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机·教书先生


打开文本图片集

贵州是移民之地,无数优秀的外来精英,给贵州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并在贵州创造出了教育事业的奇迹。贵州教育曾经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展示过辉煌。今天,这些贵州辉煌的教育史仍然是可资借鉴的宝贵经典。

“以民为本”的“知行合一”

创始人王阳明

秦汉以后,儒学逐渐传人贵州,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建省,对“蛮夷之区”的贵州,加强“礼乐教化”,兴办了一些学校。可以说,明代是儒学在贵州确立的时期。

王阳明的讲学活动始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在贵州龙场创建龙冈书院,第二年又在贵阳书院讲学,并首先在贵阳提倡“知行合一”学说。王阳明是一代思想巨擘,是继朱子之后的又一座学术丰碑,最早从理论上确立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扶贫改造教育的“圣人”柏格里

柏格理,1864年4月20日出生于英格兰康沃尔·长梅欧福特,父亲为制造绳索的工人。他1876年入学,1881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文官考试后,在克拉珀姆的邮政储蓄银行任职。1886年受基督教新教英国卫理公会(即循道公会)的派遣,1887年来到中国,1888午2月8日到达云南昭通。1905年进入贵州石门坎,1915年9月15日因感染伤寒殉职。柏格理在石门坎建立黔、滇、川毗邻地区的教育体系,被当时英国一些媒体称为基督教的“海外天国”,创造了近代中国教育史的奇迹。柏格理和他的继任者在近半个世纪里,使这里上万名各族群众就地接受了规范的初等教育,为苗族、彝族培养出一批中高级知识分子。其中,把学校办到民族山寨,充分发挥当地人民群众移风易俗积极性的经验尤为珍贵。石门坎一直是西方宗教界和人文学科领域不衰的课题。

在90年前,如果你从国外寄信到石门坎,写上“中国石门坎”,邮差就能将你的信件准确地送达贵州西北部威宁山区。石门坎如此出名,是因为一个叫柏格理的英国传教士开创了石门坎繁盛时代。翻开1920年石门坎的老照片,你会发现,80多年前的石门坎比现在的石门坎繁荣和美丽:欧式的建筑群是村民们的公共场所,大型运动场与游泳池曾接待过全国一百个运动队。在2 0世纪的前半期,石闩坎是苗族拼音文字的发源地,被誉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是云、贵、川交界地区的教育中心、科技推广中心、苗族文化的传播中心、战时灾民自救中心、麻风病等地方病的救助中心,还是足球活动之乡。

1905 —1949年的45年间,柏格理和他的继任王树德、高志华等人,在苗族地区总共建了5 4所学校。川、黔、滇的苗族子女都到石门坎读书,石门坎成了最大的教育基地和“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培养出了3个博士、1个硕士和100多个本科大学生,高中和初中生众多。为了既尊重当地人的传统,又保证妇女受教育的权利,石门坎还建立了光华女子学校。

在发展教育、文化、技术、经济的同时,柏格理及其追随者十分重视发展体育运动,促进全民强身健体。柏格理在学校里开设了文艺体育课,开展多项运动,足球、篮球、乒乓球、排球,游泳、爬山、拔河、田径、骑马以及舞蹈、歌舞等等。每年的端午节,石门坎都要举行全民运动会、歌舞会,进行数十个项目的比赛,给优胜者物质和精神奖励。

1932年,石门坎召开第二十一届运动会,贵州、云南、湖南、四川等省有100多支运动队参加。当时国民政府威宁县长雷新民亲临现场,惊奇不已,也引起了当时贵州省省长的关注。1934年第二十三届运动会,有2万多群众从四面八方前来观看。

昔日的足球场已经不复存在了,唯有那修在半山间的,干枯得滴水不见、完全倒塌的游泳池,还依稀见证当年全民体育运动的辉煌。

乡村师范教育实践家黄质夫

黄质夫(1896—1963)江苏省仪征人,祖籍湖南邵阳。陶行知的学生,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先驱之一。1924年国立东南大学农科毕业后,即投身于乡村师范教育事业。创办主持江苏界首、南京栖霞、浙江湘湖和国立贵州师范学校,前后长达20余年。他创办的贵州师范,力倡“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乡村学校化,学校乡村化”的主张,建立了独特的乡村师范教育体系、系统的教育方略和富于实践意义的教学模式,曾在中国教育发展史特别是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史上起到过积极的倡导、示范作用,完善和发展了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

