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生的法律思想的重要性

[摘 要] 护生的毕业前实习是把在校所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的过程,是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保护自己就医权力的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更加重视,从而意味着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实习护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对其进行恰当的心理指导和管理,成为迫切需要探讨及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 护生;法律思想教育

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护理活动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和每一项操作稍有疏漏,就有可能在护理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出现问题,导致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使病人遭受不应有的不良后果,构成护理缺陷。护理缺陷不仅会给病人造成组织器官损伤、残疾、死亡等严重后果,而且给医院、科室及当事人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甚至承担法律责任。护理行为涉及到法律问题已引起护理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对于即将踏上护士岗位的护生,接受相关的医疗法律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各科课程增加有关医疗法规内容

由于目前我国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没有专门的独立的医疗法律课程,为增强护生的法律意识,可把与护理职业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安排在各有关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中进行讲授。如,《法律基础知识》是护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护生通过学习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和护士职业关系密切的有关基础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护理概论》可学习“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职业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暂行办法”;《基础护理技术》可学习“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在《临床护理》中,讲授传染科护理时,学习“传染病防治法”,讲授儿科护理时,学习“母婴保健法”;《药物学基础》可学习“药品管理法”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等。

2.强化制度意识和法规教育

为了使护生在实习和以后的工作中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从法的角度来审视护理行为,防范护理纠纷,并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学校有必要在护生实习前,对护生进行全面的医疗安全强化教育,通过岗前教育,使护生进一步明确自己应具备的条件、行为、规范及法律身份,以及如何处理医疗护理纠纷等。先集中组织护生学习医政法中的护理法规、有关的法律规范及规章制度,如《医院护理工作人员职责》、《药品管理法》、《病区管理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习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法律问题,分析当前医疗市场形势等内容。组织差错事故典型案例讨论活动,进行分组讨论,要求人人参与,使每一位护生都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讨论结束后进行考核、评定。针对日常生活或学习中表现出的缺乏耐心、情绪不稳定、操作粗糙、做事粗心大意、有焦虑胆怯情绪的学生,予以具体指导,尽可能消灭发生差错的诱发因子。

3.加强行为规范及护理基本功训练

护理操作的准确、规范以及护士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病人的身心。护士行为不规范,业务生疏,技术不过关均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重要原因。因此,实习前必须对护生进行护士行为规范训练,对护生所学过的有关基础护理操作进行系统的强化训练,使护生的行为逐步规范化,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准确、熟练。通过强化训练,增强护生的职业信心,消除部分护生遇事紧张、恐惧、束手无策等心理问题。护生临床实习时,能够很快进入护士角色,可有效防止护理缺陷的发生。

3.1重视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择

要求带教老师有5年以上的临床经验,大专以上学历。对带教老师进行专业知识及法律、法规知识的考试,成绩优异者才能承担临床带教工作。

3.2带教中贯穿法律知识的讲解

3.2.1带教老师结合临床强化护生的法律意识:带教老师结合实际,一方面讲专科的理论知识及各面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讲如果不按照规章制度去做就有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结合具体案例使护生切实体会到认真负责的作风是防止一切责任事故的关键。

3.2.1带教老师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强化护生的法律意识:带教老师在进行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教会护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工作中还要有严谨的作风和慎独精神,即使是面对一个昏迷的病人在无亲友陪伴的情况下,也要严格完成每一项护理操作,遵守每一项操作规程。

3.2.3向护生讲明精湛而娴熟的操作技术的法律意义:如果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在抢救老年危重患者时因静脉穿刺几次不成功不能及时进行输液给药,延误抢救时间,就会影响抢救效果。新的监护仪不会使用,看不懂外文说明书,将会影响医疗质量。护士的这些不足都会引起病人和家属的不满意,甚至发生护理纠纷。

3.2.4让护生明确护士职责:护士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功能范围,对疑难问题及时请教、汇报,不擅自处理,在工作上不应感情用事。

3.2.5努力培养护生忠诚老实、实事求是的报告意识:带教老师以身作则,教育护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一旦发生错误,不论问题大小、轻重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或在场护士,不隐瞒情节,立即采取有效补救措施,把不良后果缩小到最低限度。

3.2.6教会护生具备科学的工作态度:护士服务应周到、热心,但要严格遵守科学的方法,保持科学的工作作风,不接受病人或家属的无理要求,不受其封建迷信干扰。

4.发生严重差错事故的处理方法

第一,不要惊慌失措,应立即向带教护士或护士长汇报,本人不得隐瞒事实真相,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减少或消除病人的痛苦或不良反应。

第二,对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及各种原始资料等,不得擅自涂改、隐匿、销毁。医院会派专人妥善保管,准备鉴定。

第三,承认过失要实事求是,不是自己的责任不能违心承认,但也不要指责别人。

第四,要及时报告学校主管实习的老师,由学校和医院一起联合调查,妥善处理。

第五,有关方面协商不能解决的,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讨论

5.1加强护生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

5.1.1通过综上所述,护生能自觉地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不仅很快地掌握了护理技术操作和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懂得了作为一名护士应有精湛而娴熟的技术和护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5.1.2护生能主动地将相关知识运用到临床工作中。

5.1.3护生懂得了护理文件的法律效应护生懂得了临床护理记录不仅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资料,也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护生能按照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的格式和内容认真填写,护生的责任心加强了。

5.1.4护生能严格执行医嘱,执行查对制度

护生懂得医嘱通常是护理人员对病人施行治疗和护理措施的依据,一般情况下护理人员应一丝不苟地执行医嘱,但如发现医嘱有明显错误,护理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向医生提出质疑和申辩[1]。

总之,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对护生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针对其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给予恰当的心理指导和管理,使护生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始终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实习,有效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参考文献:

[1]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4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