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摘 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必然要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必须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形成网格化的社会治理结构,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和完善基层社会的治理机制,积极培育社会组织,促进基层政权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同时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能力与素质。

关键词:组织建设 社会治理 制度创新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实践中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梅州模式

1.以基层党建工作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工作相结合,不断强化党组织在基层治理和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建立县镇两级党政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基层机制,党委主要领导认真履行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主动深入基层一线抓发展、解难题,关注基层治理工作。基层党组织中全面推行“书记项目”,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以党建带群建等,充分激活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推动后进村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晋位升级,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和党建工作水平。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推动党政“联姻共管”,建立村党组织、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和党群联席会议制度,在有效整合、配置基层治理资源的同时,凸显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2.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纽带,探索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新路径。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融服务于治理,在治理中服务。实行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明确基层驻点干部的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通过乡镇干部驻村上班、走访群众工作,在排查化解矛盾、宣传政策法规、解决民生实事中优化干群关系,推进基层治理。推行村干部家访制度,村干部对包片范围内群众走访,变“干部接访”为“干部家访”,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开展干部、党员服务群众活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到关键岗位、工作过程和服务成效上。推行县党代会常任制,逐步扩大镇党代会年会制试点范围,建立党代表“四级联系”活动机制,推动党代表履职工作经常性开展。

3.以民主协商为平台,形成多方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整体合力。通过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增强自治组织服务社会能力。村(居)、企事业单位党支部通过聘请监督员、设置意见箱、开通监督电话等方式,加强对党务公开的监督。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依法依规对村级重大决策、村务公开、村集体财务管理、村干部廉洁履职等情况实施监督。实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重大事项随时公开,全方位接受村民民主监督。建立征集群众意见制度,定期收集汇总、分析研判群众意见,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设置农村党员议事日,村支部每月选择一日作为议事日,组织全村有议事能力的党员集中到村地址办公,接访来访村民,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共同研判解决群众利益问题,同时也激发党员的民主管理意识及参与村务工作的自觉性。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决策、执行、监督、参与等基层治理的五项机制,逐步把基层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4.以激发内生活力为目标,大力实施党内激励关爱工程。积极探索以党内关怀、党员创业带头致富为内容的党内关怀帮扶机制,构筑起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关爱体系,激发党员干部扎根基层、为民服务的内在动力。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在岗党员示范带富、无职党员设岗带富、外出党员回乡创业富”的“三带富”活动,增强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开展党员捐赠慰问服务活动,设立县级党员互助基金,主要用于帮扶、慰问大病党员、重灾党员、特困党员和老党员。创新推出“党员创业信贷”项目,有效解决农村党员创业缺资金的难题,帮助农村党员创业致富。

二、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1.突出问题。

1.1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多头交叉,管理较为混乱。农村工作包罗万象、线长面广,涉及农村工作的管理部門也很多,表面上看,各相关部门都在各司其职、大抓基层,但实际却存在着职能的交叉重叠。例如,基层组织建设,村(社区)党支部由组织部门管理;村(居)民委员会由民政部门指导管理;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由农业部门指导管理。这种多头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看起来很多部门都在管,实际上一些具体工作却处于无人问津的管理“盲区”,一旦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扯皮,造成一些问题的长期积压,留下隐患。

1.2基层干部队伍内生问题较多,组织功能弱化。调查显示,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不同程度存在着党员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带头致富能力较弱的普遍性问题,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彰显,在偏远地区,村党支部成员年龄偏大、素质不强,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现象较为严重,少数农村党支部多年没有发展新党员,党组织队伍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例如,平远县八尺镇全镇1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84人,其中60岁以上占29%,近三成比例。此外,村民自治过程中村“两委”争权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了避免产生这种问题,有的行政村重回一元化领导模式,实行主任、书记“一肩挑”。这样一来,实践中往往又会产生少数干部“一言堂”,或独断专行等行为。

1.3基层干部作风问题仍然存在,影响干群关系和谐。当前,农村干群关系总体比较和谐,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在基层干部不正之风还存在一定的土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仍有表现,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严重受损。另外,由于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三资”(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不善,少数基层干部利用手中权力,或截留贪占,或优亲厚友,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导致一些成规模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这种问题的长期存在,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

1.4基层党员流动性不断加大,管理难度与日俱增。目前,大多数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离退休后,将自己的党组织关系转入户口所在地或现居住地党组织,特别是一些离退休老党员跟随子女居住外地,难以取得联系或经常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缴纳党费,加重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管理压力。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存在大量的“流动党员”、“口袋党员”,他们常年在外务工,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和党组织保持联系。尤其是在非公经济组织中打工的党员流动性更大,他们往往根据企业的效益频繁跳槽,不断更换工作单位,导致“两新组织”党员流动性很大,動态管理难度加大。

1.5基层群众法治意识薄弱,依法自治水平不高。我国实行村民自治虽经历了30余年实践,但自治水平仍相对低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部分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少数地方村民自治流于形式。农村基层村干部工作上习惯用老办法、老经验、老套路,违规操作、违法办事时有发生,随意非法侵占群众利益,引发群众的不满。同时,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比较淡薄,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存在“忌讼、耻讼”的落后观念,遇到麻烦或产生纠纷时,往往选择息事宁人、忍气吞声。

