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电视看齐,网剧迎拐点


  监管趋严
  日前在全国电视剧行业年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分别就电视剧、网剧的管理进行了主题报告。新年伊始传出的广电总局将严控网剧的消息,也终于尘埃落定:尽管依然采用自审自播的模式,但未来网剧的标准应与电视剧一致,“电视台不能播的,网络就不能播”。
  报告称,网剧现在还是少年初长成,特点是题材丰富活泼,手法不拘一格,怎么好玩怎么来,表现得更加张扬,体现了年轻人的审美兴趣。存在的问题则是,制作粗糙,精品比较少,跟风严重,部分题材把关能力明显不足,刑侦、灵异、暴力题材把关尤其不足,有的造成恶劣影响,故意打“擦边球”现象严重,有意冲击底线,包括去年某现象级网剧也被要求下线反复修改再重播。有些剧的导向明显背离主流价值观,将被重点查处。网剧的低俗化倾向突出,创作者主观意识媚俗。
  在此背景下,广电总局将加强网剧全流程管理,线上线下统一审核标准,严格提高审看人员水平,严肃确认网站主管人员责任,重点网剧提前介入,和电视剧司电影局联动,使得线上线下标准一致,电视台不能播的网络就不能播。
  “去年《太子妃升职记》《上瘾》等一些热门网剧删改及下架之后,业内就开始传出针对网剧审查将有进一步的监管政策,现在看来,则是将网剧的审查上升到与电视剧相同的标准。”优酷土豆市场部人士告诉新金融观察记者,确实会对视频网站自制剧生产有一定的限制,但只有那些过于打题材的网剧会受到影响,对于很多公司制作的正常网剧来说,影响不会特别大。
  新金融观察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网络自制剧开始快速走进大家的视野,视频网站也纷纷在自制内容上投入重金,短时间内各种网剧层出不穷。
  据悉,2015年优酷土豆在内容上的投入达6亿元,比2014年的投入翻了一番。爱奇艺则在去年推出了《盗墓笔记》《心理罪》等知名网剧。其中《盗墓笔记》每集成本突破了500万元。乐视亦有《太子妃升职记》等网剧作品……
  在网剧大行其道之时,争议也随之而来。不同于电视剧的审查标准,网络自制剧主要根据网络小说改编,其特点以娱乐性强、突破传统观念为主,这也使得网剧自播出起便伴随着质问与吹捧。
  有人认为网剧的审查标准过低,因此,包括《芈月传》导演郑晓龙在内的一些专业人士呼吁“网剧、电视剧应审查一致”;也有人认为网剧与电视剧差别很大,制作、放映及受众均有显著区别,如果严格按照电视剧标准审查网剧,将会遏制网剧的发展。
  精品化
  在网剧迅速发展的当下,加以规范,这并非是坏事。
  2015年,国内网剧呈爆发式增长,有355部网剧上线,其中有9部作品点击量冲破10亿次。但多数网剧都经历了从一开始的万人追捧,到最后的删减内容后播放或者禁播。
  比如现象级网剧《太子妃升职记》因内容“有伤风化”被要求下架,删减后才再次上线,另一部耽美剧《上瘾》,因题材过于敏感也在日前被下架。网剧的野蛮生长,生产了“好剧”,也有更多“问题剧”诞生。
  另外,去年盗墓、灵异题材大火,许多片方纷纷跟进筹备这类题材,跟风严重,且大多制作粗糙。
  正因如此,面对总局出台的这些新规定,业内人士多持乐观态度。优酷首席运营官朱向阳就表示,新政对从业者来讲,是一个自我约束和提高的机遇:“如果说这个管理方法能够让整个行业得到非常公平的、肃清的环境,对于大家来讲就是非常好的事情。我觉得很多方面还是很考验我们自己能不能拿出好的作品,让整个社会都认可你。”
  导演、《盗墓笔记》编剧白一骢也认为,有人投入很大,做一部正常的网剧,可能还没有投入很小,做一部出格的、大尺度的网剧获得的机会多。这样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有一个规范的监管,对行业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多数业内人士表示,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规则的透明化无疑将对各大从业公司的优质内容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网剧行业的竞争重心也将从比拼尺度转换到比拼品质中来。
  “过去一年,因制作成本小、门槛低、回报丰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涌进网剧市场,更打造了不少现象级网剧。尤其在2015年,众多小型制作公司的加入,导致基腐、惊悚、悬疑等题材网剧野蛮生长,并成为市场资本追逐的对象。但一旦制定了上线标准,势必会提高网剧的入行门槛,淘汰一批不专业、投机的从业者,让拥有专业素质的影视制作团队有更大的市场去发挥,结束网剧碰运气、买概念、火得快、忘得更快的现象。”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金融观察记者,尺度和题材不是网剧成败的关键,网剧制作投资公司与其担心监管政策风向,还不如好好琢磨一下怎样提高网剧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