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中大国效应的影响分析与外贸战略调整


打开文本图片集

◆ 中图分类号:F75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以大国参与国际贸易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比较作为出发点,结合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要素禀赋、出口部门生产、国内消费方面的具体国情,探讨了中国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合理性问题。通过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分析大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优势与劣势,文章得出一些普遍性的结论,并应用到中国国情的具体分析当中,认为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自身受大国地位影响在获取贸易利益时更多地处于劣势,因此中国有必要调整当前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逐渐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过渡。

关键词:经济大国 贸易大国 贸易条件 贸易利益 外向型发展战略

问题的提出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对外开放,引入外国直接投资和进行对外贸易构成了中国与世界经济融合的主要形式,而持续扩大的贸易规模则表明这一融合进程在不断加速和深化,最近几年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已达到60%-70%上下,外需相对内需的比例明显增加,经济的外向型发展趋势日益显著。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经济大国,目前又跻身贸易大国行列,这一发展中“双重大国”的身份很特殊。一般来说,小国由于国内资源和市场有限必须依赖外部市场,因此其贸易依存度往往高于大国;发展中国家则由于人均收入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需求,同时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因此其贸易依存度往往高于发达国家;而中国既是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上述规律对中国都不是很适用。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通常认为小国适合选择外向型发展战略,但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是否适合选择外向型发展战略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高贸易依存度已经引发了不少关注,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贸易依存度过高,增大了国家经济风险,主张中国逐渐向内需主导型经济战略调整,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徐清军(2000)、刘国光(2001)、金远(2005)、廖国民(2009)等;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的贸易依存度被高估了,当前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适当的,应当保持或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例如沈利生(2003)、张素芳、房剑(2006)、姜鸿(2007)的研究。

笔者认为,鉴于中国发展中“双重大国”的特殊地位,考虑上述问题时有必要根据中国大国经济的特征和实际国情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比较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参与国际贸易时,在获取贸易利益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两方面,在此基础上选择更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经济战略。这一分析过程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明确大国参与国际贸易时,在获取贸易利益方面一般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因为大国和小国在参与国际贸易时面临的条件往往不同;经济大国一般具有规模较大的内需,而经济小国内需规模有限,这些区别使得大国参与国际贸易时在某些方面比小国更具优势或者劣势。通过理论和现实层面的分析,可以得到大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优势或劣势地位的一般性结论。第二个层次是结合中国国情分析上述优势与劣势对中国的适用性,即分析中国在现实条件的约束下能否实现上述优势,或者克服劣势。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大国,中国经济具有很多特殊性。这些国情的特殊性可能与上述大国贸易优势或劣势成立的一般条件相符或相悖,这决定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是由于大国地位获得贸易利益的优势较多,还是处于劣势较多。通过对优势和劣势两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相对客观地判定中国目前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笔者首先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分析了大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优势与劣势,得到一些普遍性的结论,然后将所得到的结论结合中国实际国情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关的政策建议。

大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优势与劣势比较

(一)大国含义的说明

广义的“大国”可以从不同角度界定,在经济学范畴内对“大国”有两种理解,一个是经济大国,另一个是贸易大国,二者概念不同。一般认为,经济大国应当具有很大的经济规模,具体表现为较高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大容量的国内市场;而贸易大国通常是指进口或出口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份额较大,从而可以通过进出口影响商品贸易条件的国家。也就是说,即使一个国家规模较小,但如果该国只集中生产少数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则该国就被认为是该种产品的出口大国,可见经济大国与贸易大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大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往往也是贸易大国,但贸易大国未必是经济大国。

本文所分析的大国指既是经济大国也是贸易大国的国家,一般具有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经济规模、市场容量和对外贸易规模较大的特点,例如发达国家当中的美国,发展中国家当中的中国、巴西、印度。

(二)大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优势

第一,贸易利益的分配与贸易条件密切相关,而大国可以影响贸易条件,因此理论上来说大国可以通过提高进口商品关税来减少进口需求,进而改善自身贸易条件,小国则没有这种能力,只能接受世界市场既定的贸易条件。图1以提供曲线的方式对此进行了说明。图1中A国为大国,该国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其提供曲线为OA,世界其他国家向A国出口Y产品并从A国进口X产品,其提供曲线为OB。自由贸易时的贸易均衡点为A,A国按照射线OP斜率所代表的贸易条件出口OM单位的X产品,进口ON单位的Y产品。A国对Y产品征收进口关税后,该国意愿减弱,提供曲线内移至OA",出口和进口分别减少为OM"和ON",新的贸易条件为射线OP"斜率,此时A国能够以更少的X产品换取原来等量的Y产品,对A国而言贸易条件改善。

