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学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证研究

摘要:近60所农业大学是我国大学体系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对华中农业大学近20年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潜心培植优势研究方向,着力进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及时组建和运行科研基地,广泛和深入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科技事业同步发展进行校内相关政策制度改革,踊跃承担科技任务并努力提升科技产出等6个方面是农业大学进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议农业大学在进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时,应特别注重拓展和培植新的研究方向、丰富我国农业研究体系,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五湖四海”和校内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三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农业大学;自主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目前拥有近60所农业大学(含综合性大学农学院),分属教学型、教研型、研教型或研究2型四个类型,以教研型和研教型为主体,农业大学作为我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和研究与教育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类群,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具有其独特的历史演进和行业特点,尽管各农业大学发展的目标定位与发展阶段不一,然而,绝大多数农业大学都在致力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于1961年由Burns和Stalker首次提出,最初表示“组织成功采纳或实施新思想、新工艺以及新产品的能力”,据此可将创新能力诠释为研究人员个体、学术机构或组织(如大学、科研院所及其所属的课题组、团队、重点实验室等)、行业、区域或国家运用已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仪器设备等,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价值(学术、经济、社会、生态价值等)的思想、观点、方法和产品的能力,有学者研究指出,创新能力可从创新成果的产出数量、形成创新成果的产出速度、创新成果的质量和(科技)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投入产出比,即创新数量、创新速率、创新效果和创新效率四个方面进行度量。

1 实证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近20年来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成长的奋斗历程是我国这一时期研究与教育相结合、大学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下述六个方面是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或许对其他农业大学,以及那些由单科性向多科性、研究型发展的大学具有启示意义。

(1)潜心培植优势研究方向。

确定研究方向即选择要研究的对象和科学技术问题,并延伸选择研究工作要采用的学术思路、方法和手段等,华中农业大学培植优势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发现或组织若干校内重点研究方向;持续发展和提升其在国内和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与地位。

学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理性地培植研究方向:以当时国际上正在兴起的生物技术研究为切入点,集中数位留学归来的中青年博士和当时全校仅有的10多万元比较精良的仪器设备,成立学校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优先发展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升农业生命科学技术创新水平,先后在作物:抗病或杀虫微生物、畜禽、淡水鱼类遗传学、育种学、基因工程、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领域成立课题组开展研究,实现学科间的广泛交叉与融合,一个个研究方向逐渐成形和稳定下来;与此同时,学校逐步加强研究与教育的结合、科研文化建设、杰出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科技资源的科学配置与高效利用、科技产出数量和质量提升(含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等工作,一批研究方向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上逐渐脱颖而出。

循着上述发展路线图,学校先后培植出一批优势研究方向,其中水稻功能基因组学与分子技术育种、优质杂交油菜遗传与改良、瘦肉型猪遗传与育种、动物重大传染病学及其新产品研发、柑橘遗传与改良、马铃薯遗传改良等研究方向是其最突出的代表;此外,在棉花、玉米、小麦、大麦、苎麻、蔬菜、花卉等作物和园林植物遗传学与育种学,作物生理学与栽培学,畜禽繁殖生物技术,淡水水产养殖,生物固氮与菌植互作,杀虫微生物与生物农药,兽药残留与食品安全评价,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土壤化学与植物营养学,土地规划管理,农产品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涉农法学等多方面、多层面培植优势研究方向,其中一些研究方向已经拥有一定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和地位,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

(2)着力进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华中农业大学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始终是浓浓的一笔,其主要做法是:注重从生命科学前沿吸纳人才,逐步拓宽全校科技人才队伍的知识背景和优化知识结构,组建一支知识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学科性融合、创新能力可持续增强的科技人才队伍;有意识地提高具有国际工作经历(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在国外知名学术机构从事研究工作一年以上)教师的数量和比例;有意识地提高全校教师中从事科技创新工作教师的数量和比例;及时发现并大力培养和锤炼具有优良科研素质与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营造人才辈出的氛围;重点围绕优势研究方向汇聚创新人才,以杰出科技人才和科研基地为核心组建和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了若干个人才高地。

经过20年的艰辛努力和持续积累,学校科技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80年代中期,学校只在传统农业研究领域开展科研工作,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人数不超过100人、主持承担国家级和国际科研项目的教师只有10多人,基本上没有大型课题组,而至2007年6月,全校将科技创新列为其重要工作日程(年投入4人月/人·年及以上)的教师达600人,主持承担国家和国际科研项目的教师达191人,其中主持国家和国际重大(点)项目的教师近30人;在理、工、农、经济、法和管理等6个学科门类的相关研究领域主持承担了国家和国际科技任务;一大批教师入(当)选重要人才计划:1人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或提名奖,9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7人被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9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35人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拥有10个以上的大型研究团队(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博士后与研究生分别达到lO人和50人以上),6个研究小组入选湖北省、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创新团队。

