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学改革 构建适应现代医学科学观的新型课程体系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己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发达国家的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在上个世纪末就已经开始,目前的课程体系相对传统模式来说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的改革也在进行,从80年代末起中国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学校就开始了尝试,近年来改革学校不断增加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改革仍是相对滞后的。为了适应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为了迎接21世纪科学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尽快地探索出适合于现代医学科学发展、适合于现代医学观的新型医学课程体系。

一、医学教学改革的深化势必推动课程体系的改革

医学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在大学中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是教学活动。新的知识体系是通过教学活动传输给学生的,现代科学观以及社会价值观等是融会在知识体系中,也是通过知识体系来体现的。以理论方式为主的教学活动以其内在的逻辑性和深刻性,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这种作用是其他方式所无法代替的。可以说,教学改革中的课程体系重构是直接服务于人才培养的。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大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本位,以服务于社会为目标,课程体系的改革正是实现这一理念的重要步骤。给学生以符合当代科学发展的新的知识体系,才有可能使他们具备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观念,在理性、能力、价值观各个方面得到更快地提升,从而在今后工作中处在更加主动的地位上。优化的课程设计还可以提供学生主动思考、尽情探索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从服务于社会的角度来看,只有用体现先进科学观的知识体系培养出的人才才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所以,要落实现代教育理念,要使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医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

二、改革方案: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之途

教学改革不仅要解决理论上的问题,更重要的还在于实践,或者说,理论探讨的目的正是为了找到恰当的实践方式。实践一方面是对改革效果的检验,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使改革方案进一步得到完善。

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将整个学习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课程学习、临床专业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基础课程以学科为中心,如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病理学等,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课程设置,整个课程体系条块分割,各部分相互独立,课程之间联系较少,缺乏有机衔接。临床阶段则以科室为中心,以内、外、妇、儿等科进行教学和实习的。新课程体系则要克服原有体系的这种基础部分知识点分散,基础临床相互分离的状况,加强整体性和综合性,更符合于现代医学科学观。对于这一重大教学改革,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构建系统整合课程体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问题导向、师生互动为主要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重组、改造,实现培养出符合现代医学要求的高质量医学人才的目标。这一体系依照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未来医生必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以器官系统重组课程内容,以知识点整合教学内容,以科学新进展更新教学内容,以临床问题带动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社科、基础医学知识的衔接与渗透,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创新。下面对改革方案加以介绍。

1.新课程体系的构成(以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为例)

新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临床实习三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作为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线,以人体系统或其他知识系统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体现出综合性的特点。

(1)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部分是整个课程体系的主体,其中包括五个模块,在总课时中所占比例为56%。这一部分涵盖了原有基础理论课和临床专业课程的内容,并新增了部分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基本理论,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这五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模块、人文社科模块、系统整合模块、技能模块和临床核心模块。①公共基础模块。该模块包含6门课程:高等数学、化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应用和体育,基本是原有的公共基础课。②人文社科模块。这一模块由健康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及法律基础与卫生法学等部分组成,其中“健康与社会模块”包含了医学社会学、心理学、预防医学以及医院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体现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观,加强了社会科学素质的培养。③系统整合模块。本模块由10门课组成,这一部分中所占分量最重,所处地位也最为重要。新课程以人体系统为主线,对传统知识体系框架做了较大的调整,整合了传统的解剖、病理生理的课程,形成了全新的体系。这一模块集中体现新课程体系的特色。④技能模块。这个模块着重于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临床方法、终身学习、沟通技能和机能学实验4门课组成。⑤临床核心模块。该模块是在保持临床专业课程基础上,强调了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知识的综合应用为主,取消传统大班的授课模式,以床旁教学、PBL、小组讨论式为主,理级教学与临床见习融合,学生通过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边当学生,边当医生的宗旨,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整合,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精神病学、传染科学、口腔科学和皮肤性病学。

(2)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部分由72门课程组成,学习时间占总课时的20%。这些课程的设置是为了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修不同的课程,从而发挥各自的特点和潜能。早期选修课在1~6学期进行,包括社会科学、语言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专业选修等5个课程组。这部分课程充分发挥医学院依托综合大学的优势,以人文、自然科学类的知识培养为主,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后期选修课在第10学期进行,开设基础与临床整合的高级选修课,同时也安排预防医学实践,或回归基础进行科研训练等,为学生今后在不同专业方向的发展提供了学习条件。

