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医药院校陆续开设医药物流管理专业或方向,高级复合型医药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阐述了医药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和构想,以期为医药院校设计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也为培养物流人才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医药物流;课程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23-0117-02

随着我国医药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医药改革的政策、法规,涉及医药卫生领域的方方面面;2009年4月6日新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不仅为医药物流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医药物流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进行医药物流管理教育改革,培养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医药院校物流管理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如何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课程体系是形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的途径和保证,因而如何培养人才应该从课程设计展开。只有将最新的知识和技能融入课程系统,才能说明一个学科或专业稳固地把握住了学科前沿并将其贯彻在后续人才的培养之中;只有使区域经济发展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融入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形成专业特色。因此,医药院校物流管理教育的改革必须以课程体系设计为核心展开。

1 医药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现状

医药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边缘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基于上述情况,该专业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的培养模式。

根据已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或方向的医药院校设计的课程体系来看,该体系主要由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等组成。这种课程结构看起来似乎很合理,但实际上存在的问题却不少。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计长期遵循对口教育的原则,讲求与岗位口径的对应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涵具有明显的终结性和封闭性。因此除公共课程外,其余课程都是围绕一个狭窄的专业目标进行设置,因此课程体系单薄,结构失衡;另外在教学中,许多反映现实变化的新理论、新观点没有及时被采纳,一些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知识也没有被合理与充分的运用。由于课程体系与结构是根据职业和岗位的要求来设置的,每门课程的内容体现某一方面的系统性,使其相关课程内容缺乏协调联系,导致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十分严重。

2 医药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拓宽知识口径

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改革也应就此展开。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认真界定教学计划中的每门课程是否围绕培养方案开展。在知识方面要注重管理学和社会实践知识的授课,在素质方面要强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树立他们热爱本职工作的信念,在能力方面要突出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发现与处理问题能力的塑造,从而使课程体系成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起点和手段,达到既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又注重扩大学生视野的目的。

2.2 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整体优化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不是要求体系中的每门课程都达到最优,而是强调各门课程的组合方式达到最优。所以在设置课程时,要打破学科界限,合理搭配素质、能力、知识培养的比例,实现课程体系的基础化和综合化,使整个课程体系协调发展。

由此,在医药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管理学知识是重中之重;同时,还要把药学等相关课程合理配置形成有机整体,以此来解决课程体系单薄、结构失衡的问题。

2.3 立足于课程设计的创新和发展,使学生具有创造性

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课程体系的设计应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同时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完成终身教育和能动教育的目标。因此在基础课、必修课优先开设的同时,适当增加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的比重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样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不断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在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拓宽专业、提高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建立适合知识经济社会对新型高素质医药物流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才能达到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3 医药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构想

3.1 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目标明确了,课程设计才能有的放矢。医药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适合21世纪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一定的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技术,具备较强的专业实务能力,熟悉医药知识和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3.2 根据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框架

(1) 由于知识、素质、能力三方面具有交叉性和互动性,建议课程体系框架以相互关联的课群方式构建。

(2) 政治理论和基本素质课群。此课群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组成。这些知识理论是政治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构建整个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更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

(3) 管理学课群。此课群由下列课程构成:①管理类课程:包括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等;②法律类课程:包括经济法、国际商法等;③经济类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医药国际贸易等。设置管理学课群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广泛而扎实的管理学和人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医学药学课群。此课群包括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生药学、药理学、中药药剂学等,这部分课程的设置突出了医药院校的办学特色,保证了学生应具备的医药知识,使学生能够和未来的工作领域结合得更为紧密。

(5) 必要的理工课群。此课群包括高等数学、应用统计学、基础化学等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工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方法,使学生建立起理性思维。

(6) 语言文字课群。开设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在外语方面,开设大学外语、商务英语等,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整体水平的提高。

(7) 计算机操作能力课群。包括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等课程。这方面的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和管理信息处理方法,使学生能够进行文字处理、文献检索、数据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计算机处理专业问题。

(8) 专业课群。包括医药商品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连锁经营管理、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电子商务、物流系统设计与管理、物流前沿问题讲座等。该课群是医药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保证学生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3 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第一,结合教学进度,开展相关课程实训,分阶段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第二,优化教材,普及多媒体授课方法。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优先选择优秀教材,同时要求教师最好采用多媒体教学,做到传统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第三,吸收学生参加课题研究工作,尽量为学生提供参加科研及实践的机会。

3.4 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大力开设选修课,并有重点、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设专题讲座。目的在于拓宽知识口径,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此外,为强化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在课程设计中,对学生能力的评估应从以卷面考试为主转向论文设计、专题报告等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王东生.管理类本科专业物流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市场,2009(6):142-143.

[2]曹彩杰.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市场,2008(32):142-143.

[3]赵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基础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7-8.

[4]欧阳文霞.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6):61-63.

[收稿日期] 2009-04-20

[作者简介]肖晗(1979—),女,辽宁沈阳人,硕士,辽宁中医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物流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