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时代的开辟

[摘要]改革、开放和创新开辟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时代,时代变迁和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推动着传统社会主义文化向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范式转变,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文化建设找到了正确的位置;由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和封闭保守的社会文化结构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和开放创新的社会文化结构转变,文化建设获得了反映社会进步、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崭新的时代内容,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由“穷过渡”的文化价值目标取向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价值目标取向转变,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社会文明共同进步。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改革;开放;创新

[作者简介]黄红发,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8)10—0164—04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结束了社会主义建设20余年走过的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开启了以改革、开放和创新为鲜明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从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迎来了健康、快速、繁荣发展的美好春天。

一、改革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开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天地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忽视了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把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在政治上坚持“左”的指导思想,以“阶级斗争为纲”,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在经济上沿袭“苏联模式”,盲目追求所有制上的“一大二公三纯”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在文化上以高尚而纯洁的公而忘私的社会主义道德维系社会关系,极端重视全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革命意志”的提高与建设。虽然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人民付出的劳动同他们得到的实惠极不相称,特别是十年“文革”,把国民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不少群众连温饱尚不能保证,更不用说文化生活了。粉碎“四人帮”以后,一系列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摆在面前,要求人们重新思考、认识并作出新的判断。这些问题主要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如何重新树立社会主义的前途理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构建中华民族新的思想文化价值观体系?等等。

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他指出:“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再加上“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使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因此,通过改革突破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走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就成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重大决策。通过拨乱反正,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重心从以“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通过全面改革,多方面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尤其是改变不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观和文化模式。以经济领域的改革为例,改革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观念,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观念和新的所有制结构;突破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只能是按劳分配,把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误认为是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传统观念,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的分配结构,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观念;突破了社会主义经济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确立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新观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经济领域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不可避免地引起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应变革,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和形式,引起整个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巨大而深刻的变革”。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全面改革一方面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有力地冲击和荡涤着适应于旧的体制、机制、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思想文化观念,使我们从那些被实践证明不合乎中国实际,不合乎时代进步,不合乎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精神桎梏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又确立起社会主义建设新的理论与模式,开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天地。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就是: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深化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努力形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克服小生产的狭隘眼界和保守习气,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振奋起全国各族人民献身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巨大热情和创造精神,以充分发挥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的积极能动作用,为改革开放鸣锣开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氛围和智力支持。

二、开放顺应了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打开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视野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一种必然趋势。20世纪中叶以来,生产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极大地加强了世界的联系和交往,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世界新科技革命,大大加速了全球化进程。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和层面,席卷世界各国各地区,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下的国家和民族要生存和发展,都不可能置身于全球化的浪潮之外。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世界市场的开拓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时谈到:“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因此,“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

作为‘世界历史性’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告诉我们: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主动地扩大世界交往,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获取人类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民族和地域的局限,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关起门来搞建设。特别是十年“文革”,盲目排外的极端主义思想使我们的封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全面陷于极度的孤立,结果把自己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今天全球化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全球化浪潮冲击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孤立状态,促使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转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以经济、科技、文化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各国发展的焦点,这在客观上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更深层次与更广阔领域里进行,为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大余地。全球化把社会主义国家纳入世界市场经济轨道,有利于我们利用世界上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我们打破传统社会主义禁锢的思维模式,促进文化价值观念的变革,放开胸襟,开阔视野,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大胆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邓小平站在“世界历史”高度思考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打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的新视野。他反复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应当把发展提到人类的高度来认识”;“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所谓全方位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类型的国家开放,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都开放,它表明了开放的广度;所谓多层次开放,就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开放,从物质文明建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层面上吸收人类创造的先进成果,它表明了开放的深度;所谓高水平开放,就是在开放中既要引进世界先进水平、最新科研成果和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走出去,实现双向交流,它表明了开放的质量。加入WTO以后,我国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文化的交流与激荡更加频繁,文化的民族性日益具有世界性。可见,全面对外开放,不仅是推动中国经济起飞的强大动力,而且是促进中国文化形态转变的源头活水,它推动着中华民族文化形态大变革、大更新、大发展。

值得指出的是,全球化带有很强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因为全球化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主导下进行的,他们占有世界绝大部分高新科技成果,拥有发达的生产力,向外推销自己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企图建立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霸权。因此,我国在融入全球化时,要始终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维护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以“三个是否有利于”为标准来实行对外开放,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和资产阶级各种腐朽思想、自由化思潮的侵蚀。

三、创新主导了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新潮流,赋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活力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四次科技革命,每次科技革命都催生出一个伟大的创新时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第三次科技革命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带入到一个竞争与合作交融发展的新阶段;今天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即世界新科技革命)正推动着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一的崛起,正史无前例地影响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时代的不断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牢牢地把握住当代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新趋势,揭示了知识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特征,强调我们必须从知识经济时代高度掌握社会主义命运,赋予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包括文化事业以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它是一种以智力资源作为社会生产关键要素,以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高科技产业作为社会主导产业的全新的经济形态”。今天,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消费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包括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在内的文化创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各国间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知识经济无疑是一种文化经济。正基于此,许多国外的政要和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将21世纪看作是文化发展的世纪。这一形势决定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增强。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利用最新科技文化成果,跨入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凭借手中的知识与技术优势抢占市场,实施其科技文化霸权,而发展中国家要想改变被支配挨打的局面,唯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此,江泽民反复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只有大力弘扬文化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全民族的创造性,不断开拓文化新领域,抢占文化制高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才能站在时代前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永葆青春活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主义创新发展是全方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身应该是一个全民族、全社会的创新过程。以胡锦涛为首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报告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强调要“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理论创新特别是思想观念的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制度动力,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这里,理论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理论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制度创新又为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和有效的运行

机制。我们要以理论创新特别是以思想观念创新为先导,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和加速技术创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形成推进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强大合力。不难看出,包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在内的文化创新,是社会主义创新发展合力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起着先导和关键性作用。文化创新只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创新发展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才能获得永久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和创新开辟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时代,时代变迁和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推动着传统社会主义文化向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首先,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范式转变,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文化建设找到了正确的位置;其次,由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和封闭保守的社会文化结构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和开放创新的社会文化结构转变,文化建设获得了反映社会进步、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崭新的时代内容,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最后,由“穷过渡”的文化价值目标取向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价值目标取向转变,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社会文明共同进步。

从传统社会主义文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不断深化提高的过程,体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创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谱写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篇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逐步阐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党的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纲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新旧世纪之交,江泽民多次提出和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关于“先进文化代表”的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推向一个新高度。随着我国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适时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其中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责任编辑:胡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