第二,在规模经济引起的国际贸易当中,大国较小国更有可能在国际分工中进入规模经济部门并得到该部门生产扩大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的利益。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产出的增加而递减的现象,包括存在于企业层次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存在于行业层次的外部规模经济。对存在规模经济的部门而言,市场容量直接制约着规模经济的实现程度,因此国家经济规模对贸易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与小国相比,经济大国由于享有更大的市场规模,因此本国规模经济部门厂商的产量更大,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形成较低的国内价格,在国际分工时进入规模经济部门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图2显示了大国在内部规模经济部门与小国相比具有的优势。图中大国A和小国B拥有的要素禀赋和消费偏好相同,在某种内部规模经济部门的生产技术也相同,因此具有相同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但由于A国市场容量大,代表性厂商的产量为QA,B国市场容量小,代表性厂商的产量为QB,因此A国厂商的生产成本CA低于B国厂商的生产成本CB,在两国之间进行分工和贸易时,A国更有可能进入该部门。在外部规模经济条件下,大国同样因其市场容量大而具有成本和价格优势,更容易在国际分工当中进入外部规模经济部门。此外,在动态意义上,大国率先进入外部规模经济部门后,还可以获得动态规模经济利益。即经由“干中学”效应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使产业平均成本随累积产量的增加而递减,这可以进一步排除其他国家进入这一产业的可能性,巩固自身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优势地位。

第三,一般来说大国由于国内市场容量和需求规模较大,在面临外部经济衰退和需求下降的冲击时,可以借助本国的内需来保持经济的相对平稳,即大国抵御外部需求下降冲击的能力更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出口成为很多国家总需求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而言,小国较大国更依赖于外部市场,其经济增长主要靠外需带动,而大国由于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健全的工业体系,以及充分的市场容量,对外部市场依赖程度较低。这样,在国际经济局势发生不利变化,外需规模下降时,大国总需求当中的国内消费、投资部分仍足以支撑本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增长,而小国则往往由于总需求的急剧下降陷于经济停滞,只有等到外部市场复苏才能恢复经济增长。从近年来世界经济下滑时各国的实际表现来看,一般也都是大国率先摆脱危机,进入复苏阶段。

(三)大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劣势

第一,大国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力可能会使之发生不利于本国的变化。当大国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商品,或者向国际市场大量出口商品时,都会改变相应商品的世界供求形势,并造成本国贸易条件恶化,而小国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此外,在一国发生经济增长时,以不变的贸易条件衡量该国国民收入增加,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会通过影响生产和消费而影响到该国的贸易量,可能造成超顺贸易、顺贸易、中性、逆贸易和超逆贸易几种不同的结果,除超逆贸易型增长外,其他类型增长均导致贸易规模的扩大。如果该国是小国,因其贸易量的变化无法影响世界价格,国民收入增加即为小国经济增长的全部福利效应;但如果该国是大国,除非经济增长是超逆贸易型的,否则增长后该国贸易量会扩大,并造成自身贸易条件恶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国民收入增加带来的福利水平提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贫困化增长。

如图3所示,图中OCI代表一国经济增长前的提供曲线,射线OP的斜率代表增长前的贸易条件,OCUA、OCA、OCN、OCP和OCUP分别表示超逆贸易、逆贸易、中性、顺贸易和超顺贸易型经济增长对应的新提供曲线。如果该国是小国,则贸易条件保持为OP的斜率不变;如果该国是大国,则虚线代表该国增长后面临的新贸易条件,可见只有超逆贸易型增长会导致大国贸易量下降和贸易条件改善,其他类型的增长均导致大国贸易量扩大和贸易条件恶化,且增长后的贸易规模越扩大贸易条件恶化越严重。

