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贵州故事讲好高职思政课初探

[摘           要]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思政课上讲好中国故事是把握舆论宣传主阵地的需要。近年来贵州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展现了苦干实干、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的时代精神和感人事迹,如何运用贵州故事讲好思政课是值得探究的课题,探讨贵州故事对高职思政课的价值意义及应用策略,增强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使之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

[关    键   词]  贵州故事;高职;思政课;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2-0072-02

一、高职思政课堂的价值与地位

高校思政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重要场所。但一直以来思政课堂因为授课模式过于单一、吸引力不足、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育部把2017年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各高校为提升思政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的兴趣和获得感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占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如何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是当下各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讲好贵州故事,发扬“贵州精神”

(一)“讲好贵州故事”对高职思政课的意义

贵州曾经是我国欠开发欠发达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在“后发赶超”精神的引领下,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和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这一系列的变化都离不开贵州人民在奔小康的道路上坚守“贵州精神”,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当代贵州青年,特别是见证了贵州巨变的“90后”及“00后”大学生,他们将来都是贵州发展建设的精英,他们需要了解贵州的现实和未来,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谱写贵州篇章的坚定信念。近年来发生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的贵州故事,为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对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获得感都具有特别的价值。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网络的流行正逐渐弥漫起一股浮躁的气息,西方思想带来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个人主义迷惑了一部分大学生,这些社会的不良风气通过新媒体逐步渗透到大学生和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和青少年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材,如何对其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当下的重要工作。贵州故事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人。利用这些鲜活案例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贴近生活与时代的文化精神,逐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他们奠定理性思维的基础。此外,讲故事模式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纳,他们也更愿意作为听故事的主体,教师将贵州故事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现,或者通过生动的描述手法娓娓道来,更能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贵州故事中的“贵州精神”

何谓贵州故事,即讲的是贵州自己的故事以及贵州人的故事。它包含了反映贵州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故事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故事等。贵州历史悠久,距今约24万年以前,就有古人类在贵州高原这片土地上活动,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化;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期在贵州活动,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形成了灿烂的红色文化;进入新时代,在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征程中涌现了一大批体现“贵州精神”的时代楷模和感人事迹。这些都是贵州故事的来源。

“贵州精神”是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贵州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牢牢守住生态底线,将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成为我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同时,为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打响了脱贫攻坚的战役,在脱贫攻坚中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的时代楷模和感人事迹,这些都是渗透着“贵州精神”的贵州故事。贵州这片热土上有说不完的好故事,道不完的新气象,是“贵州精神”带领着贵州人民一步一步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是“贵州精神”坚守生态底线,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我们每一位讲述贵州故事的人,都不能忘记其中的“贵州精神”,不能忘記他们脚踏实地、抓铁有痕的劲头,时时刻刻都应该牢记贵州故事中的“贵州精神”内涵,将这份来自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传递给我们的青少年学生。

三、用贵州故事讲好高职思政课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引起学生共鸣

寻找典型人物是当下主流媒体报道新闻故事的主要方式,也是宣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贵州故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共产党员,如姜仕坤、文朝荣、邓迎香、黄大发等,以优良作风在基层推动脱贫攻坚,这些人物都是贵州故事的代表,是新时代贵州精神的典范,教师在向学生讲述贵州故事的过程中,要做到接地气、真生动、多细节,用生动的故事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此外,教师应当注重对素材内容进行甄别和选取,提高思政课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向学生展示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好的故事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好的故事更能直达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二)提取故事精髓,增强课堂感染力

会讲故事和讲好故事是思政教师需要掌握的基础教学技能,教师可以通过精妙的教学设计处理故事中的素材案例,为学生设置疑问和思考点,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引导学生从“勤学”到“乐学”,最终达到精神升华的目的。思政教师可以在正式授课前,通过教学设计挖掘贵州故事中的精华点,在实际课堂中利用精华点与学生增强互动,争取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比如贵州故事中描述贵州人民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不断突破自我的精神,教师可以充分总结其中的经验,将其中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传达给每一位学生。

此外,在思政课堂中要想讲好贵州故事,需要不断渲染贵州故事的感染力,授课教师自身要对祖国和家乡拥有深沉真切的热爱,才能在思政课堂中释放出饱满的激情,这需要教师不断调整自我,避免精神低落的状态。思政教师授课时拥有精神饱满、朝气蓬勃的风貌,能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吸引力,极大地增强思政课堂的感染力。

(三)提高思政教師个人能力和授课水平

思政课堂是高校德育的主要场所,思政教师则是这个场所中的总指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个人能力与表现水平是思政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虽然不能要求每一位思政教师都成为理论功底深厚的大师,但思政教师应当具备最基本的工作责任心和担当,承担起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教师在个人品质修养上要做到“明德、树德、立德”,始终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坚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同时也要提升自我洞察事物的能力,指引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能够明辨是非、独立自主、积极全面地看待问题,争取将思想政治与道德文化教育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贵州故事为切入点培养学生思行合一的涵养。

为提高讲好贵州故事的能力,思政教师除了具备职业道德和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与社会科学、历史文化、人文礼仪以及法律相关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充实自己的职业能力,全面提高授课水平与质量。此外,还需要教师具备沉稳大气的授课风度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只有思政教师真正提高了自身能力和授课水平,才能将贵州故事与思政理论做到有机融合,将单调的书面理论变为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化。思政教师的表达力、感受力和思维力是提升思政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四、结语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如何全面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我们每一位思政教师任重而道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职思政教师更应该牢牢把握时代趋势,时刻保持工作责任心,让思政课堂成为学生真正受益、真心喜爱的课程。

新时代的高职思政课程应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而讲故事则是学生易于接受的一个好方式,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精髓思想,让原本严肃的理论知识课堂变得富有亲和力和趣味。尤其是近年来贵州故事成为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精神典范,通过阐释贵州故事里蕴含新时代“贵州精神”的丰富内涵、时代意义、历史价值,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和探寻,发掘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使学生得到心灵的升华、思想的提升,让思政课春风化雨德润人心。

参考文献:

[1]晏世忠.互联网时代如何讲好贵州脱贫攻坚故事[J].新闻窗,2018(2):13.

[2]王学俭,许斯诺.“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战略意义、力量来源、基本要求和实践举措[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5-24.

[3]武静.“讲好中国故事”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1):118-120.

[4]王玉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困境及对策:以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为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34-140.

[5]陈媚林,周荣莲.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和担当[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17-20.

[6]杨惠荣.基于网络思潮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9.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