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乱象:“药渣”遍市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药产业正陷入一场关于信任的尴尬。

是药三分毒,但公众很难接受中药里包含的农药之毒:6月底,某国际环保组织在京发布中药材农药污染调查报告,指出包括同仁堂、云南白药、胡庆余堂等全国九大中药品牌被抽检的产品中,超过七成含有多种农药残留。

而让公众更难接受的是假中药之毒:7月初,亳州中药材市场用硫黄熏制、增重染色中药材等违法行为被曝光。

2011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曾直言:“医药不分家。现在传统中医药中的药已经不复存在,医也完了!”

时隔两年,当记者见到这位学徒出身、从事中药工作53年的退休老人时,他坦言:“现在中药不灵了。价格涨得那么厉害,假冒伪劣又空前严重,从来没有见过中药材质量像今天这么差。”

据骆诗文透露,全国中药材市场中至少有三成药材存在不同程度的掺假情况。

无商不逐利,混乱的利益格局使得中药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源头之祸:

有名无实,跟烂木头没什么两样

藏红花、淮山药、四川的贝母(川贝)、昭通的天麻、陇西的当归……“道地”历来是中药材的灵魂,是品质的象征。一些老中医处方时,喜欢在药名前标“川”、“云”、“广”等产地,以此来显示自己对道地药材的信任。

于是,业内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观点:中药材以及后续饮片质量均与药材产地密切相关,如地黄中的梓醇含量,河南武陟产的含量为0.81%,浙江仙居产的为0.001%,两者差距达800倍,如不严格标注产地,会让中药材市场鱼目混珠。

但随着业内对药材产地的争论越来越多,另一种观点也随之出现:自古以来,中药材道地产区就是变化的。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中药材可人工培植,进而催生很多新产区。有的原道地药材产区因各种原因逐渐衰退而被新产区所替代。像定西的党参、巨鹿的金银花、新疆的枸杞以及阿坝的瓦布贝母等,虽然不是传统道地,但在业内很有名气。

这种观点的支持者认为,如果过于苛求产地标志,不利于中药材行业发展。

但在骆诗文看来,“道地药材”是五千年来通过实践摸索出的规律,“大量验证表明,一旦改变了环境,药效往往就不行了”。

按照骆诗文的说法,“文革”之前,中药如果需要异地种植,必须经过三代种植试验,考察是不是有疗效。用第一代的种子种第二代,第二代的种子再种第三代,直到三代药材的疗效和原产地药材一致,才允许移植。“但现在则随心所欲了,想去哪里种就去哪里种。”

产地从中医处方上淡出的背后,是道地药材质量不断下降的事实。中药材的生产包括栽培、管理、防病虫害等环节,各环节技术性都很强,哪一个环节操作不当,都会影响中药材质量。

首先是品种退化问题。据骆诗文介绍,在中药材田间管理过程中,一些药农为追求高产,经常大剂量施用无机肥或植物生长剂,促使其生长速度加快,扰乱了其自有的生物学特性,从而使品种退化,药性降低。

“麦冬使用壮根灵后,单产可以从300公斤增加到1000多公斤。党参使用激素农药后,单产量也可增加一倍。但药效可想而知。”骆诗文表示。

农药残留和化学污染则是另一个“公害”问题。新华网的一期节目曾对安徽亳州市郊的一处药材种植地做过调查。镜头里,药农们顶着烈日在田地里为白芍除草和喷洒农药。

一位药农对着镜头表示,与农作物相比,这些药材苗显得娇气,拿种植白芍来说,它喜旱不喜水,田地里不能有杂草,病虫害比较多,农药基本上伴随整个生长过程。芍药开花前,要喷洒50%的多菌灵800-1000倍液,每10天左右喷药1次,共喷3次,而在成长期中多是多种农药混合喷洒,喷一段时间后虫有了抗药性,就要换其他的农药。

药农们普遍认为,为了防止病虫害,在种植中药材时需要多次使用农药,有的中药品种,甚至在没种下地之前,就先要在田地里撒上农药除虫,从出苗到成熟收获期间,也有多次喷洒农药,一般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打什么药、打多少、何时打,随意性很大。

另外,盲目种植也是当前中药材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骆诗文告诉记者,中药市场放开以后,药材变成了“农副产品”,没人指导农民种药了。现在种药主要靠价格调节,哪个上涨种哪个,哪种方法长得最大最快就用哪种。

所谓“少了是宝,多了是草”,价格波动的另一面则会影响药农种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药王孙思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指出,不按时节采摘的中药材,有名无实,跟烂木头没有什么两样。但实际上,为了尽早上市,桔梗本应生长两三年才能达标,现在人工种植一年就可以收获了。黄芩五寸长才能用,现在才长到一寸长就被挖出来了。甘草、大黄三年以上的才能达标,可农民一旦遇到价好的年份,就会提前采收。

骆诗文补充道:“还有药用价值极高的五味子,更是提前3个月采收。采回来的果都还是青的,之后再喷上药水焐红。”

市场乱象:

