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心理品质在教育教学中的效能

摘要:高校教师在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高校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秀的人格品质,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形成健康的人格,并能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反之,则起阻碍作用,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教师心理品质的综合效应,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品质; 教育教学; 效能

中图分类号: G4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4-0118-03

作为高校的教师,我们时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同样讲授一门课,为什么有的教师受欢迎、而有的教师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上学期期末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喜爱一个老师的理由真的是多种多样,但无论是什么理由,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较高的综合素质及其独特的个人魅力都毋容置疑的涵盖其中。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出,受欢迎的教师,其教育教学的效能高、效果好,学生给出的教学综合评分值较高。认真研究和挖掘教师心理品质的潜在价值,关注教师综合素养及人格品质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及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视角展开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一、深刻认识高校教师心理品质的综合影响力

大学教师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言谈举止、喜怒哀乐、道德素养、人格品质等因素,都将对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大学生身心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道德人格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在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学科教育有所不同,其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格品质,使之学会“做人”。也就是说,教师在教授学生做学问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品质,使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因此,社会赋予了“思政课”教师较高的期待,并通常把他们定位在这样的位置: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而且是学生的心理辅导员和思想的“雕塑师”,更是学生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和心理品质方面的楷模。教育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做到,否则,对学生的教育怎么会有说服力?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心理素质、人格品质、行为作风、处世态度等方方面面给学生树立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事实证明,“思政课”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秀的人格品质将促进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反之,则起阻碍作用,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思政课”教师在引导和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具有的示范教育功能应得到高度重视。注重研究与挖掘高校教师心理品质的潜在功能,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心理品质对教育教学所具有的能动作用及其道德价值,才更能使高校教师明白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深刻哲理:为人师者,先为人也。

学校的教育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教与学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与信息的传递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与心理交流的过程。“思政课”教师,其心理品质在教育教学中所产生的影响力无形而巨大,这种影响既能形成正面效应,也可能产生负效应。这正是教师心理品质状况的差异对教育教学所产生的不同的效能反应。正效应是我们所追求的,负效应则是我们不希望出现的。其实,高校从事其他学科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的教师亦面临同样的思考。高校教师应加强自身素质建设,重视个性心理品质的全面提升,以良好的心理素养和优秀的人格品质去影响学生,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感染力和实际效果,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准确把握教师良好心理品质的内涵

心理品质是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教师的心理品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的综合。教师的职业特点、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决定了教师应具备一系列特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品质主要包括教师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人格的特征等。

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和认识。在认知方面: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分配注意的能力,清晰的记忆力,思维的创造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对教学、对学生、对教师集体等的组织能力);在情感方面:丰富的情感(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等),教师的期待(期待学生成才的情感和意识);在意志方面:目的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对事业、对工作、对生活的态度及信念);教师的人格与自我适应:教师应有的人格气质(敬业精神,稳定的情绪及安全感,良好的人际关系,乐观、活泼的性格,高尚的品德,教育的机智等),教师的自我适应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和社会等,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等。

概括而言,教师优秀的心理品质综合体现在:人格的完整性、情感的丰富性、意志的坚韧性、人格的独立性、思维的缜密性与创新性以及民主与合作的精神。

人格的完整性使教师在生活中能够做到言行一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自己严格要求,有涵养,讲文明,生活正派,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而教师情感丰富性的核心部分恰恰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及所从事的教育教学的热爱,这是教师能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师能真正找到工作的乐趣和价值、并愿意为此而不懈努力的动力支撑。教师坚韧的意志力,给予他们乐观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勇气与信念,使之较好地适应环境与各种挑战,并能以坚强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独立的人格使他们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也表现为教师自身对事物有独到见解,勇于坚持真理,有正义感,而不是无条件地服从学生,这一点至关重要。事实上,教师也往往因其独立的人格品质赢得威信,受到学生的尊敬。思维的缜密性与创新性,要求教师善于深思熟虑,准确掌握学科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点,同时还要结合当前形势和学生思想实际,找好切入点;教师还应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特点,培养创新的思维品质,不因循守旧,勇于尝试,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民主与合作精神是协调好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总之,优秀的心理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人生发展的前提,也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必然要求,教师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首先自己要身心健康,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修养,优化心理品质,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高校教师的心理品质在教育教学中的效能体现

