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网络价值的矛盾冲突与融合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教师与学生在网络对人的发展价值与获得物质利益价值的价值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网络提高智力、获取经济利益、陶冶情操和网络对人的发展价值与对人之外他物的发展价值这四方面的价值认识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因此,要正确审视网络价值,对学生的网络价值宜疏不宜堵,要建立多元化的网络价值观,实现师生网络价值的融合。

[关键词]教师与学生 网络价值 差异 对策

[作者简介]阮碧辉(1966- ),女,四川达县人,四川文理学院美术系,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达州 63500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1-0175-03

在对待网络价值的认识和评价标准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常常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因此,将教师与学生的网络价值进行比较分析,对存在的网络价值差异提出比较合理化的建议,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因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的中坚,其网络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特别是在网络社会环境下,互联网催生了新的价值观,网络时代带来了网络价值观念的冲突,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环境下引导大学生确立并构建一种具有一定导向作用和自我生长能力的正确网络价值观,既是一个关乎大学生生活实际与生存现状的现实问题,又是一个必须予以回应的理论课题。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问卷设计。为了比较高校教师与学生网络价值的差异,我们从网络为人类提供的生活休闲价值、文化娱乐价值、交往功能价值、信息功能价值、获取知识价值、提供智慧价值、创造财富价值、陶冶情操价值、网络对人生价值观影响的价值、网络对世界观影响的价值、运用网络对人的发展价值与对人之外他物的发展价值和运用网络对人的发展价值与获得物质利益的价值等共十二个方面对中学教师和学生的网络价值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采用五级计分制,其中“非常有价值”计1分,“比较有价值”计2分,“价值一般”计3分,“价值不明显”计4分,“没有价值”计5分。

2.研究对象和方法。2009年12月,我们对四川文理学院的195名教师和63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教师问卷190份,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4.74%;收回学生问卷620份,有效问卷573份,有效回收率为92.42%。在学生样本的选择上考虑了学校类别、性别等因素,教师样本的选择受限制的较多。问卷运用SPSS11.0社会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女教师与女学生之间的网络价值比较。从表1可知,女教师与女大学生之间在网络对人的发展价值与对人之外他物的发展价值和网络对人的发展价值与获得物质利益的价值这两方面价值的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网络提高智能的价值、网络获取经济利益和网络陶冶情操这三方面价值的认识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可能两者都属于女性,她们对网络的生活休闲价值、文化娱乐价值、交往功能价值和信息功能价值的认识都具有同一性,这几方面差异不显著。当代女大学生与她们的女老师成长的环境有天壤之别,她们是在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的,获得外界信息的渠道较女老师多,已经开始习惯在网络上获取大量信息,进行学习、娱乐、电子商务交易,而且女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网络能提高智力、获取经济利益和陶冶情操,对人的发展价值和精神价值有较大作用,女教师在这些方面的认识则逊色得多。

2.男教师与男学生之间的网络价值比较。从表2可知,男教师与男学生在网络提高智力的价值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网络获取经济利益、陶冶情操和网络对人的发展价值与对人之外他物的发展价值的关系问题这三方面价值的认识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可能两者都属于男性,他们对互联网这种新的科学技术的出现具有天然的敏感,对网络的生活休闲、文化娱乐、交往功能和获取海量信息等方面的价值认识基本一致,而男教师对通过网络获取经济利益、网络对陶冶人的情操、对人的发展价值与对人之外他物的发展价值等三方面价值的认识不如男同学。

3.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网络价值比较。从第177页表3可知,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网络对人的发展价值与获得物质利益价值的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网络提高智力、获取经济利益、陶冶情操和网络对人的发展价值与对人之外他物的发展价值这四方面价值的认识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可能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学习和就业压力的增大,生活烦恼的不断,以及独立自主和走向社会的阶段发展任务使他们急于想通过网络获得关于社会的信息,这种需求不仅反映在接触网络的时间上,而且反映在对网络价值的认识上,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交往、网络购物的首选。大学生可以利用电脑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接入因特网,随时进行项目实践、课件学习、查阅资料,进行上网实践,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样使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到充分的满足与实现。同时,网络社交增加了大学生同伴之间、群体之间相识和了解的途径,使日常生活中部分人际交往的需要在网络上得到了满足。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值比较大,担心学生上网沉迷于网络而影响学习和学生因上网而陷入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网络沉溺等,认为网上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影响,会弱化大学生的个人品德和修养,过度的网络社交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回避正常的人际交往,与现实社会隔离,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无法自拔。

