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集体舞,促学生成长

摘要:集体舞是融音乐、舞蹈、体操于一体的集体表演舞蹈,是进行美学教育和艺术教育最直观、最形象的手段和形式。集体舞走进校园,并广泛地在学校普及,使得学生更加活泼可爱,使得学校更加生机勃勃。自从校园集体舞普及以来,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强,学习兴趣越来越浓,集体活动参与更加积极。

关键词:校园集体舞;美学教育;校园文化

一、研究背景

有些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不经意间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走起路来精神不振,形象不佳,甚至造成驼背、凸肚、含胸、身体重心向下和脊柱侧弯等体态的不良发育。这样发展下去,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外观形象美,而且对个人日后的学业和事业的发展也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了改变这种不良发育现象,促进学生健康发育成长,我们认为在对学生灌输知识,开展品德教育的同时,必须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的美学教育和艺术教育。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许多发达国家的小学、中学、大学都设有舞蹈课,舞蹈已经走进校园,走进每个孩子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生从小在舞蹈的熏陶中除了受到美的教育,还能塑造美的体态。而在中国的日常教育和艺术教育中,学校只设音乐课,不设舞蹈课,舞蹈是第二课堂的点缀,可学可不学。由于课程、课时的限制,舞蹈还没有真正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其实,舞蹈不应该是少数学生或特长生的“专利”,应该让学校所有的学生感到“舞蹈离我并不遥远”。

三、研究的内容和成果

(一)研究内容:校园集体舞的普及与提高

在“校园集体舞的普及与提高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发现校园集体舞可以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舞蹈和学习舞蹈,促进“和谐校园”“快乐校园”的建设。校园集体舞广泛收集和提炼了学生天真、形象的舞蹈动作,吸收了各类舞蹈的基本精华,让每个学生都有兴趣接受舞蹈教育,培育美好、健康、高尚的心靈。

(二)校园集体舞的研究成果

1.根据学生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采用循序渐进、舞蹈动作由易到难的教育方法。校园集体舞是各个舞蹈动作的整体组合,舞蹈教材主要考虑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二是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把小学生学习舞蹈分为十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固定的动作,并精心选取与该动作契合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学唱、学跳中感受到快乐。

对一年级学生,课程在固定动作的基础上,编排了韵律操和表演游戏,使正处在发育旺盛期的一年级儿童,通过有节奏、快乐地活动手、脚、颈部来促进骨骼、肌肉、关节、神经系统的生长。表演游戏是儿童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游戏之一。

从二年级开始,课程加入了成品舞的编排,根据学生特点,在学生已学舞蹈动作的基础上,选编音乐,然后把学生学过的舞蹈动作融会贯通,使学生在成品舞蹈中获取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加学习舞蹈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根据音乐自编舞蹈的能力。

到了三年级以后,学生在舞蹈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笔者开始让他们感受中国民族舞蹈特色。教材中编入《傣族舞》《藏族舞》《维吾尔族舞》《古典舞》。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许多载歌载舞的民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让学生通过对民族舞的学习,了解民族的文化特色,丰富学生的情感表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舞蹈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通过舞蹈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是儿童理解、感受、鉴赏、品评舞蹈艺术作品的过程,也是舞蹈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从四年级开始就在教材中编入《舞蹈欣赏课》,欣赏《俄罗斯民族民间舞蹈》《非洲舞蹈》;五年级欣赏《踢踏舞》《印度舞》等,在舞蹈欣赏和教师的分析讲解中,让学生领略一些国家和民族的特色舞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生活情操,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使学生以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接受生活,热爱和了解生活。

2.根据学生舞蹈基础,创编有校园特色的校园集体舞。校园集体舞是在欢快的音乐中用动感的舞步寻找欢乐,促进友谊,增强体质。在创编过程中,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舞蹈基础、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风格,以及背景音乐的内涵,在构思创编过程中力求做到:

(1)动作:简洁、易学。

(2)舞曲:充满浓浓的校园气氛,健康向上,欢快跳跃。

(3)节奏:2/4拍、4/4拍、3/4拍,动感强烈。

(4)舞姿:奔放、激情;舒展、优雅。

(5)队形:简单、方便。

学校每天一次的集体舞活动中,同学们随着欢快的旋律跳前跳后,扭腰伸臂,他们的收获是无形的,是潜在的。学生在舞蹈中感受到快乐,在健身中增强了体质,在活动中学会了互相交流,在自主学习时开发思维、陶冶情操,在校园集体舞普及中营造出一种优美、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