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福建乡村教育运动初探

【摘要】民国时期的福建乡村教育运动曾对福建的乡村教育事业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对福建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福建官方及民间的乡村教育运动,认为在程时煌、许文芹、李述贤、刘心村、曾杰等人推动下的福建乡村教育运动,在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状态、促进农村教育观念及思想的创新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国时期;福建;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封建思想的遗毒并没有被铲除。之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可以说闹剧接二连三。虽然,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之后又产生了新文化运动,但是民主和科学离乡村依然很远,美国历史学家奈特·毕乃德称,“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里,中国的特征是意识形态的混乱”,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此背景下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教育运动,以黄炎培、宴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人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城市走向农村,试图通过“乡村教育——改造乡村——改造中国”的途径,来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一、福建乡村教育运动的梗概及分类

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影响,福建乡村教育运动曾一时风声水起。陶行知认为:“中国以农立国,十有八九住在乡下,平民教育是向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1926年1月他提出了“师范教育下乡运动”。次年3月他就在南京郊外的晓庄村创办了著名的晓庄师范学校,并担任校长一职,其乡村教育思想及办学经验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福建很多有识之士,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创办了许多晓庄式的乡村学校。根据创办方的不同,福建的乡村教育运动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官方的乡村教育运动

时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程时煌看到福建教育有重视城市忽视乡村的现象,导致了乡村失学儿童逐年增多。他认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非常适合福建,号召大家向晓庄学习。1928年开始,便派许文芹等人重点考察了晓庄乡村教育实验情况。同年11月即在福州洪山桥创办省立福州乡村师范学校,次年便招生70余人。后又在福建长汀、建瓯、晋江三地设立三所省立乡村师范学校。1929年,福建省教育厅厅长程时煌亲自到南京晓庄学校参观学习,回到福建后,不久就颁布了《福建教育厅训令》,认为:“目下闽省各地盗匪充斥,人民不能安居乐业……而根本改造则在教育。”要求各地县、校要学习晓庄经验,“宜急直追,协同策进”实现教育救国。1929年,三明宁化响应号召设县立乡村师范学校。1932年,龙岩省立中学改为省立龙岩乡村师范学校。之后,福建德化、大田、上杭、松溪、南安等县立中学也改为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等。这一时期福建省内的官办乡村师范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践行着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办学思想,为福建培养了大批的乡村教师。截至1936年福建省全省共有民众学校3000余所,在校民众近2000万人。从办学规模看,福建官方乡村教育运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33年陈仪在“闽变”( 即福建事变:1933年11月20日,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在福建福州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后担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大肆推行所谓“党化教育”,把省立福州、建瓯乡村师范并入省立师范学校,其他乡村师范或被撤或被改。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家的主题转为抗战救国,乡村学校及学生数大幅度减少。之后,福建乡村教育运动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二)民间的乡村教育运动

1928年至1929年泉州惠安的李述贤、永春的刘心村、安海的曾杰等一批福建进步青年自发前往南京晓庄学校参观学习。学成之后,李述贤等人就在金门岛加里头村创办了古荣小学。1931年后李述贤又创办了晋江安海女学、梅港小学、陶青小学、东石龙江小学、泉州新门外高山小学和泉州南门崇德小学,努力践行着教育家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1930年陶行知乡村教育的助手、晓庄学校教导主任张宗麟来到福建厦门,担任集美幼稚师范教员。次年,张宗麟与刘心村、曾杰等人联合创办了集美初等教育社,后又创办了洪尾社试验乡村师范学校。1932年5月,集美初等教育社并入集美学校,并改名为集美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当时该校规模较大,设有八所中心小学、一所幼稚园,还有农民娱乐会、妇女夜校等多处活动场所,同时还创办了校刊《南国乡音》。这一时期的民办乡村教育在当地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高了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但可惜的是国民政府在1936年进行教育大整顿,很多学校就此消亡。虽然《惠安文史资料》第5辑记载还有李述贤顽强地探索乡村教育的路子直至病逝,但大势已去,独木难支。

二、福建乡村教育运动中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

福建的乡村教育主张“做学教应该要合而为一”“学校应该生活化、社会化和革命化”,采用了“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以“做”为中心,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去领会知误、运用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从生活和社会需要出发,用什么,就学什么,就教什么。如当时漳州市芗城区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专门设立了“生产劳作科”,主要教授校事、家事、农事(园艺、农作、蓄养)、工艺(分特产工艺、纸工、竹工、木工、土工、金工)四个部分,“使儿童获得实际生活的技能,以为儿童将来有自己的力量,建设生产的准备。”一些学校在教学内容上还非常重视学生做人做事能力的培养,以省立福州乡村师范学校为例如下表:

(资料来源:檀仁梅、庄明水《福建师范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57页)

学生做人态度及办事能力分别占总成绩的20%和15%。

三、福建乡村教育运动的主要影响

民国时期的福建乡村教育者,虽然没有看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在没有改变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单纯采用改良主义的方式来改造农村,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但教育者们一心为国、躬身实践,发动的乡村教育运动仍然在福建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逐渐改变了农村教育落后的状态

如在运动中福建的南安、平和、德化、大田、龙溪等落后的县区地都兴建了乡村师范,为乡村培养了大批教师,充实了农村教师队伍。到1936年,福建省大大小小的群众学校已有3000多所,就读的学生总数近2000万人,达到抗战前最高水平;次年,福建省儿童入学率已达到32.4%,位列全国前列。

(二)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思想的创新

福建乡村教育者把乡村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教育为农村服务的思想传播到各类学校,对传统的“忠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三从四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封建教育观念形成冲击,使“乡村生活教育”“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结合”等教育理念为世人所接受。

(三)激励知识分子与农村生产劳动相结合,努力改造农村,发展农村

当时先进知识分子主动抛弃优越的都市生活环境,主张“到民间去”“到乡村去”与农民打成一片,如泉州惠安的李述贤、永春的刘心村、安海的曾杰等人兢兢业业,创办学校,开展“救国实践”,这种社会责任感和勇于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总之,福建的乡村教育运动,前后持续了七、八年,最终还是因自身的局限性而失败。但福建教育先驱者在这一过程中提出的乡村教育理论及实验方案,为福建的乡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者简介:陈金平(1978-),男,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及地方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