以“药渣”冒充正品,充斥市场

药材采集之后,最基本的工作是除去泥沙和混杂物。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药材,茵陈、蒲公英、菟丝子等所含泥沙重量几乎占20%以上。丹皮不刮皮抽心,白芍不去老根,板蓝根不去根头部,桃仁、杏仁不去皮,酸枣仁大量含壳,麦冬、莲子不去心……

利益熏心的人们更愿意把功夫做在“面子工程”上。比方说,此次被曝光的用硫黄熏制中药材,俗称“打黄”,既为了饮片色泽好看,延长保质期,又能让霉变药材焕然一新。

记者了解到,硫黄被作为食品添加剂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最早的记载是在罗马时代用做酒器的消毒。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药材手册》、《中国药材商品学》等在行业中使用的标准规范中,有对部分中药材在产地初加工中采用硫黄熏蒸的规定,如:对含淀粉较多的山药、葛根、白芍等中药材熏蒸,利于干燥,防止褐变、霉变;对海马等易生虫害和质变的动物性药材,可以延长保质期等。

但是,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甚至违法行为,滥用或过度使用硫黄熏蒸,使中药材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此,2005年版《中国药典》增补本中增加了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查法。进而,国家药典委员会又组织制订了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并分别于2011年6月和2012年4月两次公开征求意见。

但规范管不住造假之风。近年来,除了打黄,还增加了用双氧水浸泡天麻漂白,用氧化铁水洗丹参染色,拿洗衣粉搓掉霉斑等新手段。

以次充好的现象更不在少数。骆诗文去年走访四川荷花池药材市场时就发现了不少不规范的地方。

“比方说,那些号称是云南文山产三七,一整个的一公斤卖800元,打成粉的才只卖500元。我一看就知道,粉里肯定是掺假了。正常三七打出来的粉应该是黄的,但他卖的粉却是灰白色。”骆诗文说,“他不敢往里面掺石灰粉啊,所以我估计是掺了淮山药,而且起码掺了有三分之一。淮山药才多少钱?每公斤才8元钱啊!”

骆诗文多年来跑遍了全国17个中药材市场,总结出来常见的造假手法。山肉萸掺进葡萄皮,黄芩中掺桑寄生,用塑料做穿山甲甲片,把树枝包上毛皮包切成片冒充鹿茸,在海马肚子里灌玻璃胶,往虫草上粘铅粉……

但这些都还不是最严重的,在骆诗文看来,如今中药市场上最严重的现象是用“药渣”充当药材。骆诗文说,那些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材,有效成分被提取风干以后再卖,药效已经没有了。例如,冬虫夏草被提炼后,药材商将“药渣”用啤酒浸泡。“没有经过萃取的虫草外观饱满、色黄而亮,现在市场上至少70%的冬虫夏草,都被提取了有效成分,干巴巴的,虫体较硬,也没有香菇一样的香气。”骆诗文表示。

即使正规药材市场,也充斥着以“药渣”冒充的正品,这让制药厂也很头疼。不买原料就得停产,买了药品质量肯定有问题。

骆诗文多年走访发现,以下这些药材都曾有过“被萃取”现象:人参、西洋参、党参、冬虫夏草、黄连、黄柏、牡丹皮、首乌藤、金银花、连翘、八角茴香、山茱萸、连翘、桔梗、淫羊藿、川贝、五味子、益母草、泽泻、白术、鸡血藤,柴胡、穿山甲、紫河车……

整顿风暴:

中药材市场关乎GDP,怎么破

今年7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掀起一场覆盖全国的“两打两建”专项行动(即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生产、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经营、加强药品监管生产经营规范建设,加强药品监管机制建设),时间则将持续半年。

国家食药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介绍,专项行动的重点是严打中药材(饮片)掺杂掺假,必要时将关闭长期“包容”制假售假行为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严厉打击网上销售假劣药品或以非药品冒充药品销售行为;严禁小诊所从非法渠道购药,违法自配制剂。

国家食药总局表示,对“两打”过程中查实的严重违法行为,将一律按照有关法规上限予以处罚;对涉嫌构成犯罪的,一律移交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对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一律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据了解,中国中药材市场历史悠久,短暂的有上百年,长的则上千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涌现了大量的中药材市场。

而在1993至1995年,国务院整顿关闭了100多个中药材市场,动作很大,仅仅保留了17个中药材市场。在这之后的20多年里,也没有新批,以后也不会再批。

在整顿洽谈会上,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所在地政府负责人签署《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责任书》,并表示全力组织开展中药材市场整治,以求形成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中药材专业市场。

但据记者了解,如今药品监管的大权实际已经到了地方政府的手中,而这些中药材市场,对于当地政府来讲,解决的不仅仅是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当地的GDP。

数据显示,很多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地方政府支柱产业,对当地经济贡献超过当地GDP的10%以上。另外,与食品有着类似监管模式的中药材管理,同样涉及到多部门分段监管的问题,从种植到初加工以及加工、流通以及到了医疗机构,都有不同的部门监管。因此,对中药材的管理,并非一次“行动”就可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