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通新政构想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扩大内需首先是以消费者和市场为导向,而流通业则在消费者、市场和市场的各种供应链之间承担着先导与传导的重要作用,在商品与服务产品的实现上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要使中国的流通业能够承担起这种攸关重要的先导、传导和消费实现的作用,政府必须出台促进流通业健康发展的新政,以促进中国经济内需增长。根据中国流通业发展的现状,本文提出中国流通新政构想。
  关键词:流通新政 商业流通市场 市场法制秩序 流通基础设施 流通组织规模化和现代化
  十八大确立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第十二届人大选出了新的一届政府,中国的经济政策已经有了新的基调,即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前提下以扩大内需为主方向启动中国经济的内在增长力。扩大内需首先是以消费者和市场为导向,而流通业则在消费者、市场和市场的各种供应链之间承担着先导与传导的重要作用,在商品与服务产品的实现上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要使中国的流通业能够承担起这种攸关重要的先导、传导和消费实现的作用,政府必须出台促进流通业健康发展的新政,由此,才能点燃中国经济内需增长的新引擎。
  根据中国流通业发展的现状,新政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商品与服务消费实现的商业流通市场是内需市场的根本,依靠和扩大内需要把依靠和扩大商业流通市场为主要方向;第二,扩大内需的流通政策不能简单地运用国家财政支持下的商品消费政策,而主要依靠建立商品与服务产品公平交易与高效流通的市场法制秩序;第三,改变与提高流通业从业者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会极大地提高中国流通业的效率,在较大程度地降低现行市场价格水平和提高服务水平的前提下为消费者增加实际的购买力和满意度,为扩大内需做出实质性的贡献;第四,支持现代流通发展的财政政策不能以单纯的企业项目为支持单位,而应该以普及与普惠制的大流通基础设施为支持单位;第五,流通新政必须在流通组织规模化和现代化方面有所作为。
  扩大内需要把依靠和扩大商业流通市场作为主要方向之一
  流通是中国经济战略性基础领域。这一认识,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两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与演变中得到理解。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建立这一制度就是从流通领域着手的:在城市建立以国营批发商业为主的流通体系,在农村建立以供销合作社为主的农村流通体系,通过“统购统销”的政策完成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农村的集体化。20世纪80年代,中国也是从流通领域着手,通过“三多一少”的流通改革政策打破僵化的国营批发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流通体系,从而开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性的发展道路。可见,流通领域和流通政策是中国经济制度性、战略性、转型性和基础性的重要“抓手”。如今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时,更应该从流通着手通过流通新政整肃流通、扩大流通,使流通高效化起来,成为中国经济的先导,成为内需市场扩大和消费增长能够得以依靠和实现的经济领域。对流通是中国经济发展“抓手”的认识不能随着国内外市场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因为中国是人口大国,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的国内市场建好放在首位。客观而言,为了抓住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中国近些年把更多的精力与政策投入于出口和投资,而缺乏对国内市场流通领域的关注,这就导致国内市场出现的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第一,从国家的管理机构设置上,撤销国内贸易部设立内外贸一体化的商务部,在商务部内分管内贸的机构远比外贸的要少得多,虽然实行内外贸一体化的商务部管理机构设置方向是对的,但对于一个全世界最大的潜在性国内市场其内贸管理机构的功能应细化和强化。第二,中国目前国内的商业流通市场虽然非常繁荣,但也非常的“乱”。这是因为在打破了计划经济流通体系的同时没有能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流通体系,这才出现了如农产品流通难、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三农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农产品的流通上出现了问题。第三,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许多行业与大型企业迅速发展,而流通领域由于行业分散,企业规模小型化居多,不易成为国家与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政策支持的重点。以流通立法为例,对于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管理条例》至关重要,但至今仍未出台。又以银联卡刷卡手续费降低为例,国务院早就对方案作了批复,却要到2013年2月24日才实施。提高对流通是中国经济再增长抓手的认识必须要成为国家经济决策者的共识,是落实国家经济新战略依靠内需市场的重要方向。
  流通新政要以建立公平交易高效流通市场法制秩序为重点
  市场秩序是新政的重中之重, 很多人对于中国迅速地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理解是,中国抓住了国际产业的转移的机遇、中国处在劳动力的红利期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等,但一个重要的原因被大家忽略了,即中国也得益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国际贸易规则之下能把比较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即国际市场秩序是使中国成为贸易大国的主要动因之一。反观国内流通市场,空前活跃的同时也较混乱,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中国没有高度重视国内市场秩序的建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从根本意义上说使中国不但是国际市场“市场规则”的遵守者,这种国际的市场规则还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促是中国国内市场“市场规则”得以建立,从而形成市场经济坚实的基础。流通新政在国内市场秩序的建设中其重点是:市场准入制度、市场交易制度、市场规划、重要商品保障制度等。在建立这些法制制度的时候可考虑以下要项:
  (一)将零售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行业纳入考虑范围
  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零售业对国际市场的率先开放本身而言,需要反思的是,在入世谈判中,国内市场零售业的开放成为中国为保护战略性产业而可以牺牲的“交易筹码”,而今天当国内市场成为中国“内需”市场发展主战略时,零售业可以上升为新的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行业,因此,在建立国内市场“市场规则”时必须要考虑这一新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市场“准入”制度,尤其是国际零售巨头进一步进入中国三四级市场的“准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