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两兄弟院士:周廷儒、周廷冲

地学泰斗周廷儒:用脚步丈量祖国

周廷儒,富阳县人,地貌学家、自然地理学家、古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系主任,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地理学报》副主编等职。他与施雅风、陈述彭撰写的《中国地形区划草案》,首次提出中国地形三大区划分的思想,被称为中国地理学界的“三剑客”。

周廷儒出生于浙江新登一个小商人家庭,9岁丧父,由母亲及兄长抚养成人。清贫的家境更促使周廷儒从小养成刻苦学习、自食其力的品格。1929年,周廷儒由浙江省官费保送進入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地理系就读,1933年毕业后留校担任地貌学助教,1935年至1937年在杭州高级中学任教。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周廷儒到了大后方,在西南联大地理系张席褆教授的指导下,研究云南西部大理、宾川一带的地貌、古地震,撰写了“云南大理地区的地震与地貌的关系”等研究论文。他与李承三教授合作,编写出《青海地理考察纪要》,以及他自己编写的《环青海湖山牧季移》和《从自然现象证明西北历史时期气候之变迁》等论文,这些文章在今天开发大西北中仍有参考价值。

1946年,周廷儒得到了中英庚子赔款补助留学的机会,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分校学习深造。他写出的《甘肃走廊和青海地区民族迁移的历史和地理背景》论文,受到了美籍德裔学者索尔的高度赞赏,并获得硕士学位。

1950年,周廷儒回到祖国,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地学系教授。他1952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至1983年离任,任职长达30年。

在北京师范大学,周廷儒除从事教学工作外,为适应祖国开发建设的需要,曾多次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综合考察工作和科学研究。

1951年,周廷儒参加了内蒙古地区的铁路选线勘察工作,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考察任务。1952年,他又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织的华南地貌考察队。这对他来说,是旧地重游,很快他就完成了华南地貌区划的考察任务。

1953年至1955年,周廷儒参加中国自然区划工作,并先后参与完成《中国地形区划草案》、《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并参与编著《东北地貌》、《华北地貌》等著作,列入《中华地理志丛刊》出版。

1956年至1959年,周廷儒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中苏合作新疆综合考察队”。这次考察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成果之多实属少见。他们计划第一年考察北疆,采取3条路线,登上阿尔泰山的南坡,两次穿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又考察了天山北麓玛纳斯河山前等地区。第二年,他们考察了天山山脉,到了哈密及山南山北很多地方,主要考察了地貌、冰川、冻土、草场资源、山前地带的水系等情况,还重点考察了伊犁河谷地带和大小尤尔多斯盆地。第三年,他们考察了南天山、塔里木盆地和塔里木河等,但对塔里木河的变化多端,以及在水资源的利用问题上,各有关单位发生了分歧意见。此时,周廷儒亲自率队考察了塔里木河中游的河道变迁,并与同行的赵济教授合作,写出了《新疆塔里木河中游的变迁问题》的论文。文章以大量的事实阐述了在干旱区,由于冰川补给水量及沉积特征而形成的河道变迁的规律性,从而提出对河道整治开发利用的方针,协调了各有关用水单位的矛盾。

1972年,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的编辑委员会,组织各方面专家从事此项专著的编著工作。周廷儒受聘为编辑委员会委员,并承担《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分册的编著任务。他从1973年起,历时4年,写成40万字的专著。

周廷儒毕生从事地理科学研究,同时在地理教育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培养人才方面,他特别重视加强理论基础和野外工作能力的训练。他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长期讲授基础课程和开设研究生课程,他所培养的博士、硕士、本科生,遍布全国,已有许多人成为中国地理教育、地理科学界的骨干。

1976年以后,周廷儒领导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古地理研究室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展华北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并招收研究生。周廷儒以自己1960年代开设古地理学课程时所编的教材为基础,吸收了国内外最新成果,编著出《古地理学》一书,作为基础理论著作。与此同时,周廷儒致力探讨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并多次去野外做实地考察。1980年,周廷儒当选中科院院士。1981年,古地理研究室建立博士点,在周廷儒指导下,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1989年,周廷儒逝世。

周廷冲夫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对院士夫妇

1995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采访报道了军事医学领域一对潜心科研、忘我工作的模范夫妻,这对夫妻中的男主人公就是被人誉为“把毕生献给祖国,并摘取军事医学领域皇冠”的生化药理学家周廷冲。

周廷冲的夫人黄翠芬女士(1921- 2011)是广东省台山市人,她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基因工程的创始人之一。周廷冲1980年当选中科院院士,黄翠芬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夫妻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对院士夫妇。

周廷冲出身书香世家,从小聪敏好学。1935年,他在上海医学院读书时,受共产党进步思想的影响,读过《西行漫记》等进步书籍。抗日战争期间,他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队,到抗战前线救死扶伤,在重庆又为八路军办事处完成“食盐安全”化验工作。1942年至1944年,周廷冲在重庆歌乐山中央卫生实验院药理学室工作期间,曾为八路军办事处完成“食盐安全”化验工作。他1945年考入英国牛津大学,1947年毕业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先后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波士顿麻省总医院生物化学研究室任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周廷冲归心似箭,异常兴奋,毅然于1950年初春,和妻子黄翠芬冒险乘着货轮回到祖国怀抱,而此时黄翠芬已经怀孕7个月。回国后,他不仅不要国家给予的旅费,还将一批小型研究仪器无偿地献给国家。随后,他到山东白求恩医学院工作,积极筹建药理教研室并编写药理学讲义。1953年,他被调到刚成立不久的军事医学科学院组建药理系,领导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工作。周廷冲与苏联专家凯林共建毒理学实验室,并举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期“防化毒理训练班”,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了第一批军事防化毒理学专业人才。

1956年,周廷冲以中国军事医学代表团团员身份赴苏联考察访问。军事医学科学院迁京后,药理系、药物系及化学系合并扩大,成立药理毒理研究所(又名毒物药物研究所),他先后任第二大组(相当于研究室)组长等职。当时,他领导开展了芥子气的预防与治疗及火箭推进剂的毒理学及防治研究、神经性毒剂生化作用机理研究、抗疟药研究等军事医学中的迫切课题。

周廷冲:精忠报国的生化药理学家

1960年代后,周廷冲主持有机磷毒物生化机理研究,其中有7个项目处于同期国际领先地位。

1970年,周廷冲被调往国防科委十三院四所任副所长。由于没有实验室,他只得教授英语和在药理学学习班教课,这样过了大约7个年头。直到1978年,他才重新回到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理毒理研究所。复职药理毒理研究所副所长后,他着手恢复学科专业实验室,配备研究班子,开展对外学术交流。1979年,他又受命组建基础医学研究所,任第一任所长。1979年、1984年,他曾出访法国、比利时及日本,两次参加李普曼学术讨论会。1981年,周廷冲赴美,参加美国毒理学会第20届会议及有机磷中毒防治专题讨论会,并在美做短期考察。

1987年,周廷冲主持研究的“梭曼和乙酰胆碱酯酶作用的生化机理”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周廷冲孜孜不倦,勤奋治学,在药理学领域造诣很深,对中国药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996年10月20日,周廷冲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摘自《今日浙江》《戎装院士传记丛书》,解放军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