高校教师的心理品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教育价值不言而喻,我们可以从对学生的影响、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影响以及对教师自身的影响等不同视角去思考。

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对待工作的饱满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待专业知识和学习的浓厚兴趣,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勇气等等,会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向上,充满自信,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而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又有助于其学习效果的全面提高。如学生的理想、动机、意志力、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积极乐观的心态等心理品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对学科教育教学过程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创设浓郁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激发起学生较强的求知欲望和挖掘自身潜在能量的主动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和学的双面效果,并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智能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的教师往往表现为积极上进,事业心强,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待人豁达乐观,情绪稳定,自信自强,具有顽强的意志力,勇于克服学习和工作中的重重困难,处事热情,热爱学生,理解学生,有责任感,诙谐幽默,有较强的自制力,能很好地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现出教师无尽的人格魅力,深受学生的尊敬和喜爱,因而,在其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心态和学习的情绪情感是积极的、主动的,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所表达的教育思想,师生情感易产生共鸣,教育教学效果就会非常显著。这就是一个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在教育教学中所产生的正效应。反之,若高校教师,尤其是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缺陷,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甚至在教育教学中对社会不良现象夸大其词,给学生以错误的引导;情绪不稳,喜怒无常,不能用理智、成熟的方法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不信任学生,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要求学生绝对的服从;或者教师缺乏自信,教学责任感不强,对待教学敷衍了事,缺乏创造性;或者教师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不能很好地应对,缺少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并常常把这些不良情绪带到教学之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反而做不到,不能做到言行一致等等;此时,教师的言行举止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负效应,同时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话寓意深刻,尤其值得高校教师深思。调查显示,对教育教学发生正效应的教师心理素质和能力一般表现为:合作、民主,仁慈、体谅,忍耐力强,兴趣广泛,和蔼可亲,自信、公正,有幽默感,言行稳定一致,处事有伸缩性,理解学生,给予鼓励,精通教学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教师自身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易于提高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有助于教师人格品质的提升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新时期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水平使教师能够从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并能愉快地对待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人和事,能够为教师自身和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教育情境,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人格素质的共同提高,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知道,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容就是要紧紧围绕着青年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以及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等方面展开,针对当前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引导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自觉加强自身修养,为其德智体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无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说的接受,还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以及个体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都需要一个“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反复认同和身体力行的过程,最终才能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会很自然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与观点同社会现象、自身的生活体验、学校及家庭中所触及到的现实境况相连接,在理论与现实之间寻找切入点,并力争为理论提供现实的佐证,有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倾向会使他们感到困惑,甚至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的是对理论的肯定和思想情感的正义支持。如果我们的教师平时不注重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疏于理论学习和业务钻研,对待教育教学应付了事,或我行我素、口无遮拦,甚至将一些错误的观点或偏激的行为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以负面影响。这样,“思政课”教师既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而且又不能在学生迷茫的时候给以及时和正确的引导,学生就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产生质疑,甚至不予认同,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在学校学习和发展的学生,教师的言谈举止本身对学生就具有教育的效果。“思政课”教师要切实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注重自身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人师表,积极高效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为完成“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而从事其他学科教育教学的教师也面临着同样的思考和作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教师自身人格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在于教师对于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的决定性作用,还在于教师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综合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与此同时,国门的敞开,也使人们感受到不同文化和思潮的交流与碰撞;人们在开阔的视野中,思考着多元的文化与多元的价值取向,独立的思维空间中不断彰显个人本色,同时,不同的个体亦在做出不同的抉择和取舍……新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就这样在思考、探索和质疑中前行。而新时期的高校教师亦在种种压力和诱惑面前经历着人生的历练和心灵的思索,思索过后有的人选择了实惠主义而随波逐流;有的人感到了身上的责任和使命,然后选择去勇敢地承担这责任和使命,并为之不懈奋斗!后者应为高校教师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2][美]戴维·迈尔斯著.社会心理学[M].侯玉波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燕国材著.素质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4]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