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推拿生物全息效应在健康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健康管理的任务是对生命健康整体信息维护与促进的过程。研究推拿按摩作用的生物场效应过程, 阐释推拿按摩的经络理论依据, 将交感神经的通路与脏腑经络的作用规律做全息概括, 依据中医全息医学思想指导, 为推拿按摩学科注入生命健康而非单一疾病治疗的全息生命科学概念。以脊柱腧穴磁电信息传承的脊柱全息生物场效应, 其理论与实践为中西医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拓展了新的思路。健康管理依托传统中医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其服务与认知体系将会更加完善。

【关键词】 脊柱推拿;督脉与膀胱经;脊柱生物全息;经脉;微电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7.111

Application value of biological holographic effect of spinal massage in health management practice   CUI Cang-hai, WANG Ming-liang. Beijing Tongt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Beijing 100010, China

【Abstract】 The task of health management is to maintain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information of life and health. This paper studies the biological field effect process of massage, explains the theory basis of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of massage, makes a holographic generalization of the pathway of sympathetic nerve and the law of the action of viscera and meridians, and infuses the holographic life science concept of life and health rather than single disease treatment into the discipline of massage according to the guidance of holographic medical though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holographic biological field effect of spine transmitted by magnetic and electric information at spine acupoints are used to develop new idea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Relying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ombining with modern technology, the service and cognition system of health management will be more perfect.

【Key words】 Spinal massage; Governor meridian and bladder meridian; Biological holography of spine; Meridians; Micro electromagnetic

健康管理是关于生命健康系统评估、全面维护的新兴学科, 健康管理的基础是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医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民众效应, 如何将中医关于生命健康的完整理论体系与健康管理相结合, 对中国大众的健康维护与提升非常重要。现代生活方式导致颈腰脊椎发病呈现普遍化、年轻化和多样化的趋势。现代临床医学已经证明颈肩腰腿疼痛类疾病均与脊柱的解剖结构改变、脊髓神经的传导功能障碍有关。治疗颈腰椎病的推拿按摩手法层出不穷, 但远期效果和见效时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支撑还欠完善, 难以做到根治。脊柱推拿依据的理论与实践中相关的技术能够有机的衔接与拓展, 修正传统与现代推拿手法作用机理的人为割裂, 便可能有本质上的突破。

1 中医整脊推拿理论与实践价值

整脊推拿是中医的传统医学手法, 大众认知度广, 其治疗与影响的病种也较多, 具有药物治疗无法比拟的简、便、廉、效、无毒副作用的优势, 在痛症、神经系统疾病、机体功能失调等治疗和康复方面作用独特[1]。经络学说理论指导的中医针灸、推拿按摩治疗已逾千年, 其客观存在意义和实践疗效已经不容置疑。

1. 1 整脊推拿临床实践的理论根本是经络学说 针灸与推拿学在历史发展中其理论实践是互补共生的。推拿学以各种推拿手法见长, 实践于“力”本质与“手法”的关系技能中, 有着不同的学术流派和各家学说。脊柱推拿手法的实践操作是影响推拿临床效果的关键因素, 故而脊柱推拿领域的绝大部分研究方向是脊柱手法研究[2]。但现在也有学者总结发现, 脊柱推拿的现状多是偏重临床疗效的研究, 缺少更多能科学阐述脊柱推拿机制的实验依据和系统的理论基础[3]。

经络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与核心, 其实质研究已成为学界的永恒主题。上世纪90年代, 经络研究列入了“八五”、“九五”国家级计划, 现代医学关于经络的基本学术认知有神经传导学说、体液循环学说、生物场学说、结缔组织结构学说等基本流派, 比起以往, 学者们采用各种手段对于经络的研究已经回归理性。《灵枢·经别》曰:“夫十二经脉者, 人之所以生, 病之所以成, 人之所以治, 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 工之所止也”。即是说经络的理论与实践应当从经络的功能入手。经络不仅在理論研究层面有意义, 其更具有实际的临床使用价值, 可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选穴用穴和运用手法等。中医推拿手法更多的是运用腧穴理论实施各种手法, 通过人体表面的腧穴达到调整协调人体经络功能的常态化, 达到防病治病目的。在针灸与推拿学实践与发展中, 理论与实践的衔接虽然总有一些空乏和遗缺, 但经络学说终将是贯彻始终的理论基础。