(3)及时组建和运行科研基地。

“单兵作战”、“个体作业”的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代科技创新的要求,我国从1984年起开始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此后又相继启动了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建设计划,农业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也实施了各自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

华中农业大学抓住了科研基地建设这一发展机遇,从1990年开始,学校以共性科学问题、研究对象或农产品等为核心和纽带、整合相关科技资源,陆续组建跨学科和跨学院的科研基地,并努力争取和纳入政府科研基地建设计划;在科研基地运行管理方面以系或学院(即以教学组织)为基本单元的大学内设机构及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框架下,探索出一套利于科研基地能够实质性地存活和发展壮大的

科研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得到科技部、农业部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推介,其中,依托于学校的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实施20周年先进集体,连续三轮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国家、部门和湖北省政府依托该校建设了33个科研基地: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7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种中心、改良(分)中心,8个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部省级质检机构,2个国家与部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基地,这些科研基地绝大多数已经建成,而且运行优良。

科研基地的建设和运行在大学局部催生出科研“特区”,随着“特区”的数量、规模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实施科技创新的硬件(科技人才、项目、经费、仪器设备设施等)和软件(科学精神、科研和创新文化氛围、学术与信息交流、政策制度环境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研究在学校的地位也随之得到逐步提升。

(4)广泛和深入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科技创新包括科研选题,研究思路、方法与手段,以及研究结果的创新,这些创新都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提出新观点时我们所使用的过程,它是两个未曾合并过的观点的合并,学术交流与合作正是开启研究人员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途径。

学校从主动寻求机会“走出去”如留学、进修、访问、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研究等,“请进来”如邀请专家来校讲学、作学术报告,接待国内外学者(包括发达国家知名学术机构的著名科学家)来校访问、研修和合作研究,以及加强校内学术交流如组织学术报告、专题报告、学术讲座、研讨会、研究进展报告、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等,学校将这些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作为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基本构成,鼓励和激励教师主动加入相关学术组织、融入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群体之中,在开放自身学术思想的同时,获取更多学术思想碰撞的机会。

随着学校在一些领域研究优势与特色的日渐凸显和一批杰出科学家的成长,近年来该校越来越多的教师被邀请出席全国和国际系列学术会议并作特邀或大会报告,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国家和国际学术组织中兼任更加重要的学术职务,成功申办和主(承)办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系列国际学术会议,其中有关水稻、油菜、柑橘、猪病和微生物等系列国际会议是由该校主(承)办、首次在亚洲或中国召开。

(5)与科技事业同步发展进行校内相关政策制度改革。

近20年来,随着学校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整体的发展目标与定位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以教学为主到教学科研并重,由单科发展为多科性大学,由行业重点发展为全国重点、整体进入“211工程”,进而提出“创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学校相关政策制度改革的思路和目的很明确:一是激发和激活更多的教师更多地投入科技创新工作,二是激励教师更好地从事科技创新,产生更多和更有影响的科技成果,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在人才引进、职称评聘、教师重要岗位设置与聘任、教师考核、内部分配制度等政策中逐步增加了承担和完成科技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的权重;②修订了研究生导师遴选标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方案,逐步提高了对导师科研能力与水平的要求,加强了对研究生科技创新素质、过程、能力的培养;③在学校事业经费投入方面,设立了校级科技创新基金、部省级重点实验室运行费补助专项、专利基金、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计划资助项目的配套支持、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费专项基金、杰出基金后备人才培养基金、以激励科技产出为主体的校内奖励基金等,学科建设经费等也与科技事业发展捆绑和配套使用,通过政策引导,全方位激发、激活和激励教师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6)踊跃承担科技任务,努力提升科技产出。

从根本上说,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只是途径和手段,发展科学技术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造福人类社会,承担和完成科技任务,既是对大学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评价与检验,更是主动磨砺和成就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

从90年代开始,华中农业大学常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充分动员和组织力量、踊跃申请和争取承担国内外科技任务;努力改善科研支撑条件,加强科技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承担项目顺利和高水平实施;坚持科技创新服务“三农”,兼顾科技工作的上、中、下游协调发展,主动履行农业大学特有的社会使命,以贡献求支持、求发展。

