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刍议

摘    要:当前,新工科理念已对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重要影响。在新工科建设中,地方本科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学思路要注重融合和创新,培养目标要体现个性化与差异性,强调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素养要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培养目标的设定应有科学合理的研究机制,必须建立综合化的支撑体系和及时全面的反馈系统,并不断完善办学基础,优化师资,强化实验室建设,围绕专业能力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关键词:新工科;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3-0110-05

随着我国“互联网+”“中国制造 2025”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的支撑。2017年,吴爱华等人发表了《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一文,首次提出“新工科”概念。[1]新工科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之后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该会议标志着以新工科建设为主题的高等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工科建设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从世界工程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学科的重构、进化都是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的,社会需求才是推动学科演进的主要驱动力。[2,3]当前的新工科何以为新?教育部把新工科的内涵归纳为“五个新”,即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而李培根院士则在新工科概念中融入了新素养与新方法。[4]当下新工科概念的提出并受到热捧,既是基于时代境遇,也是对我国当前工程教育问题的反思。

我国省属、市属以及民办的地方本科高校数量众多。教育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表明,截止2016年底,我国共有本科院校1 237所,其中地方本科院校(包括民办本科院校)1 124所,占比超过90%。可以说地方本科高校才是我国新型工科人才的主要培养单位。目前,国家正在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支持地方本科高校着力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使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更加符合地方社会需求。地方本科高校也在积极行动,对照新工科的要求,从学科体系、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能力建设等各个方面不断革新,为自身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改革的逻辑与实践起点。故文本也选择人才培养这个切入点,探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实施路径。

一、当前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困境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地方本科高校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近二十年,今天已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到了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一)缺乏市场意识,学生对口就业难度大

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但很多地方本科高校依然没有实质性地融入地方经济,与地方社会的联系依然很少。这些学校很多专业一成不变地办了多年,到头来发现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部分学生毕业就必须改行。这种社会资源的隐形浪费现在已是触目惊心,不改革不转型,已无法为继。

(二)学生素养日益下滑,教学中心地位形同虚设

由于地方本科高校在办学理念上的陈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依然沿袭精英教育的体系,导致教学设置与学生学情严重不符,学生素养日益下滑。而学校行政官员为了政绩考核需求,往往把科研摆到教学的前面,教学的中心地位形同虚设,广大老师缺乏教学热情,学生的受教效果就更差。

(三)行政系统庞杂,机制僵化,缺乏有力的反馈修正机制

虽然高校去行政化已经提出多年,但是在很多地方本科高校,行政化倾向依旧没有改变。行政部门繁多,行政人员冗余,效率低下,部门之间还掣肘不断。其直接后果就是办学机制严重僵化。很多问题大家都知道,但年复一年,不去改变。即使有一线人员的反馈,但是没有有力的修正机制去改变。

(四)师资队伍的质量和稳定性令人担忧

师资是学校的宝贵人力资源。当前每个高校都大力推行师资建设。然而地方本科高校受自身条件限制,为教师提供的学术环境、工资待遇等往往不尽如人意,这导致地方本科高校教师无法有效吸引高质量的师资。另外,地方本科高校基本都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扩招的主力军,教学工作量增加让教师无暇顾及自身的提高。即使本校涌现了一些高水平的教师,也往往为外界的诱惑而跳槽。留不住、引不进已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真实写照。

二、新工科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跨入“十三五”,我国经济社会都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推进新工科建设不仅反映了当前工业社会对工程教育的新需求,对于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也有重大意义。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不断推进,汽车产业结构与技术形态正在发生重大變化,汽车后服务的内容与要求也在不断转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作为服务于汽车后服务产业的唯一对口专业,其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学生能力素养要求等各方面都必须与校外的产业发展需求对标。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在推进新工科建设中,必须清楚新工科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能力为本,注重应用

新工科提出工程教育要有新结构,指明工程教育中的人才培养要与产业发展相匹配,既面向当前需求,又考虑未来的发展。新工科提出的新体系则要求高校分类发展,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因此,地方本科高校推行新工科建设,必须树立适应当前时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观。上文谈到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如何让毕业生能适应汽车后服务产业的变革,才是地方本科高校需要研究的问题。

与研究型人才不同,应用型人才更加突出实践能力和行业特色,是以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推动行业发展的实践性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要让学生具备解决工程问题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必须要让学生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在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方面应达到新工科的共性要求。

当前,不少地方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要求与目标上存在着趋同的现象。这些学校采用研究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沿袭多年理论课堂教学模式,其毕业生与新形势下对实践性强的工科人才的需求极不适应,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非常低,教育质量也不断下降。为此,新工科建设就必须植入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促进新工科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紧密结合,突出能力为本,注重应用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特点。

(二)全面发展的素养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不断扩招,地方本科高校的生源质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在及格率、毕业率的压力下,办学思路出现了急功近利、过度“职业化”的倾向。把能力培养等同于技能训练,教学环节形式化,缩小专业的广度和深度,把学生的发展局限于某一些狭隘的专业空间,极大损害了毕业学生的发展后劲。因此,新工科要强调全面发展的素养要求。

1.独立思维及批判思维

自大学诞生以来,独立思维和批判思维是大学生的人格标签,凸显的是理性精神,是当今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所在。[5]地方本科高校也是大学,这毋庸置疑,其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具备独立思维及批判思维。新工科建设需要培养学生自由、独立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思维、批判思维的能力。没有批判思维则安于现状,不可能创新,没有独立思维则人云亦云,无法创造性地提出与解决问题。

