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华莱士,美国电视界的“教父”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rwzk/rwzk201205/rwzk20120510-1-l.jpg
  普利策和华莱士可能是很多中国媒体从业人员的偶像,尤其是华莱士,他几乎是上世纪新闻记者的象征,头发永远向后梳,穿着得体的西装,即便在科索沃战争上也保持着绅士风度。同时,他也创造了一种尖锐直率的强硬采访风格,被称为“真相拷问者”。
  
  美国当地时间4月7日晚,美国著名记者、主持人迈克·华莱士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去世,享年93岁。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宣布华莱士去世的消息后,立刻引起了美国各大媒体的强烈反应。
  在美国, 华莱士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个名字代表了硬新闻、调查新闻,代表了不回避、不退让和咄咄逼人的提问。《纽约时报》称华莱士为全美“最著名的广播记者”,CNN的评论称他是“新闻电视行业的巨人”。
  能言善辩与新闻结缘
  1918年,华莱士出生在美国波士顿一户市民家庭。父母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人。父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好好先生,打理着一家杂货批发店,后来成为保险经济人;母亲则是个性格冰冷的家庭主妇,在华莱士的记忆中,无论做得多好,都难以得到她的赞许。童年的华莱士调皮捣蛋,曾因去超市偷口香糖而受到母亲的严厉惩罚。他很小就表现出音乐的天赋,他的音乐老师迪克森说:“华莱士的音乐天分仅次于他能言善辩的口才。”
  考入密歇根大学以后,华莱士才开始为自己的未来人生进行设计,做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保险行政人员?做一个音乐家?还是做一个网球明星?这些念头依次闪过他的脑海,但似乎都不是他最大的理想,渴慕展现自我的欲望和表演的天赋让他对老师和律师这两个职业情有独钟。无论是老师还是律师,都可以让华莱士充分发挥他的口才优势。他锋芒毕露的才华加上维护正义的心理,令其对自己未来的责任不容置疑。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一个新的行业——广播行业悄然兴起,这个充满活力的行业正在等待那些拥有美好声音和出众才华的人。迈克·华莱士在大学一年级被人推荐,首次走进大学电台。他一跨进演播室就像被电击一样,看着那些奇怪的设备,他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自己的家,虽然那些东西他从未见过,但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和感觉涌流在他心中,他明白: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业。在当时波士顿的布克林,“播音员”还是一个鲜有人知的新名词。当儿子最终选择了电台播音员这个职业时,父母百思不得其解——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工作?比得上老师和律师吗?华莱士的母亲甚至不支持儿子的这个决定,认为这是一个没出息的职业。但华莱士却这样安慰母亲,他说,“这个职业,可以让整个美国都在聆听我的声音。”
  毕业后华莱士选择留在底特律的一家电台。到1940年,底特律的小电台显然已经容纳不下华莱士大展拳脚,此时已小有名气的他携带新婚妻子诺尔玛·嘉比进军芝加哥。在芝加哥,华莱士淋漓尽致地施展了他征服观众的才华。刚满23岁的他一夜之间变成了“风城”最受欢迎的表演者。1950年,华莱士与妻子芭芙一起迁居纽约。辗转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纽约第五频道之间。1968年,华莱士接到了一个后来确定了他一生的职业定位,同时也改变了电视新闻业走向的任务:CBS新闻节目的制作人丹·休依特邀请华莱士共同主持和编辑一个新的电视节目《60分钟》。这个电视节目采取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叫做“黄金时段的新闻杂志”。
  几十年来,华莱士参与过的重大报导数不胜数。1992年6月,水门事件20周年,华莱士主持了CBS与《华盛顿邮报》联合制作的3小时特别节目“水门秘密的故事”;1993年12月,他主持了CBS特别节目“CBS报道-1968”,节目回溯了1968这个美国历史分水岭的一年;1996年,他采访了烟草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员杰夫里·魏格纳,第一次向美国公众披露了烟草工业隐瞒尼古丁对人体有害这一事实的秘密。这使得华莱士获得无数电视新闻奖,荣誉头衔亦无数。1991年,他进入美国电视广播名人堂;2003年9月,艾美奖委员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
