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监管路 推陈谱新篇

十年前,信息产业部组建,带动了电信市场新的监管局面的形成。十年来电信监管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走出了一段改革创新的发展历程。

促进竞争:开启跨越发展之门

1998年,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这场机构改革中,在原邮电部和电子部的基础上组建的信息产业部,作为主管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原邮电部部长吴基传改任信息产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在信息产业部成立之时,国家基础电信网已经基本建成。199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年,国家公用通信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突破1亿门,网络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移动电话用户突破1000万户,达到1323万户,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三位。全国县以上城市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邮电通信事业如何实现新的飞跃?深化改革成了信息产业部成立后的首要任务。信息产业部第一个要进行的改革是邮电分营。让邮政、电信两大专业各自独立运营。其实,早在1997年1月,原邮电部就作出决策,要实施邮电分营,并先在海南、重庆进行了试点,结果表明,新的体制运转良好,为全国邮电分营工作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1998年4月,信息产业部下发了《邮电分营工作指导意见》,对邮电分营工作的意义、方案和进度写得非常清楚。邮电分营是通信技术进步的要求和邮政、电信两大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邮电通信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也是当前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企职责分开对邮电改革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

信息产业部成立后的第一年,就在全国范围内大大刀阔斧地进行了邮电分营、企业脱钩等繁杂的工作,涉及一系列人、财、物的整合,因工作部署得当,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而细致,所以这场改革按计划进行得非常顺利,当年电信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

1999年2月,在信息产业部推动下,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中国电信重组方案。业内专家认为,《电信体制改革方案》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际、国内电信业改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面向电信业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次重组成为中国电信市场化进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在《中国通信年鉴》一书中这样评价这场改革:邮电分营是中国通信业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是通信业基本管理制度的根本变化。

中国电信改革后,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格局进一步形成。在中国邮电电信总局移动通信资产整体剥离基础上组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成立掀开了中国通信业新的一页,标志着我国通信业在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的基础上实现了战略重组,使电信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

2002年5月16日,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电信业的战略重组基本完成,对促进公平有效竞争,加快电信业发展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至此,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中国电信业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的固定电话网南北拆分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从经营者到监管者

重组以后的信息产业部与各电信企业完全脱离经济关系和行政隶属关系,完全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依法对通信业及整个信息产业进行行业管理。市场竞争将成为新成立的电信和网通面临的新问题,移动和联通也在移动电话网上开始比拼前进。

2000年1月信息产业部发布《电信服务标准》,为电信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框架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4月发布第1号部长令《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次以部门行政规章形式确立了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和使用的有关制度,并在4月1日正式开放IP电话业务,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

截止到当年8月,全国各地通信管理局挂牌成立,标志着符合国情、统一高效的电信监管体系组建工作完成,电信行政执法工作全面展开,行政执法已经成为实现电信监管的主要方式。2000年9月,国务院颁布《电信条例》,这是电信行业第一部综合性行政法规,为后续电信发展与管理奠定法制基础,信息产业部与国家计委、财政部对电信资费结构和资费标准进行大规模调整。随后,《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颁布,标志着我国相对完善的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信息产业部发布《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办法》,对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原则、进网许可程序、进网许可证等进行了细化规范。宏观规划、市场准入、互联互通等项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整顿通信建设市场秩序、打击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工作取得积极效果。电信资费经过有升有降的结构性调整,总体水平还是大幅度的下降;其中有34项、68种业务收费实行了市场调节价。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责任下,信息产业部推动了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逐步形成,加强了无线电频率规划、审批管理等。信息产业部和各地管理局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也换来了2001年通信业继续保持两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整体水平实现了新的跨越。

从1998年到2002年,通信业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实现了向世界第一大电话网的跨越。这五年,是通信业改革力度最大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内部机构调整变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全行业实现了大发展、大变革。

电信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产业重组、改制上市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电信业的发展。通信发展模式实现由垄断经营向竞争开放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业务、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业内专家表示,实现邮电分营、政企分开和企业重组改制,达到目前的市场开放程度,许多发达国家长达七八年甚至十多年之久,而我国只用了三年多时间,改革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竞争增强了行业发展的活力,企业机制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取得明显进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进一步加快。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电信业务领域日益对外开放。

服务:新的职能转变

2003年,国资委的成立标志着电信企业管理监督职能与电信管制职能的分离,信息产业部的主要职能变为电信管制和市场发展。王旭东出任信息产业部部长后,提出了“后退一步”和“站高一步”的监管思路,将重心从打破垄断转移至优化市场结构、规范市场行为、提高管制效率方面转变。我国电信监管和运营体系正式确立,并沿用至今。

在2003年的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电信市场监管方面第一个法规性文件,标志着我国电信监管体系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为此,信息产业部还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依法治理电信市场的若干规定》,对严重违规问题进行了处理和公开通报。由于信息产业部采取加强制度建设、调整网间结算关系、建立监测系统等手段,互联互通总体形势明显好转;通过推进电信资费管理方式改革,市场价格竞争秩序明显好转;电信管道和驻地网管理取得积极进展,通信建设市场竞争行为也逐步得到规范。

