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喜“过期肉”事件成因分析与对策


  一、事件回顾
  2014年7月20日晚,媒体曝光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等行为。上海食药监部门连夜出击跟进调查,要求上海肯德基、麦当劳问题产品全部下架。
  上海市食药监局和市公安局等部门随即成立了“720”联合办案指挥部,初步调查表明,上海福喜涉嫌存在利用回收食品生产经营食品、篡改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违法行为。麦当劳、汉堡王、百胜集团等相继宣布停止与福喜中国、福喜全球的合作。8月3日,上海福喜6名涉案人员被刑拘。8月29日,上海检方宣布,上海福喜高管胡骏等6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批准逮捕。
  二、事件发生原因分析
  1. 违法风险低于所得收益,企业铤而走险
  从葛兰素史克到福喜,外企在外遵紀守法,到了中国却变了味,究其原因还是我国的法律监管体系不健全,惩罚力度较小,违法成本低。有些外资公司为了利润最大化,铤而走险进,而企业为这些违法行为所承担的风险,远远低于它们因此而取得的高额收益。
  2. 违法方式越来越隐秘,加大监管及取证难度
  为逃避监管,企业采取越来越隐秘的违法方式。在此次福喜事件调查中媒体发现,福喜公司做了对内、对外两本账。暗访中也有职工表示检查就像“微服私访”,一到检查期间这些不可使用的材料就会被隐藏起来,在没有内部爆料的情况下,日常监管很难发现,调查取证难度加大。
  3. 监管体系不完善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企业无视相关法律法规,使用过期食品,固然有利益驱动的因素,而监管的涣散、乏力,则加剧了企业造假的作为。此次曝光“过期肉”事件,是由媒体首先发现的,而食药部门则被动跟进调查,没有做到事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反映出我国食品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同时,重视终端产品检测,轻视过程控制,也是食品安全事件暴发的重要因素。相关部门“重名气-轻监管”的行为导致洋品牌有恃无恐,使得质量监管流于形式。
  4. 洋快餐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或有漏洞
  对原料进行严格的产品抽检,是食品生产企业应尽的责任。这些号称有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国际连锁洋快餐企业,是否真正履行检验程序,抽样工作是否能发现问题,是否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刻意隐瞒发现的问题,尚需更深入的调查。
  三、对策建议
  1. 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继续发挥法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同时对其他生产经营者予以警示。
  2. 采取有效的监管方式,完善监管体系
  学习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针对现状探索科学有效的监管方式,采取扩大检查面积,提高检查频率和强度,增加飞行检查和突击检查,建立抽查规则及信誉记录等方式加大监管力度,已成为政府部门一道不可拖延的必答题。
  3.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快标准制修订工作
  一是针对检测技术和标准存在的问题,加强原料肉新鲜度检测技术的科研投入,建立成熟的原料肉分级方法,制定相应国家标准,为食药及公安等执法部门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将“生鲜肉新鲜度近红外在线检测技术”等技术列入行业标准的制定计划中,为政府监管和企业原料质量控制和消费者维权提供方法支撑。
  4. 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督促生产经营者构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政府应要求生产企业全面建立肉类溯源系统,督促形成上下游食品质量安全可查询、可控制、可追究的追溯体系和责任机制,完善食品供应链追溯信息。
  5. 鼓励企业内部员工举报制度
  内部人员可以举报公司的违法行为,加强举报和投诉渠道的建设,加强抽查的力度和采用更隐蔽的方法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有效保护举报公民。
  (对本稿件有贡献者: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乔晓玲、李家鹏、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