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内科护理学》的“教”与“学”

摘 要: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研究的是内科病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涉及范围广,与医学、护理学基础知识以及临床各科护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融汇各科知识,还是临床各专业课的基础,整体性、理论性强,内容复杂抽象,所以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当然,作为担任这门课的老师也感觉到压力很大,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我分别从教师方面谈谈教师如何教好这门课和学生方面如何学好这门课,以及如何将“教”与“学”有效结合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内科护理;教学;学习

首先,从“教”方面来看,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抓好五个环节

(1)分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各种能力水平,做到因材施教。我授课的对象是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都是文化基础较差的难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甚至有些是已经进入社会打工好几年的社会青年,他们的共性都是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是不思学习而且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再加上各个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自觉学习能力等方面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

(2)处理好教材:①熟读教材,列出教学大纲,使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要求和目标。②研究教材,确立重难点,使学生学习有所侧重。③制作多媒体课件,我现在采用的都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不仅要全面反映教材的内容,还要注意重点的突出,比如一些关键的语句、词语可以用鲜红颜色的笔标出,同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声音、图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考虑教法。内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考虑到中职学生基础差,理解、领悟能力不强的特点,为了能让学生更容易并且更快地获得知识,我通过运用引导、举例、图片、动画、模拟演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将复杂的知识及操作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4)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我的课堂一般按以下过程进行:(下面我将以“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为例说明):①课前复习:我在多媒体上先展示正常的心电图图形,让学生对在一年级《健康评估》里学过的正常心电图的各个波形以及各波段的正常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②新课讲解:我将分别导入四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并逐一分析,让学生在认知正常心电图的基础上去识别异常心电图,找出其特点,加以区别记忆。本次授课我展示的异常心电图有室上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室颤动。③知识点拨 :为了让学生对本次授课内容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将以提出话题“怎样发现异常心电图?”的形式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将异常心电图的各个波形和各个波段的测量值与正常的心电图的波形和各个波段的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异常心电图的特点,然后得出是哪一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再进一步提出这种心律失常该如何护理的对策。接下来我举出心动过速的例子,提问学生该如何进行护理,学生将以讨论发言的形式回答具体的护理方案。④知识拓展:为了将理论与临床很好地结合起来,也为了更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运用能力,我设计了一个与临床一致的情境,让学生对室颤的病人进行模拟抢救。学生首先要掌握室颤的心电图特点,对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然后全班50位学生再分成5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对已识别出的室颤的病人进行抢救护理。⑤小结:将本次课所学知识再串讲一遍,既可使学生加深印象,又可以使知识清晰、条理化。⑥达标测试(即课堂练习):心电图是一门既难学又易忘的临床重要技能,为了强化记忆,我在本次授课的最后安排了一个测试,在课件上展示了10份心电图,让学生识别、抢答。

(5)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同时还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对于学生的错误应以宽容的态度去赏识,并以称赞为主,使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讲练结合并注重结合临床实例进行讲解,不断引发学生对内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素质,力抓课后辅导工作

现在的中职生还处于青春期,缺乏自控能力,爱动、好玩,常在学习上不能专心、主动,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上狠下工夫,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激发学生对这一门课的认识和理解。故此,还进一步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三、提高效率,力争出效果

教师要先从自己着手,在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总结教育工作的同时,还抽时间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巧,从而避免了走许多弯路,避免了从头摸索,争得了时间并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为了使临床教学不与临床脱节,也为了我们的学生一出校门就能够很好地上岗,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时间到医院临床病房进行临床实践,收集一些典型的临床病例,熟悉和及时掌握一些新的临床治疗、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流程,以便用于课堂教学。另外,通过引入多媒体综合教学、病历教学、角色扮演、模拟临床等多种教学手段,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临床思维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从“学”方面来看,学生要做好以下几点:

(1)制订学习计划。学期开始,在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的前提下,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全面地、具体地、合理地制订出来,并严格根据该计划实施。

(2)上课专心听讲。这一点很重要,课堂老师的讲解将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知识通俗化,或者将一些比较琐碎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同学们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或者解释某个症状、体征出现的机制原理,通过认真听讲,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和记忆。上课时老师还会把这个病的特征性表现即与其他病的区别点和这个病的主要护理措施着重提出来,也就是把重点凸现出来,所以上课做到专心听讲,可以收到将“厚书”变“薄书”之功效。

(3)全面系统。这就要求学生做到多看书、勤看书,而且要全面地看。我们知道,内科护理学整体性强,融汇各科知识,涉及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学科知识。但现在的学生不管是听课还是考试前的复习都喜欢叫老师点重点、划重点,而平时看书复习时也就只看重点,这就造成对知识的掌握不系统、不全面。比如,对某种疾病的掌握,有可能只知道这种病的临床表现,而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表现。所以,要做到全面系统,就必须在抓住重点的前提下,全面地“啃”课本。

四、做好笔记

笔记包括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要专心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将老师上课时讲的一些知识点以及重点勾画出来或者记下来,建议笔记就记在课本上,便于复习;课后复习时还要做好读书笔记,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比如看第一遍时用红笔,第二遍时用蓝笔等,便于看书时区别,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把书看薄、看精。

五、科学记忆

医学是一门技能,虽说应用实践重要,但记忆更重要。首先得先记住理论才能谈应用,内科护理学理论性强,要记忆的东西很多,一个疾病有一个疾病症状体征、治疗护理方法,一个系统疾病又跟另一个系统疾病有所不同,所以假如没有科学合理的记忆方法,那么内科护理学的学习将很难攻克。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课后要及时复习消化课上所学内容,所谓及时,就是当天学的疾病知识当天晚上或在其他的自习课抽时间进行消化吸收、巩固;其次,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某一系统中的几个疾病肯定存在异同,记住相同点后,将不同点进行对比记忆;最后,强调反复。长期记忆靠的是反复,要定期反复地复习,不断强化记忆。

六、结合实践

医学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二阶段则是到医院进行实践。所以,总的来说,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是为了应用,也就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反过来可以强化理论。比如见习,学生可以通过问诊了解到如何与病人很好地沟通、交流,可以掌握一定的问诊技巧,而且通过自己去问,印象就更加深刻,再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那么就记得更加牢固。通过我们采集病史,结合体格检查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诊断,针对提出的诊断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临床思维。通过结合实践,不但可以强化理论,还可以培养、提高我们的临床思维。

最后,从师生着手,谈“教”与“学”的结合。教学活动是双向的,“教”与“学”相辅相成,是师生间有计划有目的的共同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只有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完每次课、每个病人的护理我都会到学生当中去收集反馈信息,及时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领会情况再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通过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效率,收到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共同体,只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携手奋进,那么《内科护理学》的学习将化难为易,不再是一个难题。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