1. 2 脊柱推拿其核心价值是脏腑经络的平衡协调 中医学说认为人的生命是完整的平衡整体, 之所以产生疾病, 是和人体脏腑功能失衡、气血营卫、对立双方的协调关系遭到破坏所致, 其基本机制是经络脏腑功能的紊乱。中医经络学说阐明了背部脊柱也是奇经八脉之督脉所在, 背为阳, 背部脊柱是人体的阳气所在, 因其督脉与六阳经关联, 也称“阳经之海”。腹为阴, 阴阳相随, 故脊背、脊柱、督脉是一身之阳的本源。因而, 脊柱疾病与脏腑功能的失衡也是脊柱病理之基础。

《黄帝内经》即有脊柱体表相关疾病的阐述。《灵枢·本脏篇》曰:“视其外应, 以知其内脏, 则知所病矣”。“华佗夹脊”即是中医经络理论的典型应用, 其明确指出脊柱两旁足太阳膀胱经之腧穴与五脏六腑的病变相关联, 在这些腧穴上施以针法、灸法, 施以指法与不同的按揉力度, 可以对五脏六腑进行辨证施治。同时对常见的如风湿痛、支气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睡眠障碍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运用背部脊柱相关的诊断、治疗、推拿按摩有着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传统中医的养生理念中, 其脊背、脊柱、督脉、膀胱经腧穴与各脏腑紧密联系的特性, 有助阳气、通经络、调气血、协调平衡脏腑功能的作用。现代医学也阐明, 背部脊柱是脑、脊髓通向躯体各脏器、组织神经传导的核心通道, 在脊柱的相关部位, 分布着调节内脏功能的自主神经节。通过脊柱推拿手法能刺激相应穴位、经络, 及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协调, 通过经络与脏腑间的联系, 有效促进全身气血的疏通畅达, 通过辨证施治协调人体脏腑间的平衡, 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 从而改善人体不良状态下的病理基础。

2 脊柱系统疾病与现代生物全息的应用拓展

脊柱推拿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法, 治疗效果与手法关系紧密。现代脊柱源性疾病的研究, 更重视功能论, 阐述“信息多元、全息传递”的生物物理学概念。李若钧等[4]则按照生命大爆炸的观点, 分析认为经络运动即人体原始亚细胞内容的有序态波状运动。一切生物信息规律皆可以十四经主干与多级旁支结构为依据。循经崇道的整体思维模式, 更是现代 “系统论、控制论”的全息体现。

2. 1 脊柱疾病与脏腑功能的生物全息相关性 上世纪生物全息胚理论奠基人张颖清教授的观察与研究, 发现了“人体具有生物全息特性, 即整体与部分及部分与部分之间在生物学特性上全息相关, 因此, 整体或局部发生病变, 可在全息相关的对应部位有反应, 对该部位进行考察和调节, 可以诊断和治疗所发生的疾病”[5]。现代全息医学研究更以人体生物立体层次的各种全息胚如空间和时间、精神心理、躯体与精神间的全息关系构成全息生物医学的理论核心。

《灵枢·海论》言“十二经脉者, 内属于脏腑, 外络于肢节”, 阐述的即是经脉和络脉内联和外达的功能;中医的脏腑学说强调的是脏腑平衡协调, 人是完整的生命体, 人之机体自控调节系统的完善是生命健康的基础。此类以点代面、多层次的病理拓现, 也是生物全息的系统体现。

脊柱健康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变化, 与脊柱相关的上下、左右、内外的经络脏腑平衡关系密切。人体有三段论, 头、颈、躯干, 缺之生命不在;躯体脊柱的重要性更体现在其是人体的神经传导中枢, 其是与脑体联系的信息收放通道, 脊柱背部腧穴相对应心、肝、脾、肺、肾、胰腺、肠道、生殖器官, 是人体生物全息的统筹统领中枢。遍布全身的经络系统, 内属脏腑, 外络肢节, 沟通内外, 贯穿上下, 通过经气的运行转输, 将人体各部分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分布于脊背部的背俞穴、华佗夹脊穴、督脉各穴位是脏腑之经气输注的重要穴位, 可以通过脊柱旁各穴位的异常变化诊断治疗疾病。