2.使命与责任意识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青年人的担当与勇于开拓,青年人则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与大学师生交流时,提到中国大学的使命与担当意识。如若当代大学生多随波逐流之徒,而少砥柱中流之辈,何以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使命、责任以及担当的强调,是对当今青年的深切期许。

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比较大,这些90后的大学生个性强,脑子活,但与上一辈的大学生相比,集体观念相对较弱,责任感与担当精神薄弱。大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使命与责任意识,培植家国情怀,塑造学生舍我其谁的当担精神,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并把这些融入工程教育,激发大学生引领、想象以及创造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

3.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一个民族信仰与精神的积淀,落实到个人身上,展现为个人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精神品质。[6]人文素养侧重于文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人文知识。当前在地方本科高校中,工科大学生普遍缺乏人文底蕴,对专业以外的知识兴趣不高,直接后果是对事件缺乏明确判断,思考问题缺乏深度,知识关联力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削弱了创造力的培養。杨叔子等老一辈教育家曾多次撰文呼吁注重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7,8],并进行了诸多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推广尝试。然而,在地方普通高校,当前的人文素养教育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新工科建设必须改变这一现状,通过优化课程设置,统筹跨学科学习的规划和发展,推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另外,新工科建设必须帮助学生确立大知识观,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思考的意识与习惯。

三、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

培养目标是人才观在高校的集中反映,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思路的价值主张及具体要求[9]。在具体实施和落实阶段,培养目标则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和人才培养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与定位,最终要由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所决定。地方本科高校必须适应当前新的时代要求,确立本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但由于高等院校办学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高校毕业生供需结构失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重新设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整迫在眉睫。

(一)科学合理的研究机制

要确保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性和可实现性,高校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机制。(1)召集有深厚办学经验的学者、专家,成立专业的研究小组,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本校的开展与落实事宜。结合本校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现状,提出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目标以及实施路径。尤其在是新工科建设开始阶段,更需要组织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调研,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奠定基础;(2)定期开展由专业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业界代表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参加的座谈会,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目标以及实施路径得到各方的认可与积极配合,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培养方案,制定各课程体系以及能力培养方案,确保培养出的人能适应业界的实际需求;(3)定期召集已毕业学生返校座谈,查找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不足。根据已毕业学生在业界的切身体验,修正本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4)定期与兄弟院校交流沟通,相互学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

(二)综合化的支撑体系

每个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都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事业,需要学校建立综合化的支撑体系。教学上要构建突出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这需要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占比。尤其是一些基础性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还要全校统一考量;在教学条件上,要建设具有较好质量及较大规模的实训实验室,从人员、物资、资金等各方面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教学师资上,要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学团队,需要从教师引进、职称评定、教师再教育等各方面建立独特的规则制度,这也是一个综合化的工作,需要从全校层面上去落实。

(三)及时全面的反馈系统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新工科建设的推动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应该是一个具有自我修正的闭环系统,从宏观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体系的设置,到微观教学计划制订、课程安排、教学环节组织以及能力培养方案等各方面,都需要不断吸收各类反馈信息。因此,建立及时全面的反馈系统十分必要,借助及时、全面的反馈网络,构建面向地区产业发展的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

四、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分析

地方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承载者,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新工科的提出,给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其思路可以概括为:依托学科专业建设,明确学科定位,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注重能力培养,加大应用性课程的比例,提高专业的市场适应性。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个性化培养目标

在任何国家,高等教育的价值都是由社会的认可决定。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下,大学毕业生则必须接受社会市场的严格检验。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另一方面,我国普通高校同质化现象明显,新工科建设,要想形成自身特色,也必须采取差异化战略。以地域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明确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及反馈等核心环节入手,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准入机制、课程质量评价机制以及课程信息公开机制。

(二)注重融合,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办学机制

地方本科高校主要资源与经费都严重依赖地方财政。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落实新工科理念,必须注重发展各种类型的融合,从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到创新创业的融合,甚至是学科融合,通过融合,扩大人才培养体系的开放性,激发办学主体的创造性,提高人才培养对新经济、新产业的适应性。通过融合,产业与学校、科研与教学,乃至学科之间多元协同,信息融通,共享资源,不断完善办学机制。

(三)优化师资,强化实验室建设

随着地方本科高校不断扩招,师资问题是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薄弱环节。地方本科高校进行新工科建设,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当其冲的问題是优化师资,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另外,应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强化实验室建设,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实施规划,有序增加软硬件的投入,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围绕专业能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新工科背景下,必须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课程体系上,着力提升基础理论课程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支撑度。专业课程要注重专业性(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又要强调学生的个性,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设置课程,因材施教。实践课程必须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专业能力实践机会,提高职业适应度。此外,拓展课程也必须围绕专业能力开设,注重专业面的拓宽,形成学科交叉优势,提高学生知识创新与关联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 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 1-9.

[2] 关辉. 组织·动力·成果:我国大学跨学科演进的三重维度与协同逻辑[J].教育发展研究,2015,35 (3):11-15.

[3] 问美琴,苌庆辉.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建设的关联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 (S2): 139-143.

[4] 李培根. 工科何以而新[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 1-4,15.

[5] 缪四平. 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对大学素质教育的启发[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3): 99-105.

[6] 王石径,顾肃.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思考与探索:香港科技大学全人教育的启示[J]. 湖北社会科学,2015(6): 179-184.

[7] 杨叔子. 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1999(4): 4-9.

[8] 杨叔子. 文化素质教育的再认识与再出发:纪念我国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20周年[J]. 中国高教研究,2015(6): 7-11.

责任编辑    张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