  《60分钟》的心脏与灵魂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新闻杂志节目《60分钟》是最典型的调查性新闻报道栏目,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10个节目之一。《60分钟》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拥有被誉为美国一流的电视新闻记者华莱士。
  迈克·华莱士采访过全球无数的政治人物和各界名流,并以其辛辣强硬的主持风格和近乎于“审讯”的采访方式被全世界观众所熟知。另外,由于华莱士最擅长追踪式新闻报道以及揭露社会问题的深刻性,他在世界传媒中还被同行们称为“新闻怪杰”。在他主持节目期间,以其犀利的支持风格著称,这让他挖掘出不少珍贵的新闻事实,也因此应发了不少声讨和质疑。尽管受到质疑,但华莱士依然坚持自己的风格。华莱士多年的制片人法格尔说:“华莱士喜欢这样,他喜欢这样的迈克·华莱士。他挺享受自己,他喜欢他的采访让人紧张……他明白,他明白其他人也明白,他将探寻真相,那是驱使他的动力。”
  华莱士几乎遍访了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名人,成功地让众多政要名流接受他“毫不留情”的尖锐对话。美联社说,没有几个采访对象会在华莱士的访谈过程中感到自在,因为华莱士不仅仅是在采访,他甚至是在审问他们。他的问话方式类似于律师在法庭上的“交叉盘问”。有时他会无情地打击采访对象。他的“武器”有很多:采访前深入细致的研究;采访过程中挑起眉毛的表情;充满质疑地说“你就说实话吧”;以及直截了当、令采访对象紧张得喘不过气的问题。但华莱士绝非乱提问题,或是出言挑衅。每次采访前,华莱士和他的团队都会花数周的时间准备采访对象的资料,做足准备和调查,到最后采访的时候,华莱士甚至知道的比受访者还要多。这才是华莱士的提问令人敬畏的秘诀。
  1973年水门事件丑闻迭出,华莱士拿着一叠文件质问尼克松的高级幕僚约翰·埃利希曼,他一口气念完了从洗钱到妨碍司法公正的罪行指控,然后注视着埃利希曼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尼克松总统的管制下发生的。”“可怜的”埃利希曼只能回应:“这还有疑问吗?”
  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期间,迈克·华莱士专访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他引述埃及前总统萨达特的话说,“萨达特说你就是个‘疯子’,你是吗?”而霍梅尼没有接过话茬,只是预言了萨达特行将遇刺的命运。
  2005年5月,面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华莱士用挑衅的语气说道:“承认吧,这绝不是真正的民主。”吓得普京的助手们只得徒劳地试图终止访谈。···
  《60分钟》的现任总制片人杰夫·费泽耳说,“多少年来,华莱士一直是《60分钟》的心脏与灵魂。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会在每个星期天晚上打开电视机看华莱士,听他这个星期问什么问题。”“他对我们每一个从事采访和报道的人都有深刻的影响。《60分钟》今天做的每一个故事中间都有华莱士的影子。”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60分钟》已成为全美周日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节目,而华莱士一直是该节目主要的记者和主持人之一。在其38年的《60分钟》生涯中,华莱士一共制作了超过800个独家调查性新闻报道,也因此赢得了包括21次艾美奖在内的美国电视新闻业几乎所有的荣誉。
  报道改革中国第一人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可能并没有看过华莱士主持的知名电视节目《60分钟》,很多人认识华莱士恐怕同他对两位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采访是分不开的。华莱士在1986年和2000年曾分别对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和江泽民进行过专访,就时下形式分别对中国的改革及中国民主状况、中美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提问,他也成为外国媒体中报道改革中国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