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不是想跑就能跑

近日,2015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火热开跑。据悉,该活动有10万人报名,其中包括许多长跑爱好者甚至没有运动健身经历的普通市民,主办方不得不采用抽签、摇号的方法随机选取参赛者。然而,在民众热情参与的同时,却频频出现马拉松选手猝死的事件。因此,我们应保持清醒,马拉松,不是想跑就能跑。

心率过快,易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

马拉松赛是一项十分艰苦、需要坚强意志力的运动项目。2015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包括全程马拉松 (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 (21.0975公里);10公里跑和健身跑四种比赛项目。

对于专业马拉松运动员,跑完马拉松全程是一项中、小强度的运动。但对于缺乏系统运动训练的普通百姓,这样的跑步速度就属于大强度运动。年轻的专业马拉松选手,比赛开始阶段心率在150~160次/分,到了比赛后期,其运动心率可达180次/分或更高。而缺乏系统运动训练的人,心率会更高。因此,对于缺乏运动健身经历且存在心血管系统病理性改变而不自知的人,跑马拉松易引发严重心血管系统事件,如猝死等。

体温升高,易造成内环境紊乱

马拉松比赛持续时间长,机体产热量明显增加,散热量低于产热量,易导致选手体温急剧升高。有研究发现,优秀的马拉松选手在跑完马拉松全程后,体温可达42℃。体温升高可导致皮肤泌汗量增加,水和钠、钾、钙等多种离子的丢失,破坏机体内环境。

市民马拉松,怎样跑出精彩

有运动健身经历的年轻市民,至少应在马拉松比赛前6个月,开始进行系统的长跑训练和超长跑训练。训练可以从跑步距离5千米、速度8千米/小时开始(即38分钟跑完5千米),逐渐增加距离和提高速度,直至训练6个月后跑步距离接近马拉松全程、速度达到10~12千米/小时。

一、 比赛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

马拉松比赛的举办时间一般在初春和深秋时节,环境温度一般低于20℃,运动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顺序是先热身,后拉伸,即先进行慢跑活动,感到微微出汗时,可以做一系列的拉伸练习。准备活动可以提高骨骼肌温度,提高肌细胞内代谢酶活性,有利于运动过程中能量供应的及时与充分,尤其有利于有氧氧化供能系统能力及时提高,可以明显缩短进入运动状态的时间,提早进入稳定状态。

二、 比赛中严格控制速度

运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速度,尤其是马拉松比赛开始阶段,由于运动场面容易引起兴奋,切记不能随意跟在他人后面狂奔。比赛开始后3~5分钟,会产生一种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肌肉酸痛的感觉,称为极点。继续坚持几分钟后这些感觉就会逐渐消失,机体开始进入稳定状态。一旦机体进入稳定状态,应该保持匀速,不要随意超越他人。因为任何在稳定状态下的速度加快,都可以引发部分无氧供能系统参与供能,造成乳酸堆积,进而使后面长时间的运动无法进行,不得不中止运动。

三、 比赛中需少量多次饮水

马拉松比赛每5千米设有供水站,分为饮用水和淋身降温水两种。切忌运动前大量饮水,因为过多的水进入体内,短时间内就会使尿量增加。比赛过程中也应该少量多次饮水。

四、 比赛后不能立即停止运动

马拉松比赛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冲刺阶段,运动成绩的提高主要依靠途中匀速运动的维持。跑完马拉松全程后应继续慢跑几分钟(不能立即停止运动),然后做放松练习,最后做一些拉伸练习。

TIPS

1. “全马”主力:身体健康、有长跑训练经历及参赛经验的年轻人。

2. 中老年人,尤其是60周岁以上、有规律健身运动者,可以参加5千米或10千米健身跑。

3. 患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度以上肥胖症、肿瘤、肝肾疾病等患者,可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参加如快走、广场舞、太极拳、新编五禽戏等运动量较小的运动健身项目,严禁参加全程或半程马拉松比赛。

4. 年龄在40周岁以上,缺乏健身运动经历,肥胖或超重者,在参加马拉松比赛或长跑训练前,必须进行运动风险评估,以确保自身的运动安全,证实不存在运动限制性疾病后才可参与。

陈文鹤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运动训练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基础,从事运动训练生物学监控和运动减肥工作。

运动风险评估咨询:周三下午1: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