2. 2 脊柱推拿是督脉、任脉、膀胱经的生物全息机制 督

脉为病, 非只一端, 病理较为复杂。虚、实、寒、热均可构成不同症候[6]。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外延重迭覆盖之处, 密切影响着相关疾病及其治疗。王中衡氏等编著的《通督按摩法》认为:任何病邪的产生, 都是由于直接或间接地致脊柱某一或某些节段偏离正常位置, 从而使督脉气血不能畅通所导致的。

人体最基本的脊柱全息检诊方法为:①观测人体左右对应部位或器官组织的非对称性改变情况;②观测人体上下对应部位或器官组织的非对称性改变情况;③观察人体运动及运动过程的体态、状态的病理性变化[7]。观察人体基本的形态、比例、结构的改变, 也说明了人体生物全息机制的基本特性。

脊柱, 人之脊强。督脉、膀胱经的经络脏腑全息效应更加敏感, 脊柱推拿实践如能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应用, 可能成为生物全息医学突破典范。其所解决的问题将更加全面, 更符合现代医学关于生理、心理以及人适应社会环境的大健康范畴, 也是当下健康管理关于生命健康而非单一疾病治疗的价值取向。

3 脊柱疾病学未来的生物全息研究与发展思路

“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离不开学科间的交叉应用, 从近几年的诺贝尔奖就可以看出, 生物学、医学、化学、物理学的相互促进交叉应用更显得联系紧密。”与现代医学联系最紧密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迅猛发展, 给医学科学亦带来明显的进步。一些边缘学科研究如生物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对医疗的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8]。生物电物理治疗学是现代临床医学的范畴, 中医外治整脊推拿按摩是中华传统医学治疗方法的瑰宝, 运用中医全息医学理论借助现代物理治疗学的光、电、磁等物理能量的生物学效应刺激, 优势互补、强强叠加, 对治疗疾病更有同工之妙。

3. 1 脊柱推拿中生物学电效应机制思路 生命体的基本现象是生物电现象, 人体的“生物电现象”变化也是生命现象的病理表现, 如肌肉运动、大腦兴奋或抑制、神经传导等都与电子的传递有关。丁光宏博士所带领的小组, 发现人体的毛细血管多数呈不规则状, 唯独在穴位点附近的毛细血管呈规则的并行线状, 而且平行于经络[9]。穴位间产生的一定压力差依据流体力学的计算, 也是人体经络相关的毛细血管间的组织液压力差, 也验证了其与经络相符合的特性。

在脊柱推拿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 结合多个学科参与、多项现代技术引入用于观测、研究、探讨经络的本质和特性, 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回顾既往的经络概念指导下的“力”本质与“手法”, 近年来, 许多独创或改良的脊柱手法不断涌现, 丰富了脊柱推拿[10], 但是难以让现有技术得到规范化, 反而因学术流派众多使得研究成果变得模糊、分歧、甚至被误解。将现代科技研究成果尽快地包容、规范, 纳入经典理论的指导框架下, 让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更有力的受助于理论指导, 所思所用能系统展开, 已成为脊柱推拿的经络学术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络或为密集线粒子网, 经络虽多为单线结构, 但可多向传导, 经络的本质即生物信息的共振作用而实现的, 以共振为基础的生物力学通路[11]。未来的研究思路可以从理论创新 、疗法创新 、设备发明诸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从推拿力度与电阻效应的对应关系上设计计算机数学模型, 其可以重复实验内容, 能对推拿前后脊柱电阻效应的阻值大小进行定量、非侵入性的生物力学评价。把现代物理治疗与传统中医外治结合起来, 应用物理光、电、磁、热、冷、机械效应和中医外治实践经验相结合[12]。

3. 2 展望中医理论与生命全息机制的应用价值 人类文明涉及问题之一为如何通过发现规律, 发明工具、运用工具组成各种各样的人机系统, 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科学大师钱学森早在80年代就指出:“医学的方向是中医的现代化, 而不存在其他途径, 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新时代中医的发展, 需将中医的整体观象思维理论与现代系统科学的代表技术相融合, 形成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可复制科学应用, 达到现代中医技术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规模化的运用模式[13-15]。

