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跨国经营公共外交“梦之队”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十三五”新的发展理念要求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特别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这对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数据显示,2015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大关,其中八成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两成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果加上金融类投资,2014年中国已经开始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今年1月,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继续保持旺盛增长势头,流量达到1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

虽然现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同于美、日等传统模式,投资海外主要是为了借助海外资源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进而扩大国内生产。但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海外投资环境,中国企业家如果仅仅专注于自身投资经营活动,不勇于和东道国政府、议会、工会、媒体、环保组织、公众等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不能对国际政治环境保持敏感并以最大限度规避政治风险,不能及时消弭反对的声音,就会增加失败的可能。

在此背景下,建立在投资经贸基础上的公共外交就成为“走出去”战略的一项核心任务。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际,如能积极呼应国家外交总体布局,通过海外投资、跨国商贸、文化交流,建立起基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际交往的国际公共关系网络,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增加对话渠道、减少冲突风险、共创共享利益、交流彼此文化、沟通人民梦想,巩固中国在世界中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

“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公共外交,需要多部门的合力、多学科的支撑,更需要身入其中的每一个人都长期具有责任意识与使命感。中国企业应充分吸收“引进来”的经验教训,努力熟谙我国的海外投资政策法规和投资国的风土人情,主动对接全球契约与国际商业规则,培养起履行海外社会责任的习惯,通过主动发声、反向改造,提升国际声誉信誉,实现在海外的健康成长,并努力对所在国和人民带来“正能量”。

时代需要一大批有梦想的人,需要一支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开展跨国经营的“梦之队”,他们不仅是全球市场的参与者,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不仅是商业规则的遵循者,更努力成为复杂议题的“破壁者”甚至引领者。人是故事的主角,故事是梦的开场。每一个“走出去”的企业和人都有着精彩的故事,古往今来的故事中凝结着悠悠的文化信仰,吸引着数十亿人的眼光,播撒在全球各地的语境中,共同支撑起丰富的中国形象,共同谱写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