1986-1990年学校承担国内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40项,到账经费为1366.40万元,2001-2006年,学校承担科研项目1914项(其中国家和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项目571项),到账经费超过7亿元,发表研究论文约8000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2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获授权专利81项,获国家新兽药、新农药注册证书8项,审定动植物新品种68个,推广科研成果和适用新技术150多项,取得数百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部分技术成果和产品还进入了国际市场。

2 讨论与探索

90年代,我国制订了“农业科学技术率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奋斗目标,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我国政府近年来对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给予了越来越有力的扶持和支持,以促进科学技术对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支撑和引领作用,农业大学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如何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除了上述提出的六个观点以外,提出以下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三点建议。

(1)拓展和培植新的研究方向,丰富我国农业研究体系。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为解决全国和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成就了主要围绕提高初级农产品产量(单产)这个单一的科技目标而汇聚和造就科技人才(尤其是知名科学家)、建设研究条件、产出科技成果,研究领域相对狭窄、学科比较单一的农业研究体系。

我国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人民想要吃得好和吃得安全的合理诉求日趋迫切、政府和社会对农业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安全日趋重视,农业大学应以国家重大新需求为导向主动拓展和培植新的研究方向,以便赢得领域更加广泛的农业和涉农技术市场、引导和支撑我国农业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我国绝大多数农业大学目前尚属于多科性的教研型或研教型大学,科学研究已涵盖农、理、工、经、管、法等学科门类,利用多学科优势,在国家具有重大需求的下述诸多领域催生和培植新的研究方向的时机已经成熟:农业自然资源(光、热、水、土、气、生物等);资源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利用(农业、食品、中医药、工业、城建等);农产品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商品品质;农产品(食品)安全生产与评价;农产品产(采)后贮藏、保鲜和精深加工;农业标准;农业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无害化和综合利用;农业工程化及其先进装备;围绕特定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农业区域或流域综合开发,主动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与融合:农业产业、产品和区域经济学,农产品营销学与国际贸易学,涉及法学,农村社会学,农村金融

学,不断地将生命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工程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或成果应用于农业研究领域。

我国近60所农业大学(含综合性大学农学院),各自若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建立起自己的研究特色(目前研究方向的趋同性较大),进一步丰富我国农业研究体系,是利国利民又利己的一件大事和好事。

(2)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五湖四海”。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是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核心,我国大多数农业大学科技人才队伍的现状:从本校选留(且相当一部分教师从本科到博士均就读于其工作的大学)、农科专业毕业、国内培养、几十年供职于同一个岗位的教师数量过多和比例过大,已经成为创新能力建设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只有几所农业大学(含综合性大学农学院)比较理性地认识到、而且享受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五湖四海”产生的溢价,这里特别强调理性,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人情大于天”的影响下,一所大学的科技创新人才应来源于“五湖四海”这样简单而科学的理念,实施起来却是障碍重重,成功者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以开放的心态在开放的环境(本校、农科专业以外和国外)中延揽优秀人才;在大学层面上构建具有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科技人才队伍,即更看重人与人知识与能力的互补性而非同质性。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只有真正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产生1+1≥2的效果,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影响因素很多,但主要取决于一所大学的科研文化氛围,其次是校内相关政策制度与措施的正确引导和激励,再次才是社会环境,农业大学应立足于前两者积极开展工作,完全有可能取得显著成效,而后者不是一所大学能够左右、也不是本文讨论的范畴。

拥有“开放、自由、合作、进取”的科研文化氛围,是一所农业大学能够吸纳人才并发挥人才团队1+1≥2效果最有效和最经济的途径,要营造这样的氛围可以不花钱或只花很少的钱就能做到,但它又是一件相当不容易做好、需要长期积累的工作。

为了从国内外竞争、吸纳和在校内培养、稳定优秀科技人才,各农业大学近年来纷纷实施了其人才强校战略,并取得了大小不一的效果,目前有两点特别值得探索,即把握国际国内科技人才市场的变化趋势,从国际著名学术机构引进华裔甚至外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或具有较强创新活力与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博士(后);从农业大学和农科专业以外吸纳优秀科技人才,通过相关科技人才的“拿来主义”,有可能促进农业大学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3)校内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

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较,农业大学给予研究的地位目前普遍偏低,主要体现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内设组织机构与从业人员的数量、比例和规模偏小,资源配置与经费投入偏少,校内政策制度设计与实施等对科技创新工作及其业绩的激发、激活与激励作用不足。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业大学的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依然沿袭着多年(10-20年)以前形成的政策制度框架,其改革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且不存在适宜于大家的模板,但是有一点是共性的:校内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应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服务于创新数量、创新速率、创新效果和创新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