针对电信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信息产业部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重点整治,包括基础电信业务市场秩序专项治理、移动不良信息传播专项治理、规范增值电信业务代理收费行为、电信价格和通信建设市场秩序整顿、经营许可证年检、移动电话机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等活动,还协助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手机有害短信息专项治理等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有力地净化了网络环境,保障了信息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2005年11月15日,信息产业部开展的“畅通网络、诚信服务”主题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网间通信质量和整体服务水平。

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下,由信息产业部组织实施、以解决农村通信普遍服务为目标的“村村通电话”工程建设不断取得突破。六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承担了“村通”工程的具体实施工作并超额完成各自的工程建设任务。实施“村通”工程使偏远农村几百万农民结束了无电话历史,农村通信普遍服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当地脱贫致富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作用,也为相关电信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开拓了潜在市场。

经过多轮电信市场改革后,中国通信产业的社会普遍服务和市场化转型已基本完成,信息产业部在监管十年中的成就可圈可点。多次参与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政策研究和决策的专家陈金桥对媒体表示,信息产业部推动了电信产业跨越式发展,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还推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自主标准的壮大。

面临新的抉择

我国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拉开帷幕,新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18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议设立“电信局”使电信监管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对此,业内的专家学者众说纷纭,他们在为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欢呼的同时,也非常关心在国家行政体制在走向“大部制”的背景下,电信监管体制改革该如何深化呢?

电信专家陈金桥公开表示,大部制改革的要旨在于将重叠机构归并,改“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信息产业部又一次扮演了改革先行者的角色。电信专家王育民认为,今后通信企业业务将更多顺应工业化趋势,他还表示:“新的主管部门可在宏观层面,为工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提供指引,促进工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后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换代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设置,比起信息产业部的职能要更多。从某种程度上看,似乎在这个新设的部里,通信的监管只是其中功能之一,但不同于以往的是,在监管的同时,把信息通信产业和工业相结合,有利于将通信手段、信息化技术用于工业的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也提高其他领域的信息化程度。而各行各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也将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促进通信产业的发展,从而真正走上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良性循环。

近几年,随着电信、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变化,现行的监管体制已达不到市场发展的需要,国内电信产业开始进入平台期,增长速度逐年下降,缺乏继续增长的动力来源。

中国通信业在破除了中国电信固网垄断之后,又迎来了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新竞争格局,也许新一轮电信重组已经迫在眉睫。监管也面临着新的形势。相信新的电信监管机构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会进一步推动电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链接 变革十年路

资费:大幅下降

从1999年3月,国家对邮政电信资费进行了有升有降的结构性调整。同年10月,再次对电信资费进行调整。2001年1月,信息产业部再次对电信资费进行结构性调整。电信资费总体水平大幅度下降,同时改革计费单元,减化计费等级,对扩大通信消费、减轻农民负担、优化资源配置起到积极作用。同年7月,国家取消电话初装费、邮电附加费等政府性基金,对促进通信事业大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日前发布《规范电信资费方案管理的指导意见》,移动运营商再次下调漫游费,还宣布力争两年全国范围内实行单向计费。

市场:引入竞争

为改变电信垄断局面将中国电信一拆再拆,中国移动、中国卫通、中国铁通和中国网通的依次建立,逐渐形成了固网、移动、数据领域的全面竞争格局,并取消了固定电话初装费和移动入网费。我国电信运营企业正在或已经由传统的国有企业转变为有竞争力的、以股东回报为导向且有效管理的国际化现代企业。从1997年中国电信(香港)在香港、纽约上市,将两个省的移动电话业务注入上市公司以来,中国联通于2000年、中国电信于2002年分别在纽约和香港上市。中国移动实现整体上市,成为全球第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核心业务也实现了整体上市,并在境外融资方面有良好表现。

用户:增长迅猛

1998年电话用户仅几千万,但是到了2002年7月,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8亿户,跃居世界首位。其中固定电话2.01亿户,移动电话1.8亿户。2002年11月,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超过4亿户。2003年9月,我国电话用户总数突破5亿户,提前两年实现通信业“十五”电话发展目标。如今,移动电话用户达5.47亿户,固定电话用户达3.65亿户。

创新:TD-SCDMA取得进展

在我国政府、运营商和其他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下,TD-SCDMA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专项技术试验获得高度评价,关键技术得到全面验证,证明TD-SCDMA技术具备大规模独立组网能力;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健全,初步形成了以我国企业为主体,包括众多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在内的,覆盖了网络设备、终端设备、芯片、测试仪表、关键元器件、业务应用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产品开发突飞猛进,系统设备基本达到商用要求,芯片和终端取得群体突破;标准和技术演进研究不断推进,成功实现HSDPA功能,两个TDDLTE技术提案被3GPP接纳到TDD长期演进主要方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