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港危机”始末


  中国纺织品的“压港危机”,仅就数额而言,本来是一场“茶杯里的风波”,却成为对后配额时代配额管理的一场盛大反讽
  
  9月14日,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封关之后,堆积在欧盟各国海关的8750万件中国纺织品与服装,终于得以放行了。
  这是在国际贸易史上上演的极富戏剧性的一幕。此时,离6月11日《中欧纺织品谅解备忘录》的签订只有三个月。在今年上半年日益高涨的纺织品贸易摩擦背景下,中欧达成协议,确定了未来三年内十类中国纺织品与服装对欧盟的出口数量。
  但是,就在双方以为大局已定、未来三年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得以一次性解决时,一场压港危机突然爆发。7月和8月,来自中国的套头衫、裤子、T恤等由于数量超过今年配额限度,接连被禁止通关。到9月初,十类产品中已经有九类遭到封关。堆积如山的货物,引发欧盟企业的缺货危机。
  中欧双方不得不重新回到谈判桌前。经过8月底和9月初的两轮紧张谈判,双方最终各退半步,于9月5日签订《磋商纪要》,就压港货物的解决达成一致。
  然而,相关各方已难以回归今年6月时的乐观心情。
  事实上,由中国纺织品引发的这场“地震”还远远没有结束。中国纺织品在美国的压港数字依然在攀升,中美纺织品谈判迟迟未决,2008年以后的特定性产品保障措施威胁尚存。尽管中欧压港事件已经结束,但对于世界来说,“中国制造”带来的新挑战才刚刚开始。
  
  祸起“管理真空期”
  
  自中欧今年6月纺织品谈判以来,人们看到的是一系列快马加鞭的政府行动。八小时达成协议,九天后出台《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行)》;至7月7日,第一批可分配数量方案公布,这一切都好像给企业吃了颗“定心丸”。
  但是,《备忘录》的实施将是在签约40天以后。根据《中欧纺织品谅解备忘录》,中国商务部临时管理办法的实施,需要经过30天的公示期,直到7月20日才正式开始。而欧盟的相关规则也需要待欧委会修改通过,直到7月12日才正式生效。
  按照《备忘录》等规定,从6月11日到7月12日,双方出口和进口均无需申请许可证。从7月12日至7月20日,尽管进口商需要从欧委会申领进口许可证,出口商却无需从中国商务部领取出口许可证。因此这40天,十类纺织品的往来将不会遭遇中欧的“双向核查”。
  这就是商务部所称的“管理真空期”,也是此后压港事件的祸根。
  按照中国商务部8月21日的官方解释,正因为在这段时间内进出口不受任何限制,中欧企业趁机抢运,“企业的非理性行为”最终导致一年的配额在极短时间内消耗殆尽。
  事实上,“无需申领许可证”并不意味着不受配额限制。根据双方的约定,协议从6月11日开始生效,因此到7月20日为止的40天里,十类纺织品的出口在中国不需要申领许可证,但到欧盟的那一端并非放任自由。
  首先,这40天里的运量都需要从今年的出口配额总量中等量扣减;其次,7月12日以后,欧方的管理已经单方面生效,一旦进口数量超过总量限制,欧盟就会拒绝发放进口许可证。在中欧双方管理没有对接的“真空期”,配额的限制很刚性,但是潜在的。
  不过,7月上旬,中国企业在乎的是到底能够进口多少,而非潜在限制。许多企业更多地把40天的管理空档视为可充分发挥的“天赐良机”,甚至连商务部自己也鲜少提及欧盟单方面管理生效可能造成的问题。在7月5日举行的相关许可证管理研讨会中,当问到6月11日到7月20日的限制问题时,外贸司负责人只是强调该时段为“管理空档期,企业出口不受任何限制”。
  商务部如此胸有成竹,主要是对管理空档期可能的出口量大增已有准备,并且在未来配额发放中预留空间。由于对此已有预计,商务部在7月20日正式启动临时出口许可证管理时,仅发放了很少量的许可证,其中紧俏商品发放的配额量尤其少。比如套头衫才345万件,裤子1041万件,分别仅占6月11日至今年底中欧纺织品最高配额的5%和10%;也就是说,即使在管理真空期内套头衫和裤子的出口量达到今年配额总量的95%到90%,也不会超出配额范畴。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解释,这一数量,是在对6月11日后近一个月内相关类别在欧盟海关的平均进关速度及第三地转口因素的基础上测算确定的。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一些畅销纺织品的出口量在管理真空期即将结束前的两天出现了暴涨——仅仅套头衫的增长就达到单日12%的增幅,最终冲破了今年的配额上限。
  
