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波立维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以阿司匹林联合波立维(氯吡格雷)类药物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医治,观察其在临床应用中产生的不利因素,進而达到应用推广的效果。方法 将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患者,采取随机编组的形式,口服阿司匹林与波立维整编为A组,样本人数定为30例;单一口服拜阿司匹林的患者整编为B组,样本数为30例。结果 A组患者检测指标得到改变与完善,总有效率可达93.33%,B组30例患者的也得以改变与完善,总有效率可达66.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波立维(氯吡格雷)类药物,对于患者的医治显著高于单一口服拜阿司匹林的患者,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不稳定性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9..02

心绞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心肌急剧以及暂时性缺氧等造成的,临床上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1]。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的差别主要在于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血流量下降,如不能给予及时的抗血小板治疗,会促使血栓形成,使不稳定型心绞痛演变为心肌梗死[2]。本临床观察研究是为了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式,为了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下面是具体报告的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一共有60例。依据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规程制度查看。规范规定:血小板出现减少、出血量增多者;近期有活动性溃疡及手术史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对氯吡格雷过敏者;有恶性肿瘤;坏死性心肌,皮冠状动脉经介入科患者。

1.2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30例,按照常规治疗的方式,包括阿司匹林、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②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波立维(1次75 mg,1次/天,共3个月)。A、B两组在性别、年龄、得病年限上差异小,P值小于0.05,可以相互比对。

1.3 观察指标

监测频率、时间。

1.4 检测情况

经医疗结果显示,头一个月内心绞痛没出现反复,有效指标时间周期为大于四十八小时。观察延续时间。心电图显示少血现角,改变与完善的指标,ST-T出现的异样,恢复与降低不小于0.1 MV;T波动性变化为竖向;异常抬高的ST段恢复至无心绞痛发作时水平。

1.5 疗效评价标准

参见标准:显效为心绞痛经治疗,发作频率降低85%,持续时间缩短到85%;有效显现为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到50%,持续时间缩短到50%;无效显现为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无明显波动。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软件型号SPSS 22.0。

2 结 果

2.1 疗效访视患者中,查看其复诊情况

2.2 不良反应

对两组患者用药后进行随访,包括即刻,1个月、3个月,结果显示两组没有出现明显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计数减少、组织皮肤黏膜出血及过敏反应。

3 结 论

经研究表明,因不稳定性心绞痛是稳定性与急性心肌梗二者融合而来,在治疗的过程中对血小板与血栓的集成阻断很关键,能够起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扩散与斑块的形成的作用。临床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有效的治疗,对于防止病情恶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心血管发生机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波立维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它主要是新一代的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地与血小板等受体相融合,显现为心绞痛经治疗,发作频率降低85%,持续时间缩短到85%;有效显现为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到50%,持续时间缩短到50%;无效显现为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无明显波动。实验证明: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性死亡率,服用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有一定作用。两类药物可以有效阻挡血小板的凝聚,作用为相互辅助。在临床医学领域中,服用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发生,此类药物的问世,及应用率也在逐年增长,对于患者来讲,看到了解决病痛的希望,近而使患者的痛苦程度得以消散减退。治疗效果独特,业界口碑良好,对于复发性病症来讲,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反复,不稳定心绞痛的病理特征为,往往存在突发性,让医学工作者措手不及,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医学难度,服用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即可大改善此类情况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对于不稳定心绞痛的突发,可以很好的抑制,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短期联合用药较单用阿司匹林可显著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副作用未见明显增多。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谢 毅,等.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2.

[2]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6(28):227-229.

本文编辑: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