三、讨论及对策

从高校教师与学生的网络价值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男教师与男学生之间,或者是女教师与女学生之间;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他们均在网络获取经济利益和陶冶情操这两方面价值的认识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网络的生活休闲价值、文化娱乐、交往功能、提供信息功能、促进学习价值、对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和网络对世界观影响这七方面价值认识上差异不显著。当代大学生大多属于“90后”,他们是伴随网络长大的一代,他们充分认识到了通过网络可以获取经济利益和网络陶冶情操。教师相对来说,他们属于年长的一代,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比较大,价值观又比较保守,因而对互联网价值的认识不如学生,大多对学生的网络价值持否定的态度,师生在对待网络的提高智力、获取经济利益和网络陶冶情操等方面的价值认识和评价有差异,有差异的师生网络价值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接触过程中必然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师生网络价值冲突的发生。针对高校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价值上的差异,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更新观念,增强认识,站在网络时代正确审视网络价值。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互联网以其独特的方式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也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因而对网络价值的正确审视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网络价值其实是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所具有的价值,是人们在网络中从事的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与人的各种需要之间的关系。首先,网络有利于人类交往方式的提升。网络不仅极大地拓宽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空范围,而且改变了人类交往实战活动形式。其次,网络拓展了人类生活休闲、文化娱乐、信息功能、获取知识、提高智慧、创造财富、陶冶情操等方面的途径,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到后工业时代的产物,标志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再次,网络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网络中丑恶的东西是现实生活中丑恶的反映,网络本身并非丑恶产生的根源,网络的某些负面影响只是网络发展的不充分造成的,不是网络的固有属性。因此,高校教师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站在网络时代认识网络价值,是把握网络价值的根本立足点,教师必须接受新的网络价值观念,并具有获取、鉴别、加工、处理和应用网络的能力,正确审视学生的网络价值。


打开文本图片集

2.加强教育,转变方式,对学生的网络价值宜“疏”不宜“堵”。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价值的教育和正确引导,创造出适应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对大学生的网络价值宜“疏”不宜“堵”,宜正确引导不宜谈“网”色变,盲目排斥。高校要把网络价值的教育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结合起来,把普及网络知识与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把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提高智慧、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工具。教师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关注学生的网络生活,教育学生学会选择,提高学生的网络价值认识水平。

3.加大力度,齐抓共管,荡涤不良网络价值。互联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大力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带来各种消极的影响,网络世界的丰富和自由,一方面带给了大学生品德发展极大的空间和素材,但另一方面也隐藏着无数的陷阱和危险。人类创造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又网住了人类。随着网络大发展而来的除了许多美好事物之外,还同样有大量的丑恶事物,如网络色情、网络病毒、网络沉溺、网络犯罪、网络道德失范等,只是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网络的滥用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之网络价值取向失范,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数字鸿沟,使师生关系冷漠。因此,高校和社会应加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价值取向建设,多管齐下,齐抓共管,荡涤不良网络价值,使大学生的网络价值取向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建立多元化的网络价值观,实现师生网络价值的融合。高校师生网络价值的矛盾问题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正在多重因素的相互碰撞下生成、变化、发展,教师的网络价值观教育面临严禁挑战。因此,高校教师应从网络价值认知、网络价值取向、网络价值实现、网络价值目标、网络价值主体角度出发,建立自由与平等、开放与规范、秩序与理性统一的多元化网络价值观,构建科学的大学生网络价值教育体系,让师生网络价值取向在“同化、认同”作用下,两者实现交融,在“补阙、异化”作用下,两者实现差异互补,真正实现师生网络价值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393.

[2]卢剑命.关于网络价值的理性思考[DB/OL].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45-2005113735.htm ,2005-05-01.

[3]檀传宝.大众传媒的价值影响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03-104.

[4]俞嘉惠.网络啊,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