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芝冈日记选录(四)

一九四五年(重庆)

一月五日

台湾戏。台湾人清唱平剧,亦先唱加官戏。台人平日说话用台语,而唱戏时则用纯正之北京语,咬字准确。据云读书念文章时亦如此。

一月十一日

廖局新兄今午来访,提议召集长师(即长沙师范,为黄芝冈母校,校长徐特立)同学聚餐,与偕往熊一峰兄处,决定十三日午刻假潇湘(酒家名)举行。午后往看田伯妈(田汉之母),三爷(田洪)已来信,安抵长沙矣。

一月十六日

晚往社会大学授民间戏剧,原有学生五人,今日仅两人上课,一名胡亦涯,一名王传德。与谈目连戏,略谓中国民间戏剧有两大劲敌,一则封建势力,一则宗教势力,而两者又为民间戏剧丛生,亦即其内涵也。目连为佛家舍生与儒家教导的复合物,惟民间戏剧之非礼法、非宗教精神渗入其间,乃一变其封建宗教之内涵于无形之中,而目连之外形因无所改移也。今言戏剧改良,则有意为部分之去取增益,因无力改变其原有内涵之主要点,则支节之改良运动徒劳而无功,乃由于方法之未尽也。

一月十八日

午后为社会大学作民间戏剧讲授备课:(一)、从宗教观点论戏剧起源,宜重视颂神歌曲与拟神舞蹈;(二)、窟垒子与魉头用于乐丧,故傀儡与面具戏原是一种即鬼面今呼傀儡,如皮黄中语:“水鬼水鬼,头戴一个傀儡”是也。(三)、戏班对面具多忌讳,盖犹视为神之面具也;(四)、梵言木偶为小女儿,此在中国戏班中则为喜神,此神为戏班祖师,具有小儿教戏传统,小儿即木偶也;(五)、看宗教宣传怎样插入民间故事,如《活捉王魁》与川中舞狮有目连故事移入也。故不但民间故事成份能插入宗教学也。

一月十九日

晚与大明(黄芝冈之子)观第一剧场《五彩舆》第四本,《五》剧为四喜班名剧,第四本所演有戚继光平金鳌岛及斩子、惧内等节目。此剧就关目言,不失为名剧也。

一月二十日

晚偕大明往文协赴老舍、曹禺、马彦祥、华林、宋之的诸兄欢送茶会。马今日赴北平,华林后日赴沪。

二月一日

龚啸岚兄二十一日函今日收到(龚由重庆回到武汉),云《新快报》定二十二日出版,暂出四开一张,晚刊则拟于四月后出版。四维儿童剧团前(十八日)过汉赴京。六战区政治部前五剧队,即以演出《江汉渔歌》及《岳飞》驰名者,亦在汉口。汉口戏剧亦不堪入目,老成凋谢已故,后起无人。(龚啸岚地址:武汉一三一号信箱)

午前过河,抵报社已午十二时矣。午后往说文社赴年饭之约,归途往田伯母家拜年。田伯母云,得三爷函,湘伶吴绍芝君流徙湘西时死去。周畸女士父兄四人,均在敌人入湘时遇难,全家绝矣。

二月九日

午后二时赴文协理事会,五时赴张文伯(张治中)部第所邀之联欢晚会。见毛夫人江青女士。晚观《红尘白璧》二幕,即返社。陈志良兄来访不遇,留剧稿四种。(陈)子展函云:焦循《剧说》无觅处。

二月十一日

午后,田汉、辛汉文兄来,田初由昆来渝,而今日为易漱渝(田汉发妻)忌辰,田家略备肴馔,邀余晚餐。

晚六时,陈志良兄来,不得见,同时得一函,期约此时来访,函到屋,故相左。函云:“《抢伞》在桂剧中系《岳传》中之一曲,而桂戏之大戏如《岳传》、《目连》,则均唱高腔也。”

函又云:“吴绍芝之女吴淑岩,唱须生,在桂林时与其父一处。”又云第二剧场名花旦小金翠(桂剧名伶)亦死于安顺矣!

二月十二日

重庆有写连相(一种民间演唱形式)作连箫者,打连相之行进及身段,乃一种插秧恣态,而歌则一人唱,每一句完则群和“柳连里”、“海棠花”。车么妹则唱“梅花落”,众亦和歌也。每一歌完则间以锣鼓,锣鼓打法,略如花鼓的“三棒鼓”。重庆人之灯歌及连相,极粗俗之至,所谓巴人歌也。但亦有唱调稍缓者,则车么妹词有如高腔,而连相所唱如湖南花鼓调,但每句有和唱也。车么妹词一首云:“锣打先,鼓打先,么妹走在前,拜新年。”盖亦如“锣连连,鼓连连”也。

二月十四日

桂剧高腔曰高昆,盖合高腔、昆曲而言。桂剧高腔有两种:一为大戏,如《目连传》、《岳传》、《观音得道》等,须连演三五天至七八天;一种是散剧,较为随便,称做耍高腔,常演者不过三五句而已。志良兄《桂剧漫话》云:“演唱高腔只有小锣小鼓。”以湘戏例之,则陈所见为散剧高腔也。又云:“桂剧中常演之高腔戏有《会缘桥》(会缘济贫)、《双拜月》(姊妹拜月)、《皮正祭棒》、《艄子打网》等。”《皮正祭棒》为丑角之重头戏,妙在祭文中,含针贬社会之语。《艄子打网》已不上演四五年,近由谢玉君、刘万春在广西剧场演出,述老婆怕老公之情节,有唱有做,盖两戏皆小戏型之高腔戏也。

《桂剧漫话》又云:“桂剧丑角须担负褶子、烂派、摇旦三种角色。褶子如《背娃进府》之李全,《腊妹从良》之四老爷,《失印救火》之知县,《大闹严府》之赵文华,《世美上寿》之赵司马,《东坡游湖》、《张生游寺》之和尚,《托亲讲情》之姐夫,《叶保写状》之叶保,《大打五彩》之吴祥等。盖将袍带、褶子为一也。烂派如《小二过年》之王小二,《古董借妻》之张古董,《皮正祭棒》之皮正,《荷珠进府》之赵旺,《李大打更》之李大,《山伯访友》之四九,《巧云下书》之金魁,《闹学骂菜》之韩十五,《竹林成配》之段老五,《打桃赴会》之书僮,《瞎子闹店》之瞎子,《双贵图》之蓝继志,《出卖麻疯》之李子奇等。”按烂派湘人口语中有此词或自戏中术语传来也。又云:“摇旦如《相公变羊》之宋神婆,《大娘进城》之乡妇,《拾玉镯》之刘媒婆,《罗章跪楼》之丫头,《开弓吃茶》之母亲,《桃花装疯》之母亲等。”桂剧丑角戏如《背娃进府》、《大娘进城》、《攀松救友》等,或是满口湖南话,或是夹说湖南话。此当为桂剧导源于湖南之证。

二月十五日

志良兄云:楚剧的《蓝继志打砖》,当法场生祭时,旦用牙咬破继母盛饭之碗。此小戏之特点也。其《漫话》又云:“桂剧中《芦花休妻》,又名《单衣顺母》、《鞭打芦花》,戏中之子骞与闵权、闵华,与明剧《芦花记》同。关目则子骞父休其母,命令子请其外祖父母回家,二老为乡间人,闹了许多笑话。末由子骞要求,方将休妻之举打消。”今晚,志良兄云,与湘之花鼓戏《打芦花》同。亦如湘剧吕蒙正《赶斋》为楚剧演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