沟壑。但是绘画作品却可以通过臆想将褶皱打开,这是装置中塑性变形之褶皱做不到的。一个可以自由开合的褶皱,更符合褶皱美学逻辑。

4 结语

谈及钢铁的褶皱,离不开钢铁的金属特性及其社会属性。

上述提及的艺术作品中,无论是绘画还是装置,均表现了钢板的无规则褶皱,其挤压、堆折形成的复杂痕迹,支离破碎又无比坚强。由于钢铁材料的金属延展属性,也存在着另一种介于规则与不规则之间的褶皱。在工业生产中,力作用于模具可以使薄钢板形成规定型状的起伏、压痕,而在放松控制的区域,如常用的拉延模具的压边圈上,钢板在此区间会被抽拉形成褶皱,不同于前文描述的无规则褶皱,此种褶皱有明确的方向性,并且,我们通常可以通过调整拉延筋状态而部分地控制这些褶皱。这些褶皱,方向受控,皱褶个体却依然存在不确定变化,在规则与不规则之间产生的固态钢铁流动,坚硬中似乎可以流淌柔弱,或可给艺术家们带来一些新的尝试空间。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规模宏大的人机协作集中作业的大工业生产模式已从民众视线中慢慢消失,钢铁的社会属性也随之改变。更多的年轻一代不会有大工业生产的感性认识,对钢铁也缺乏工业意义上的感官认知,因此,抛开工业与怀旧的小观念,充分挖掘钢铁的褶皱对于当今社会甚至是剥离于时间之外的哲学意味,将更有利于其在艺术领域的拓展。

参考文献

[1]董海鹏.20世纪90年代中国油画创作现状思考.陕西师范大学,2015-6,(28).

[2]刘心愿.冷军超写实油画研究.安徽大学,2014-5,(8).

[3]刘松茯,朱海玄.基于拓扑褶皱思想的生态城市形态审美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

[4]刘松茯,朱海玄.基于拓扑褶皱思想的生态城市形态审美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

[5]崔增宝.论德勒兹的褶子思想.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