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3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束性保护期中的应用

【摘 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束性保护期中的运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采取约束性保护措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在约束期内实施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连续的3次约束期中躯体受伤、情绪反抗等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3次约束的平均时间。结果:观察组在约束时软组织受伤率、患者哭闹率以及撕扯衣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约束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将舒适护理运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束性保护期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从而改善了患者的反抗情绪,缩短了约束持续的时间,这对降低约束的风险度、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舒适护理;精神分裂症;约束保护期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110-01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之一,在行为、人格、感情、思维等多种方面都可发生障碍,以及在精神活动表现中与外部环境相违背,疾病发作时,多数患者情绪上表现为高度兴奋、焦躁等,行为上表现为毁物、暴力攻击他人、自残甚至自杀等,这些情绪、行为不仅影响到正常的医疗行为,而且严重影响到公共安全及患者的安危,约束性保护就是针对这一情况而采取的强制、保护性措施[1]。我院为了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约束期的舒适度,对3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了舒适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采取约束性保护措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均符合我国精神疾病的诊断与分型标准(CCMK-3)[2],病人家属对约束性保护措施知情并同意在紧急情况下实施。入组62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2例;年龄23~59岁,平均(32.6±7.3)岁;疾病史在2~13年,平均(4.1±2.5)年。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两个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约束方法、约束带均相同,对照组在约束期内实施常规精神科护理,比如心理安抚、护理观察、生活护理、肢体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外,实施舒适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环境舒适护理。尽量安排患者在单间病房中进行约束,以保护患者的自尊心。约束病房要保证有良好的通风及采光,干净、整洁,患者穿的约束衣是经清洗消毒过的,以保证患者皮肤的舒适性。②约束中的心理疏导。患者在约束期内,护理人员要多与病人沟通,给予最大的同情、抚慰与支持,对病人的合理要求要予以满足,明确告诉病人约束是为了保护其安全而不是惩戒,增强其配合性。③生理舒适护理。约束中,做好病人的保暖或防暑工作,提供丰富、充足的食物,定期让病人大小便,并预防褥疮的发生。④约束部位舒适护理。护理工作人员在患者约束期内要增加巡视次数,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并根据精神状态决定约束带的根数及松紧,对约束部位出现挫伤的,要及时给予处理。

1.3 [JP3]观察指标 连续观察两组患者在3次约束期中,躯体受伤、情绪反抗等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3次约束的平均时间。[JP]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例(%)]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约束时软组织受伤率、患者哭闹率以及撕扯衣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约束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见表1。

3 讨论

约束性保护是精神科应用于保护精神病患者安全、避免意外事件发生的医疗措施,然而,由于约束是强制的、违背患者意愿的,再加上活动受限,躯体舒适度低,因此患者在被动约束时,常常会挣扎、反抗、情绪高涨等,容易造成患者约束位的软组织挫伤,衣物撕裂等,同时对患者精神上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若不及时予以护理干预,易发生医疗纠纷及意外事件[3]。本组研究将舒适护理运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束保护中,通过心理疏导、生理护理、加强观察等措施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反抗情绪,缩短了约束持续的时间,这对降低约束的风险度、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邢善勇,孙索珍,李栓荣.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4(19):52-54.

[2]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8-50.

[3]粟玉萱.住院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发展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0):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