第二,从贸易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国较小国更容易与别国发生贸易摩擦,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攻击对象,不利于本国持续获得贸易利益。虽然理论上来说自由贸易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各国福利水平,但现实当中各国都会为保持或提升本国及国内特定利益集团的福利水平,而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并因此造成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与小国相比,大国往往由于其进口或出口规模大而更容易与他国发生贸易摩擦,对于一些商品出口大国来说这一问题尤其突出。一方面,就出口的总规模而言,出口大国从进口大国长期获得大量贸易顺差,容易招致进口国的反对并导致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就出口的商品结构而言,特定商品的大规模出口往往会对进口国的相应产业造成冲击,使得进口国有关产品销售下降并引发失业问题,由此招致进口国有关利益集团的反对并导致贸易摩擦。

中国情形的探讨

上述大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优势与劣势分析结果具有一般性,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在要素禀赋、生产模式、需求结构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突出的特点,将一般性结论结果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进行分析,则可以从贸易获利的角度比较中国的优势与劣势,并探讨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否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

(一)阻碍中国实现贸易优势的因素

大国实现贸易优势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一是能够调整进口关税,从而改善自身的贸易条件;二是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从而能够在规模经济产业领域更好地发挥优势,以及在外需下滑时稳定总需求规模,保持经济平稳。但以下分析表明,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前提条件,也就阻碍了潜在的大国贸易优势的实现。

在进口关税设置方面,由于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WTO成员国必须遵循WTO规则,通过消除贸易壁垒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因此中国关税水平是不断削减的,最终将达到零关税。2002年以来中国一直严格遵守“入世”承诺,逐步降低关税总水平,到2009年中国关税总水平已降至9.8%,可以预见,关税水平还将继续下降。这一现实情况客观上决定了中国已不能通过调整进口关税来改善自身的贸易条件。

在规模经济方面,虽然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容量,但是由于居民消费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抑制了国内一些潜在规模经济产业的发展。规模经济效应显著的产业一般为先期投入固定成本较高的重化工业或资本密集行业,以及“干中学”效应明显的行业。这些产业中大部分不是中国传统优势出口产业,以向国际市场大量出口的方式来实现规模经济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国内市场容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这些产业能否实现规模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国内总需求由国内消费需求和国内投资需求构成,其中,国内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为了满足最终消费的中间需求;而在国内消费需求当中,政府消费需求主要是一个政策变量,居民消费需求才是国内消费需求的主体,也是真正意义上影响一国市场容量的决定因素。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低,加上住房、医疗等方面的支出挤占了一定的居民消费能力,因此中国消费需求占到GDP的比例一直较低,近几年只有35%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数据表明2002年以来中国国内需求当中消费需求相对投资需求是不断下降的,消费需求当中居民消费需求相对政府消费需求也呈下降趋势(见图4)。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缓慢增长制约了市场的实际有效规模,不利于一些规模经济产业的发展,也使得本国难以实现大国在这类产业领域当中,一般应享有的成本优势。

与内需规模增长缓慢形成对比的是外需规模的显著上升。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生产越来越依赖于外需拉动,贸易依存度达到60%-70%。从图4可以看到2002年以来内需相对外需而言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国内市场相对于国际市场而言,吸纳本国生产能力减少了。这样,当世界经济整体下滑,国外经济不景气时,外需水平下降,而国内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水平过低,无法吸收企业过剩的生产能力,也就不能达到大国依靠内需规模稳定总需求水平,支持经济增长的效果。从现实情况来看,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并对中国的出口产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很多出口导向型企业经营困难、失业增加。由于国内需求不振,内需并没有起到缓冲的作用。虽然中国通过一系列增加政府支出和刺激投资的政策措施保证了经济的总体稳定,但这种不合理的总需求结构缺乏可持续性。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总是呈周期性波动特征的,因此从长远来看,中国有必要构筑起强有力的国内需求,来应对可能不定期出现的世界经济下滑。

(二)大国地位使中国处于获取贸易利益劣势的原因

关于大国贸易劣势的一般性分析表明,大国地位在一些条件下不利于该国获取贸易利益:一是大规模的进出口或者非超逆贸易型的经济增长,都容易造成本国贸易条件恶化,减少贸易利益;二是大量的出口容易引起与他国的贸易摩擦,妨碍本国持续获得贸易利益。