1939年9月,黄质夫被任命为贵州省立贵阳乡村师范学校校长(当时校址在青岩镇)。10月,学校进行改组,定名为国立贵州师范学校,黄质夫任校长。1940年1月,学校奉令迁至榕江。黄质夫在榕江国师5年多,为乡村师范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力,使迁校前仅有4个年级150多名学生的学校,扩大为最多时有16个班级,近千名学生,为贵州省规模最大的一所师范学校(国师在校学生占全省在校师范生的40%)。而且主要招收的是少数民族子弟,成为当时全国唯一一所办在边远县城,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国立师范学校。建校时的榕江县城连公路都不通,县城只有二所小学。到了榕江之后,黄质夫带领全校师生开垦校地,修筑校舍,发展农工生产。为适应边地社会需要,使教育社会化、科学化、生产化,黄质夫制定了“从生产上实施教育,从建设上树立模楷,从劳动上讲求锻炼,从服务上指示学习”的原则。经过两年的建设,学级扩充,校舍增加,创办国民教育试验区,推行社会教育。由于学校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因此,学校每学期都受到当时教育部的嘉奖。作为校长的黄质夫先生还在建校后的第二年,记大功一次。这是当时教育界的“殊荣”。国立贵州师范学校成为抗战时期很有影响的学校之一。

黄质夫创办起来的国立贵州师范学校,除了对贵州教育、社会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中国教育实践的优良典范。黄先生的许多主张依然是今天培养教师的经典。

达德学校创办人黄干夫

达德学校主要创办人黄干夫(1871-1935),是革命烈士王若飞的大舅,黄齐生的兄长;生于安顺幺铺一个贫寒家庭。黄干夫自幼入私塾,师从外祖父王紫沾和表兄彭雨生,天主教徒的彭雨生随西方传教士学过数学、物理,黄干夫因此获得西方近代科学和绘画知识。

1896年,由贵州提学使严修创办的经世学堂在全省招收40名俊才,黄干夫以数学、物理入选。从经世学堂毕业后,黄干夫发起成立算学馆,主讲数学(代数、三角、几何)和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1903年,他又在算学馆的基础上成立达德书社。算学馆和达德书社均为研究近代科学和民主新思想的成人学术机构。成员三四十人,大都是贵阳当时的文教界知名人士。1904年,黄干夫与凌秋鹗等18人共同创办了达德学堂,被公推为堂长。次年,更名为达德两等小学堂。学堂以“智仁勇”为校旨,以“好学、力行、知耻”为校训。在黄干夫先生及其继任者的努力下,达德学校发展成为包括男校、女校、小学、中学的一所著名学校。

贵阳教育界的两位女先驱

贵阳虽然偏处西南一隅,但兴办女子教育在全国算较早的省份。清末民初时期,贵州盛行私人办学之风,同时女子小学堂与男子小学堂并驾齐驱。贵阳一批较早接受西方思想的有识之士投身教育事业。随着乐群、达德、正谊等男小学堂的创办,资善堂、达德女学部、广益、自奋、光懿、培德等女子小学堂也陆续出现。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上,贵州除了茅台酒、大方漆器、玉屏箫笛荣获金奖而外,贵州在此次巴拿马博览会上还获得了教育金牌奖,那就是在教育馆中展出的贵阳达德女学、女子手工学校、育英高等女学。

董德莹,达德书社社员董伯平之妹,黄齐声先生创办达德学校女学部聘其为女教师,也是贵州第一个女教师。她与许多社会各界人士一样积极捐资办学,曾于1908年和1914年两次捐银。她不论对达德学校的发展,还是对贵州教育的发展,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白铁肩,女,本姓罗,名光懿,号凤卿。生于贵阳书香官宦人家。幼年就读于其父办私塾。19岁与同学白士艺结婚,遂按习俗从夫姓白,并更名为“铁肩”,表达自己对“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景仰。白士艺在外为官期间对家庭少有接济,于是白铁肩在家招收女子创办私塾。1907年,白铁肩与女友谭佛侠、黄烈诚等以原有私塾为基础筹办女校,1908年春,正式创办光懿女子小学堂,成为贵州第一位女校长。1915年,白铁肩又于女校内创办师范讲习班。1929年,白铁肩任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管理员。白铁肩曾义务担任妇慈善会所——幼救护所的教员,收容对象是在大户人家不堪虐待跑出来的丫环。经警务公所送来,由义务教员轮班教授读书、习字、珠算、缝纫、烹饪等。之后在救护所基础上,设立了“劝业女工厂”,分设制笔、刺绣,使得她们能有一技之长。1915年,白铁肩又办了一个工艺美术班,招收那些不能升学而急于就业的高小毕业女学生学习刺绣,缝纫,帮助女学生就业。

(摘自查继 编著《教育丛谈》,原文发表于1985年12月31日的《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