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比较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催乳素水平的影响差异,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与利培酮组, 各33例。帕利哌酮组患者早餐后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6 mg/d, 利培酮组患者初始口服利培酮剂量为1 mg/d, 1周内渐增至4~6 mg/d, 早晚2次分服, 两组均给药3个月, 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评定临床治疗疗效, 并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催乳素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 帕利哌酮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 帕利哌酮组催乳素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 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疗效确切, 症状控制快, 服用简便, 依从性好等特点, 对催乳素的影响较利培酮相对轻微, 是安全有效的一线治疗药物,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帕利哌酮;利培酮;催乳素;疗效;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4.125

帕利哌酮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以利培酮活性代谢产物9- 羟利培酮为活性成分。帕利哌酮缓释片能够实现药物成分在给药后24 h内缓慢释放, 使血药浓度维持在平稳状态, 避免血药浓度的波动,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因帕利哌酮和利培酮均能阻断结节-漏斗DA通路上的D2受体时, 从而发生高催乳素血症[1, 2], 但帕利哌酮对D2受体的亲和力弱于利培酮, 故帕利哌酮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风险可能小于利培酮。本文旨在更好地探索利培酮与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催乳素水平的影响差异,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将抗精神病药合理地应用于临床,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接诊的6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与利培酮组, 每组33例。帕利哌酮组中男17例, 女16例, 年龄28~45岁, 平均年龄(35.3±5.2)岁, 平均病程(16.3±4.2) 个月, 平均体质量(65.8±8.5)kg, 利培酮组中男19例, 女14例, 年龄30~45岁, 平均年龄(36.2±5.0)岁, 平均病程(16.5±4.5) 个月, 平均体质量(65.5±8.8)kg,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入选标准 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排除使用麻醉剂、抗高血压药、H2 受体拮抗剂, 无化疗、骨髓移植等其他可引起血浆催乳素升高的因素;③排除伴有严重躯体或内分泌疾病、精神活性物质及药物滥用、迟发性运动障碍;④获得受试者及其家属或法定监护人书面知情同意。

1. 3 方法 帕利哌酮组患者早餐后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西安杨森公司)6 mg/d, 利培酮组患者初始口服利培酮(西安杨森公司)剂量为1 mg/d, 1周内渐增至4~6 mg/d, 早晚2次分服, 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及电休克治疗, 两组患者均给药3个月。

1. 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评定临床治疗疗效, 计算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 并采用ACCESS型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

1. 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催乳素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帕利哌酮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明显低于利培酮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组催乳素明显低于利培酮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 约占精神科住院患者的50%以上, 病程迁延, 治疗难度较大, 约50%的患者可出现精神残疾, 给社会以及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3]。本研究结果显示, 帕利哌酮组与利培酮组治疗精神分裂12周后, 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催乳素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表明帕利哌酮与利培酮均能有效控制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症状, 但都可能对催乳素造成不良影响, 这是由于二者阻断中枢下丘脑- 垂体结节漏斗通路递质导致催乳素水平升高, 男性高催乳素血症是引起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异常的重要原因[4, 5], 治疗后, 帕利哌酮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 帕利哌酮组催乳素明显低于利培酮组, 表明帕利哌酮的临床效果优于利培酮, 且对对催乳素的影响较利培酮相对轻微, 可能是因为帕利哌酮缓释片不仅用药方便, 且能够实现有效成分持久稳定释放, 避免血药浓度快速增高对下丘脑- 垂体结节漏斗通路调节影响。

综上所述, 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疗效确切, 症状控制快, 服用简便, 依从性好等特点, 对催乳素的影响较利培酮相对轻微, 是安全有效的一线治疗药物,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景旭, 张荣珍, 李伟, 等.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双盲对照研究.中国新药杂志, 2014, 23(7):811-814.

[2]盛民生, 张先锋, 胡军.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9):19-21.

[3]张鸿燕, 肖静波, 舒良. 精神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评价 .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2014, 30(1):61-62.

[4]李宏军.男性高催乳素血症与不育及性功能障碍.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8, 43(4):313-315.

[收稿日期:201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