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血糖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45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并分别给予氯丙嗪、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检测病人的空腹血糖。结果:Ⅱ组和Ⅲ组在治疗前后其空腹血糖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Ⅰ组在治疗后第6个月其血糖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糖变化率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血糖的影响较小,而长期服用氯丙嗪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其血糖会显著升高。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氯丙嗪;阿立哌唑;利培酮;血糖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020-02

精神分裂症会影响到患者的垂体甲状腺系统,导致内分泌调节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起患者血清三碘甲富仙原氨酸、促甲状腺素、甲状腺素低于正常人,患者易出现血脂、血糖等异常[1]。同时有研究证实,抗精神病药物也可引起病人血糖升高,且治疗时间越长,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越大,随着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推广使用,这一现象进一步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本研究选择氯丙嗪、利培酮和阿立哌唑这三类临床广泛使用的抗精神病药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其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血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5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年龄在21~67岁,平均年龄为(51±10.12)岁,其中男75例,女70例。诊断标准:参照《疾病及有关保健问题的国际分类》(第10版 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所有病人均符合标准,入院前否认抗精神病药服用史、否认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单纯性肥胖,所有病人均无心血管疾病,且入院常规检验、检查均无异常。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Ⅰ组(氯丙嗪)55例、Ⅱ组(阿立哌唑)45例、Ⅲ组(利培酮)45例,不同组间病人的年龄、性别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各组病人均为小剂量给药,逐渐加量,15天达到治疗剂量。氯丙嗪(成都大西南制药公司),300~500mg/d;阿立哌唑(江苏恩华药业集团公司),15~30mg/d;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2~6mg/d。治疗过程中,对于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病人应用普萘洛尔、东莨菪碱对症处理,对出现睡眠障碍的病人应用小剂量苯二氮类进行镇静催眠处理。住院期间所有病人均统一饮食。

1.3 检测指标:分别测量各组病人在治疗前(入院后第2天)、治疗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空腹血糖(静脉采血,5ml,仪器:迈瑞BT-300型号全自动血糖生化分析仪),并计算血糖变化率。血糖变化率:治疗后血糖与治疗前血糖的差值占治疗前血糖的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间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Ⅰ组在治疗后第6个月其血糖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和Ⅲ组在治疗前后其空腹血糖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复杂,可包括内分泌因素: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和垂体的功能障碍,以及社会心理学因素、遗传等多种因素引起,其中,内分泌因素是研究重点。患者通常由于内分泌功能的紊乱,血清中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促甲状腺素和甲状腺素等激素水平均低于正常人群,易发生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2]。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精神病药为:氯丙嗪、阿立哌唑和利培酮,然而有研究证实,抗精神病药可对病人的血糖、血脂代谢产生不良影响,但是不同种类的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的内分泌功能以及血糖、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可通过监测不同抗精神药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程度,从而筛选出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3]。

氯丙嗪是第1代抗精神病药物中的代表药物,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第2代抗精神病药的代表药物为利培酮;而作为第3代抗精神病药物代表的阿立哌唑,因其不良反应少,逐渐成为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4]。抗精神病药物对病人的内分泌功能以及血糖、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机制十分复杂,无法用某一理论来简单解释。在本研究中,通过比较分析治疗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病人的空腹血糖变化率,发现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氯丙嗪对血糖的影响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逐渐显著,尤其是治疗第6个月后,这提示长期服用氯丙嗪会升高病人血糖,并且有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与其它两组病人的血糖变化率比较可发现,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病人的血糖影响很小,而服用阿立哌唑的Ⅱ组在治疗后第3个月时出现的血糖一过性升高,可能与自身调节有关。

综上所述,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病人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后血糖、血脂的监测,对于糖耐量下降或者已合并有糖尿病的病人应合理选用药物,如不良反应最少的第三代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以保障并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徐勇,于建华.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血糖的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11,26(2):147-149.

[2] 刘燕,李华芳,王慧芳等.氯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血糖-胰岛素稳态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5):257-259,266.

[3] 陶世武,杨诚,陈强等.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的影响[J].广西医学,2009,31(9):1238-1241.

[4] 王茂萍.3种抗精神病药物对糖、脂代谢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