  末路狂奔
  
  这40天并非一体化以前严格限制的“配额时代”,也不同于6月以前的“自由贸易”。在7月20日的大门徐徐关闭之前,企业争先恐后地冲向港口,企图分到“最后一杯羹”。
  多位纺织业界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商务部实际上忽视了纺织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很难用最近一个月的出口实绩估算,而是蕴藏在一体化之初就已经签订的大量合同中,并最终在7月下旬的末路狂奔中爆发。
  在此期间,如果能够采取强有力的数量控制,保持稳定的出口量和出口速度,这40天或许能够平稳度过;但是,管理的真空期恰恰导致了数量控制手段的缺失。其中最明显的便是中欧统计数据难以匹配。
  “差异非常大。”原国家纺织工业局行业管理处处长、现世之维集团总裁樊敏告诉《财经》,长期以来,中方并不统计转口的货物量,也无法统计其转口量;而欧盟一直按照原产地原则,把转口的数字也列入统计范围。
  然而,在管理真空期,中欧之间来不及进行双向核查。欧盟依然延续了过去只看原产地的原则,对从香港等地转口至欧盟的中国纺织品也发放了进口许可证。
  同时,大量欧盟进口商突击领证,亦加剧了双方的差距。樊敏介绍说,大量在此前签订合同的欧盟进口商早早提前报关,以图赶上最后一班自由贸易之车。
  “欧盟要负很大的责任。”中国商务部有关人士事后总结称,欧盟超发许可证造成配额的大量透支,而中方单方面发放的许可证很少。
  从6月中下旬开始,企业已经在进行“百米冲刺”了;到7月下旬,尤其是7月18日、19日到20日的最后几天,其日均出口量均创历史新高,当日出口量是以往年度的当日出口量的近百倍。
  “我们要求企业加班加点,拼命做做做!”宁波太平鸟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定英对《财经》回忆说,“只有这个时间,大家都要赚钱。”
  为保证一定的出口实绩,有的企业甚至不惜代价,采用空运等手段抢运货物;也有的企业虽然分到配额,却为了把配额留给明年,而将产品用别的类别申报,企图蒙混过关。
  一向平稳的清关率开始成倍增长。
  所谓“清关率”,指某一配额类别在设限国海关实际清关或换领进口许可证的数量占其配额总量的比例。以第五类产品套头衫为例,其清关率在7月7日仅为5.93%,至7月19日清关率也只到88%;到7月20日,突然飙升到100%。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表示,这些出口大多源于很早以前签订的合同,但企业希望在正式发放配额前完成出口。
  原国家纺织工业局行业管理处处长樊敏认为,虽然企业抢关的确存在,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商务部对于企业出口能力估计不足。“仅6类裤子,在7月18日和19日的出口量就相当于2004年一个季度的出口量。这是商务部始料不及的。”
  于是,令人尴尬的局面出现了——在中国商务部7月20日开始中欧纺织品协议签订后的第一次配额发放时,套头衫的6800万件配额已经用尽;这意味着,尽管商务部此次下发给企业的套头衫配额只有5%,但这些配额已经无法使用,有的企业却已经开始了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