2.原因分析。

2.1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缺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重要切入点,也是关键生命线。研究发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位是导致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组织功能化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教育监管主体。一些基层党组织虽然建立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措施,但在具体落实中责任不明确、投入不到位、人员难保证。二是缺欠培训经费。干部培训经费虽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但基层乡镇财政状况往往比较紧张,农村干部培训经费实际上无法得到保障,干部培训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三是缺少专业化的指导。目前农村基层党员的培训主要依靠收看远程教育节目,没有专门机构对他们进行系统教育培训,形式上虽有电化教学,但没有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培训效果欠佳。

2.2农村干部待遇低、保障差、激励弱。待遇低、保障差等问题一直是农村干部普遍面临的尴尬困境。村干部不属于公务员序列,无法享受体制内人员的正常待遇,严重影响了村“两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他们往往把村务管理当成一种兼职,根本不愿全心全意开展工作。虽然近年来村“两委”干部待遇不断提高,也相应建立了养老、发放年终实绩奖等保障激励机制,但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还是存在明显差距。因此,许多基层党组织成员迫于经济压力,或走市场做生意、或外出打工,一心两用,特别是很多优秀青年外出后不愿回乡,更不愿入党,使得农村党员干部老龄化、能力不足和人才匮乏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到基层党组织队伍的建设和稳定。

2.3农村基层党员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目前,农村党员管理最重要、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各地在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方面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关于流动党员的管理制度仍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建立起流动党员异地管理衔接机制。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配合不够密切,沟通少,信息不顺畅,流动党员管理难以有效衔接,绝大部分流动党员外出后都没有接转组织关系,导致流动党员很少参加组织生活。二是没有建立起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机制。传统的党内活动方式和党员管理方法侧重于静态管理,具有固定性、稳定性、集中性和统一性的特点,而流动党员具有一定松散性特征:时间不固定,目的地不固定,工作性质不固定。从目前情况看,实现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全覆盖,还尚需时日。

2.4农村基层干部选举工作有待完善。民主选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农村一些地方的选举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宗族势力对选举的干扰破坏。传统的村庄是以血缘或者地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居住共同体,立足于血缘基础上的家族文化是维系传统社会宗族治理的重要纽带。在村干部选举中,宗族势力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导致一些年轻有为但家族势力较弱的人选不一定能选进干部队伍,而这些人往往选择外出打工,久而久之,留下的只是一些素质一般的老龄党员干部,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要求。二是农村基层干部任职年限不够合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法》,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由于换届时间太短,一些新上任的村干部,在熟悉情况后,可能刚刚找到一些发展思路,在接下来的换届选举中又遭到淘汰,而接任的干部又会面临同样的结局。这样非常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探索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拓宽服务领域,强化组织功能,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为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1.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形成网格化的社会治理结构。行之有效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是保证基层组织健康运行、正常履行职能的前提。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基层社会治理愈发艰难。梅州市蕉岭县勇于改革,通过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依托现有的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普通党员为骨干,组建社会治理服务网络,构建为民服务网、纠纷调解网、维护稳定网、治安防控网等“四张网”,实现党政权力和责任的下放,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增加了乡镇政府组织协调、政策执行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网格化的社会治理结构效延伸了基层组织的触角,扩大了基层组织的覆盖面,增强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2.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改进和完善基层社会的治理机制。首先,科学定位乡镇政府职能,明确管理权限。乡镇党委政府应集中精力发展好镇域经济,同时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实现镇域经济发展与增进民生福祉双赢。其次,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搭建“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为基层群众、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服务。再次,实现多元治理主体的共管共治,推进治理方式从管制向协商转变。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基层治理,顺应了农村社会各阶层日益增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应加强引导各类基层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决策,以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

3.培育基层社会组织,促进基层政权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农村基层治理的主体是基层组织及农村居民,实现基层善治关键是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当务之急,围绕村民自治,规范农村社区自治组织自治权力的行使,提升基层组织自治能力,合理界定村委会与村党支部、村监委、村民理事会的权力边界,进行权责分工,实现各司其责,积极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有效整合农村自治组织与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NGO的群众性、自治性和民主性,孕育群众自治的活力、基层管理的合力和民主成长的动力,让农村居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确保本村居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权利得以实现。同时,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它们与乡镇基层党委和政府的良性互动。

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能力与素质。“天下之治,始于里胥”。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效,取决于治理主体的能力与素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要从政策层面,加大支持力度,适度提高偏远地区基层乡镇公务员和村两委干部待遇,统筹社工委、综治委职能,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建立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站(所),拓展面向基层群众的服务职能。选准、用好基层干部,加强基层干部培训,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水平,着力解决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行业协会牵头,实施属地管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实现党组织在两新组织的全覆盖。健全村务监督机制,推进民主管理,促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加强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管住管好农村“三资”,维护集体和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1]“社区化治理”: 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的现代转型, 《人文杂志》,2014第8期.

[2]创新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4年11月21日第006版.

[3]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构成要件及其实现路径: 《当代社会主义问题》,2014 年第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