打开文本图片集

目前,中国所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大都投向了加工贸易领域,外资企业通过利用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对进口零部件进行加工组装再出口,形成了外资主导型的贸易模式。随着外资规模的扩大,中国对外贸易当中加工贸易的比重也明显提高。1980年中国加工贸易占总贸易的比重仅为4.4%,而2001-2005年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额与进口额已分别占到总出口额和进口额的55%和40%;2006-2008年间虽然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比重有所下降,分别为49.8%和37.1%,但比重仍然很大。加工贸易模式需要大量进口原料和中间投入品,组装后再大量出口,这种“大进大出”的贸易模式正与大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前提条件之一相符,因此造成中国进口物资的世界价格上扬,而出口商品的世界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恶化。另一方面,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GDP一直保持着8%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长是顺贸易或超顺贸易型的,即经济增长增强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意愿,表现为贸易规模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而前面的分析表明,对于大国来说,非超逆贸易型的增长均导致其贸易量扩大和贸易条件恶化,且增长后的贸易规模越扩大贸易条件恶化越严重,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显然属于会使贸易条件严重恶化的增长类型。

(三)贸易条件恶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很多学者考察了中国不同时期的贸易条件,绝大部分研究结果支持中国贸易条件总体不断恶化的结论,例如赵玉敏、郭培兴、王婷(2002)、林丽、张素芳(2005)、崔津渡、李诚邦(2006)等等,虽然有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说明了在价格贸易条件下降的同时中国的收入贸易条件仍然是上升的,但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出口商品单位价格降低的情况下,以更大的出口数量去抵补,才避免了总收入的下降,从长期来看并不可取。贸易条件的恶化意味着中国只能以出口更多的出口商品去换取一单位进口商品,即出口单位商品的贸易利益减少,而相应的进口国贸易条件改善,这种相对价格的改变事实上使实际收入从中国向进口国转移。对中国出口企业而言,由于核心零部件基本都依赖于进口,中国出口企业以收取劳动加工费用作为主要收入,所以其利润是很微薄的,贸易条件的恶化则进一步压低了中国出口企业的利润,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福利水平的提高。

中国对外贸易持续扩大带来的另一个大国劣势效应是贸易摩擦增多。2000年以来,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由此加剧了中美贸易摩擦;中国与日本、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摩擦也不在少数;此外,中国与在国际市场上相竞争的印度、墨西哥、土耳其、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在WTO框架下,这些贸易摩擦大多以反倾销、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方式隐性地体现出来,而在矛盾激化时则上升到贸易谈判的层次。自1995年以来,中国连续15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截至 2006年6月,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反倾销立案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3%上升到40%,中国还多次被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或者实施保障措施。此外,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2009年后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这样的发展形势显然不利于中国长期依赖外部市场获取贸易利益。

结论及启示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与大国实现贸易优势的前提条件不符,而与大国处于贸易劣势的条件相符,因此中国难以在获取贸易利益方面发挥出大国优势,反而更多地是处于劣势。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中国作为WTO成员国无法通过关税改善自身贸易条件,且囿于内需限制不能很好地发挥出规模经济优势,以及在外需下降时通过国内市场吸收企业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则出现了贸易条件持续恶化、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的不利发展态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长期来看外需主导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并不适合中国。当前的外向型发展战略是需要调整的,应逐步将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规模降至与中国经济总体规模相适应的水平。与此同时通过收入分配改革、完善社会保障、抑制商品房价格上升、补贴耐用品消费等政策措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最终形成主要以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来拉动国内投资需求和经济增长的内需主导型经济模式,而对外贸易则作为该经济发展模式有益的补充。这样,中国就有可能通过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一些规模经济产业的成长创造条件,培育有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改变中国出口长期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的格局,并使国民经济能够更好地抵御外部需求下降的冲击,同时避免和扭转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的趋势,缓和与他国的贸易摩擦,为本国经济发展营造一个更加稳定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

参考文献:

1.崔津渡,李诚邦.中国对外贸易条件:1995-2005年状况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6(4)

2.林丽,张素芳. 1994-2002年中国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

3.赵玉敏,郭培兴,王婷.总体趋于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J]. 国际贸易,2002(7)

4.姜鸿.中国理论外贸依存度的测定与国际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6)

5.金远.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7)

6.廖国民.对中国当前启动内需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9(4)

7.刘国光.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看法[J].现代经济探讨,2001(12)

8.沈利生.中国外贸依存度的测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4)

9.徐清军.论我国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在未来外贸中的不适应性——兼论对外贸易在大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变化[J].现代财经,2000(10)

10.张素芳,房剑.外贸依存度测算方法的改进及对中国外贸依存度的重新估计[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