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血干细胞开山鼻祖天上有颗“吴祖泽星”,一切为了生命的吴祖泽


打开文本图片集

11月30日,军事医学科学院在京举行“吴祖泽星”命名仪式,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副主任杨捷兴研究员宣读国际命名公报,决定将盱眙观测站在2007年10月9日发现的207809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祖泽星”。至此,广袤无垠的宇宙太阳系里又将有一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

吴祖泽是中国造血干细胞研究的奠基人和实验血液学的先驱,在长期进行的造血干细胞基础理论和临床转化研究中,成功地实现了世界上首例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人,迄今存活超过30年,首次获得人源性干细胞生长因子,被誉为“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1项。

提到吴祖泽,人皆日:他是中国造血干细胞研究的开山鼻祖、军事医学领域的学界泰斗,分析他的科研历程会明显感觉到他的“善变”,几乎一生都在“变”:从事军事医学50多年,先后研究过生物化学、辐射化学、放射生物学、细胞动力学等学科;角色变换也时刻不曾停歇,一介学子携笔从戒,从学界翘楚到功成名就的大师,再到中国军事医学最高科研机构的“引领员”,年逾古稀之时再次投身新的领域——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正是在“变”之中,吴祖泽演绎着他的坚守。

1957年,22岁的吴祖泽即将大学毕业,毕业前夕的一次组织谈话,让他深刻意识到国家的需要、国防的紧迫,并义无反顾地将人生航向转变到绿色军旅的浩瀚大洋中。从最初的放射系到生化系,为研制个人剂量仪又调去物理研究室,为了基础研究的需要再调回生化研究室……在这种“救火”队员般的轮转中,吴祖泽也将自己的命运与一座座科研丰碑、一项项历史突破紧紧地连在一起。

人生的这次重大选择,吴祖泽“出乎自己意料”地选择了军旅,完成了由一名怀抱理想的学子到军人的角色转换,这次看似“偶然”的转变,吴祖泽却已坚守了50余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不到30岁的他,作为一名辐射防护军医,在发射基地的马兰医院工作了6个月;为了预防核武器战争中核爆炸的强光导致作战人员眼底灼伤而失明,非光学专业出身的他服从需要,研制出了核爆炸防护眼镜。

生物再生源于干细胞。它就像一棵树干可以长出树杈、树叶,开花和结果一样。因此,科学家这样定义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医学界称其为“万用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胎盘以及骨髓、外周血和成年组织中,在现代生物医学技术条件下,它能够被培养成肌肉、骨骼和神经等200多种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

第一次把干细胞运用到临床是1980年。吴祖泽说:“1980年南方发生了一例放射事故病人,一位年仅31岁的青年由于防护的失误,造成大剂量的照射,他全身受到了很大剂量的辐射,病人被送到军事医学科学院的附属307医院,但找不到好的治疗办法,生命垂危,患者辐射后各种反应都有了,军事医学科学院派专家到现场去模拟,推断他可能接受多少剂量的辐射,根据这些判断他的受照剂量已经达到可以致死的程度,意味着他的造血干细胞绝大多数都被杀死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对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是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得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有适合这个患者的干细胞来源,如果不合适的话将会发生严重的排异反应。这个患者没有兄弟姐妹的骨髓可以提供他来做移植,当时我在研究造血干细胞的新的来源,因为造血干细胞在我们成年人当中主要在骨髓里面,但是在胎儿时期,造血干细胞也存在于四、五月份的胎儿肝脏中。当时我刚完成这个课题,对于这个无奈的患者,我们就给他做了胎肝干细胞移植。这位年轻人最终活了下来,并痊愈出院。”已对造血干细胞有一定研究的他,又一次改行用胚胎造血干细胞移植挽救了年轻的生命。之后,他推广的胚胎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救治了很多白血病患者和放射病患者。

“自己年轻时在学校学习,在实验室工作;中年时,注重科技创新,培养学生。但怎样让科学研究更好地回馈社会,更快实现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大众呢?”这是吴祖泽对自己的一个设问,也是从事基础性医学研究几十年的反思。吴祖泽相信探索科研院所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仅对国家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科技服务于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一生应变求变的他,在花甲之年,毅然开始探索科研产业化问题,并收到了较好效果。

吴祖泽一生“善变”,不管是科研方向,还是角色担当,但“变”的宗旨和目的却不变,那就是国家的需求、事业的召唤、使命的担当。无论是早年的携笔从戎,中年的砥柱担纲,还是晚年的产业进军,“变”中对于“坚守”的一以贯之却没有分毫动摇。

彭立昭据《科技日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