近现代, 电子治疗仪与中医经络学的结合应用, 形成了广泛的效应, 但是也暴露出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难复制、很难交换数据等缺点。将物理电疗应用于整脊推拿, 并通过治疗师的手掌进行掌控形成了一种新型电疗法——掌控电疗法。掌控电疗法是以中医理论基础与现代物理电疗法的结合应用, 通过手掌控制, 将电疗仪输出的电流通过治疗师的手掌施以人体, 其可以更好的控制生物电的强弱、频率的高低, 作用于患者腧穴与全息“相关”部位[16-18]。根据经脉的走向与疾病所在部位, 运用相应的手法与力度, 调控电流的电阻效应带动气血流动, 使电流沿经络、沿全息“相关”迅速传导, 使得生物电流全息传导的作用更直接、更全面, 解决了传统按摩效率低、效果慢、按摩师手法失误等问题, 其康复治疗效果与效率高于传统按摩、电疗。通过脊柱全息思维架构, 有效的通经舒络, 局部疗效明显, “相关”脏腑协调平衡的康复效应更彻底。把现代电子治疗仪常规的单一疾病治疗形式提升到了更高的生命全息整体境界[19, 20]。

在新时代, 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将会有巨大进展, 大众对医疗卫生会有更高的要求, 人们也日渐认知与推崇健康管理规范化的服务、健康管理慢病干预的适宜技术。人们的要求更注重安全、有效、方便, 能改善残损的功能, 增强生命健康的整体质量。未来的慢病康复技术更需求具有完整性、可实现性、中西医兼容扩展性等特点, 希望未来的脊柱推拿通过全息生物电效应, 完整的维护脊柱相关疾病;同时如果能通过微电磁效应与计算机结合, 将个人健康资料规范的记录下来, 使功能达到智能化, 技术可复制、可规模化, 使得慢病干预更全面, 能较好的贯穿于健康管理服务流程中去, 在未来健康管理任务实施中, 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炜宏, 梁繁荣, 王富春, 等. 论针灸推拿学科的发展与地位.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 17(10):875.

[2] 李义凯. 脊柱推拿生物力学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医用生物力学, 2013, 28(3):255-258.

[3] 李义凯, 叶淦湖. 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5:25.

[4] 李若钧, 李培毅, 赵怀舟. 关于经络运动的假说——从人类生命发生和演化的历史探索经络的本质.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 15(4):17.

[5] 张颖清. 生物全息诊疗法.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7:55.

[6] 杨耀学. 杨耀学文集. 太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三晋出版社, 2013:322-323.

[7] 赵书馨. 精勤睿智创绝技 厚积薄发立新学——记解放军中医理疗康复研究所所长、人文医学倡导者蒋戈利教授. 中国科技成果, 2010, 11(5):63-65.

[8] 董良, 吴莹, 杜春生, 等. 物理治疗新方法的创立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概述 .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0, 23(5):600-602.

[9] 丁光宏, 杨静, 陈尔瑜, 等. 人体组织液定向流动与经络. 自然科学进展, 2001, 11(8):811-818.

[10] 李义凯. 脊柱推拿的基础与临床.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5:70.

[11] 晏向阳. 中医经络实质的能量共振传输假说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3(8):487-490.

[12] 王琳, 李心沁, 高树中. 针灸推拿学专业课程体系调查分析.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04, 20(6):11-12.

[13] 赵中亭, 严兴科, 方晓丽. 针灸推拿专业设置康复医学课程探析. 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23):138-139.

[14] 沈国权, 严隽陶. 对脊柱推拿“错位”与“整复”理论的思考.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16(2):26-28.

[15] 吕亚南, 李荣祝. 借鉴康复医学成果促进针灸推拿学科发展. 陕西中医, 2010, 31(1):84-86.

[16] 王继红, 柴铁劬, 林天珍. 论推拿学科的创新和发展思路.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06, 22(3):2-4.

[17] 马子龙, 朱立国, 冯敏山,等. 国内脊柱手法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北京中医药, 2013, 32(2):157-159.

[18] 苏维育. 关于经络和神经的思考.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3, 18(12):746-748.

[19] 施杞, 王擁军. 脊柱病学的历史与发展.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3, 1(4):304-308.

[20] 李晶, 顾新, 李艳. 老年病物理治疗的经验与体会. 中国理疗杂志, 1999, 22(4):218-220.

[收稿日期: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