(3)临床实习

临床实习在总课时中所占比例为24%,分为两阶段:通科实习和选择性实习。通科实习时间为48周,安排在8~9学期进行。选择性实习8周,在第10学期进行,学生可根据毕业后的意向,选择到不同的二级学科(如内、外、妇、儿等科)实习。与传统做法的不同是,学生早在正式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之前,从一年级起,就接触到临床知识的训练。我们在技能模块中设置了临床方法课程,对所学理论知识及时进行相应的临床教学,使学生进入医院时,对于所学知识的临床应用并不感到陌生。

2.新课程体系的实施

新课程体系从2002年开始实施,新教学模式系统实施从2002级开始,经2003级至2005级,已有4届学生实施,临床能力培养覆盖1998级至2001级。经过几年的实践,新课程体系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根据新旧课程体系学生考试的对比,对学生中的问卷与访谈调查,以及国内同行的评价,新课程体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这一改革也引起医学教育界的关注。

教学活动的组织。新课程体系以模块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模块教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线,教学的组织不再以教研室为单位。为保证新课程体系的实施,学院任命了模块负责人,赋予模块负责人权利和义务。各模块成立教学组,由模块负责人精选相应学科的教师组成。在模块负责人领导下各模块编写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集体备课、听课,审核考试内容。同时学院成立新教学模式专家指导委员会,认真审核各模块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命题考试等,确保新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

教学效果的评价。为评估实施模块教学后学生对基本知识、能力、水平的情况,我们对2002级实施新老模式教学的学生进行了基础综合考试,技能考试及问卷调查等。基础综合考试科目按传统学科进行,涉及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6门课程,在考试模式、试题难度相同的条件下,新教学模式的考试平均成绩与老教学模式持平。这个结果提示,模块教学并没有影响学生对原有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新老教学模式临床的学生进行临床综合能力的评估结果技能考核(体格检查、问诊、心肺复苏等等),新模式技能考试平均成绩比旧模式平均高出20分,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近期我们对带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带教老师对新老模式的学生进行对比,结果80%教师认为新教学模式学生基本的理论较扎实;学生学习主动性(床旁教学、PBL教学参与性)较强(82%);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85%认为理想或较理想;学生基本技能掌握情况,88%的教师认为明显优于传统模式。

3.新教学模式的特色

(1)系统整合模块的构建

核心课程中的系统整合模块是改革力度最大的。这一模块整合了传统的14门课程,都属于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和遗传学。整合后的课程以人体系统为主线,结合相关临床知识内容,形成10门新的模块课程:人体结构,基础学习,消化与营养,血液、感染和免疫,生殖、性、发育和生长,机体平衡,疾病机制与药物治疗,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神经学,肌肉与骨骼。新课程以系统整合代替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改变了传统“三段式”教学模式,实现了基础与基础各学科之间的水平贯通、基础与临床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从新的医学科学观来看,整合后的课程体系系统性强,有利于学生建立对人体构造的整体性认识和对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综合掌握。

(2)早期临床实践,临床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在新课程体系中我们设计了一门新型综合课程——临床方法,并以该课程为龙头,构架医学生早期临床实践的桥梁,使临床能力培养开始早,全程不断线。一、二年级学生通过在临床技能中心培训加医院见习,早期进入临床实践;三年级通过标准化病人加临床见习,及时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巩固;四、五年级学生通过床旁教学、临床核心模块理论教学与见习结合,实现临床能力培养贯穿于学习全过程。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综合能力培养

健康与社会、终身学习和沟通技能等课程是专门为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基本能力而设置的。心理学、健康观等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人本身和医学目的的深入认识;而沟通技能的专门培养和训练,对今后从医及其他工作的人际交往能力将有很大帮助。这些课程除了具体的知识而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仅授之于“鱼”,而且教会其“渔”。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4)启发式教学,培养创造性

与新课程体系相配套的还有新的教学方法。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减少必修课时数,采用以问题为导向(PBL)、以临床病理讨论(CPC)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以及床旁教学等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