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效区域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脑卒中大会”5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组织了数十个高水平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心脑血管病防治领域和医院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结合脑卒中防治最新研究进展和管理要求,围绕血管超声、静脉溶栓治疗、卒中基地医院建设、卒中大数据等展开交流研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清华大学神经科学临床研究院副院长武剑教授,向记者介绍了我国区域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建设进展情况。武剑教授说,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优化了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保证了患者资源的合理分布和全部覆盖,提升了脑卒中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

建设卒中防治网络意义重大

武剑教授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纲领性文件分别规划制定了我国居民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的具体健康指标,如到2020年,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到2030年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最新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7》显示,脑血管病是造成我国居民减寿年数的第一位病因。根据预测,2030年我国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将比2010年增加约50%,预计增加病患120万例次。中国也是全球脑卒中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一项覆盖31个省、155个城乡的大型入户调查研究,共录入20岁以上成年人48万余例。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脑卒中发病率为10万分之345.1,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10万分之246.8。据此估算,我国脑卒中患病人数约为470万人。

武剑教授强调,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脑卒中高发态势,建设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区域医联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节约成本,分级诊疗和方便患者;二是院内外救治联合,120与网点医院融合,医院优势与120互助提高了救治效率;三是服务区域居民,方便急危重症患者便捷快速就诊和社区健康监测、病前预防以及科普宣教;四是有助于规范医疗服务和诊治行为,提高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宣传推广先进医疗技术;五是大数据助力健康中国,通过汇总区域内居民健康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可以为政府制定脑血管病防控政策提供支持。

武剑教授说,健康医疗政策转变催生的健康服务新业态,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健康的期望和需求。健康服务新业态形式多样,包括: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等,促进个性化健康服务业发展;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发展;完善科技中介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完善人口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推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的国民健康信息服务;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推进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医疗大数据开发共享、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新业态等。

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武剑教授介绍说,脑卒中防治有其特殊性,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治体系。120、999等院前急救单位是救治保障,各级医院院内救治是救治主体,广大居民早防早治、健康管理是脑卒中救治核心。区域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建设是由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协调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控机构、急救单位等共同建立起来的“防治结合”的区域脑卒中防控工作网,是探索人群脑卒中筛查预防、急诊急救、规范治疗、康复随访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的新模式。目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正在领衔组织北京京北地区区域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建设,该网络将覆盖京北地区541万居民和超过500万流动人口,总计约1100万人。这一网络体系以120等院前急救单位为引导,一方面做好区域内医院的院内、院外医疗机构互通,另一方面利用脑卒中防治数据智慧管理云平台,将区域内居民、院外急救系统、医疗机构、政府机关连接起来,共同做好脑卒中防治工作。

武剑教授强调,脑卒中发病需要早识别、早救治,从发病到入院时间即DOT时间很关键。院前急救阶段可通过卒中地图和院前评分等尽快将患者送达有救治能力的医院,缩短DOT;院内急救阶段即从入院到溶栓时间,即DNT是核心质控指标,需要通过精准评分、精准治疗、绿色通道和多学科合作来取得最佳救治效果。武剑教授分析认为,当前在脑卒中院前急救、危重症转诊和医疗机构选择方面,居民还存在一些难点和痛点,主要问题包括:患者和家属盲目投医,缺少对医疗机构的了解;转诊困难,医疗机构间连接较少;信息分散,居民健康信息缺乏统一整合;科普缺乏,缺少统一权威的卒中科普宣传。上述痛点和难点制约了我国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效率,院前时间延误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救治医院和最佳治疗窗口,预后不良和致残风险增加。此外,不正确不规范的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也会造成患者不注意控制危险因素,错过卒中后康复机会,随访复诊困难等。

武剑教授认为,目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连接区域内医院,做好脑卒中患者的正确转诊是完全可行的,其优势是使区域内医院床位得到合理分配调剂,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区域内协作共同救治模式促进了信息共享,保障了救治质量;患者有序转诊节省了转诊精力和时间,提高了救治效率。脑卒中院前急救流程需要改进的内容包括,与发病呼救有关的电话或智能软件,院前评估技术改进,为院外急救人员提供快速量表培训,帮助他们进行相关神经功能评估,以满足120接诊后第一时间通过智能软件发现最佳医院和使用软件中的FAST-ED来评估是否为大血管病变等的需要,转送过程中通过车载智能系统将患者病情信息及时传送到目标医院或卒中高级中心。此外,居民急救客户端推广和对居民的健康宣教也十分重要,通过向居民介绍和引导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内医疗机构和救治医院,普及院前急救科普知识等,都将为后续治疗争取到宝贵时间。

优化院内救治流程

武剑教授强调,对于脑卒中救治来说,“时间就是大脑”。院内救治流程建设包括:卒中绿色通道建设,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卒中高危单元管理,卒中危重症管理,卒中二级预防治疗等。优化院内治疗流程不仅是要持续提升诊疗技术设备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改进流程和提高效率。溶栓小组或介入小组接到院外急救车传来的患者信息后立即待命,接诊后马上启动绿色通道,分别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或血管内治疗,治疗后将患者及时送入卒中病房。静脉溶栓比例及质量控制、血管内治疗比例及质量控制等都是院内治疗的重要考核指标。

武剑教授介绍,卒中绿色通道建设要求布局合理,宣传标识标志明显,设备齐全,急诊科设有专门卒中诊室,救治小组24小时值班,所有成员均需经过高级卒中中心以上培训。团队配备影像科、神经外科、超声科等相关医师,能够快速反应、评估、治疗和转运,同时具备上下级对接,120对接和上级会诊能力,以达到越快越好的效果。脑卒中急救质量控制非常关键,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建立了急性脑梗死溶栓质控系统,对每例溶栓患者都要进行科室内讨论,收集病情资料,每周对溶栓病例进行汇报讨论,分析检讨出现溶栓并发症的原因和溶栓预后不良等的原因,评估患者预后和讨论后续治疗方案。院内救治流程改进还需加强高危卒中单元病房建设,高危卒中单元病房床位应不少于6张,主要收治溶栓、大血管治疗、其他重症脑血管病和其他神经内科急危重症病人,病房有独立卒中单元换药室、独立血气分析仪、层流病房、门禁系统,高危卒中单元病房有助于控制患者后期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愈后结局。普通卒中单元病房在收治平稳卒中患者和非致残性卒中患者后,应进一步明确卒中分型,积极筛查病因,完善危险因素筛查及血管评估,严格遵照循证医学证据和根据临床指南进行药物治疗。普通卒中单元病房还要设立卒中健康管理师,又被称为个案管理师的岗位,其职责是规律随诊,长期随访,指导用药,开展脑卒中数据中心建设,脑卒中档案管理,即负责脑卒中的全程管理。

武剑教授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的努力推动下,我国优化卒中急救模式和建立卒中防治网络试点工作初见成效,DOT和DNT时间进一步缩短,溶栓率逐年提高,脑卒中综合防治网络体系逐步健全,已构建了涵盖300余家基地医院、1000余家县级协作医院和2700余家基层卫生机构的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绿色通道效率,提升卒中筛查和随访工作效率,加强院内和院外质量控制,成为广大基地医院共同关心的问题。中国卒中数据中心2016年开发了神州卒中防治云平台系统,通过信息化实现了居民卒中危险因素早期筛查和干预、卒中患者急救、规范化诊疗、康复和随访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让百姓能早期知晓疾病危害,让医生团队协同有力,提高了卒中急诊急救的即时性、准确性和高效性,以卒中专病数据库为基础,通过流程质控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基地医院、区域内医院机构和急诊单位网络上开展的信息交互,协助构建了区域卒中防治网络体系。卒中防治云平台系统已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沈阳市第一医院等开展了部署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卒中数据中心建设取得进展

武剑教授说,依托区域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逐步建成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脑卒中防治工程和智慧医疗事业发展,《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7》介绍了中国卒中数据中心的建设进展情况。

中国卒中数据中心负责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协作工作网络平台和脑卒中专病数据库的建设开发和运行维护,为脑卒中防治工程提供数据管理等信息化支撑和保障服务,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提供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以及数据清洗与数据加工等综合数据管理和应用服务。2016年数据中心根据国家脑卒中防治工作要求,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了人群高危因素筛查、急诊急救、随访、质控、区域协作等闭环的卒中专病防治信息工作平台,实现了业务和管理功能的全流程信息化,帮助医院提升了脑卒中防治服务水平,为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和质量监管提供了数据支持。数据中心还联合国内外著名学术研究机构和数据专家,不断加强数据挖掘和探索数据在疾病防治方面的创新应用。

数据中心通过不断优化升级脑卒中筛查干预数据管理平台,提升了业务流程与项目数据管理能力,提高了分级诊疗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更好地运行和完善了数据共享机制。数据中心逐步构建了脑血管病结构化病历模型,开展了卒中标准化病历试点工作;标准化的脑血管病病历涵盖急诊绿色通道病历、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包括诊断及病史采集、影像诊断、神经科专科查体和评估等,这些数据有利于规范临床病历记录,协助临床医生完善患者信息采集和规范诊疗行为,为数据共享和临床科研创新研究提供支持。截至2016年年底,已有72家医院完成了数据对接,共汇集脑血管病相关病历50万份,构建了基于真实世界的科研型结构化脑血管病专病数据库。

目前数据中心已汇集了我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随访、门诊、住院等患者数据共计700余万条。为提升卒中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水平,数据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研究开发了卒中大数据创新平台,并不断优化平台服务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卒中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共享服务。中国卒中大数据创新服务平台已具备元数据发布、主题分析、数据服务和虚拟计算等功能,平台通过对提供的各类数据进行汇总说明,方便了数据使用人员快速了解平台提供的数据的总体情况;平台还对各个数据库概况、所含数据报表、各数据字段也进行了详细介绍。数据中心从用户体验出发,不断优化分析模型和挖掘算法,力争全方位将数据转化为可被利用的决策支持。目前主题分析功能可以实现数据的交互式分析,面向不同主题、不同人群发布权威分析统计结果并可根据不同需要匹配多种图形,清晰直观地展示分析结果。

武剑教授表示,区域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建设实现了保证区域内患者资源的合理分布和全部覆盖,实现了区域内患者、医疗设施的共享。通过技术共享,分享了先进医疗技术,提高了网络内脑卒中救治水平;通过学术共享,教学医院带动了周边医院;通过临床数据资料分享,上级医院指导基层医院开展学术研究;通过人才共享,专家团队为网络内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共享的最终效果是进一步提升了患者服务能力。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的家庭健康平台,具备紧急呼救、自动报警、健康数据管理、转诊、预约就诊、健康宣教等多种功能;智慧医院平台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卒中救治质量控制、MDT会诊和辅助临床决策;以卒中急救链、危重抢救链、疑难会诊链、康复转诊链为基础的大数据平台,可进行大量数据处理分析、图像识别和分析;区域卫生平台集合了健康大数据平台、公共卫生监督平台和区域卫生培训平台等资源,提供的流行病学资料和质量控制资料,将为政府决策提高卒中防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专家简介

武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清华大学神经科学临床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委员,国家衛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已发表SCI和核心期刊文章100余篇,作为主编和副主编完成8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