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思路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hx/jjhx201511/jjhx20151107-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hx/jjhx201511/jjhx20151107-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hx/jjhx201511/jjhx20151107-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hx/jjhx201511/jjhx20151107-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hx/jjhx201511/jjhx20151107-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hx/jjhx201511/jjhx20151107-6-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hx/jjhx201511/jjhx20151107-7-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hx/jjhx201511/jjhx20151107-8-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hx/jjhx201511/jjhx20151107-9-l.jpg
  《中国制造2025》特别指出制造业服务化是一种制造业发展逻辑,贯穿于制造业的其它任务,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明辨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行动纲领。为实现创新能力提升、质量效益提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以及绿色发展、结构优化的目标,《中国制造2025》特别指出,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将发展服务型制造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一项任务。
  《中国制造2025》还特别指出,制造业服务化是一种制造业发展逻辑,贯穿于制造业的其它任务,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服务型制造本身就是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同时制造业服务化有助于推动制造业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而且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毫无疑问,制造业服务化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明辨什么是制造业服务化,在纵观全球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背景下,了解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全球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顾客满意”重要性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不再仅仅关注实物产品的生产,而是更加关注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服务+产品”的解决方案,即服务化。根据经济学界的共识,目前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是指企业以顾客为中心,提供更加完整的“包(bundles)”,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等(Vandermerwe,1988),是联合顾客创造价值或改变市场规模、收入方式的服务创新,是制造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而提供产品相关服务或整体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创新(Visnjic,2010)。
  随着全球进入服务主导的经济,服务已成为制造企业获得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服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逐渐上升。从全球范围来看,IBM、戴尔、GE、耐克等一大批制造企业向服务化转型,如2011年IBM的服务收入占到总收入的82.1%,服务业务的税前利润占到总利润的92.9%。目前,努力创造优质的服务来提升有形产品竞争力的做法已经普遍被人们所接受,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全球化,企业争创服务优势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烈。从投入产出情况来看,全球制造业服务化总体水平不高。代表性国家的制造业服务化系数一般在10%以下,仅有芬兰、荷兰和瑞典几个国家的个别年份超过10%,如芬兰2007年制造业服务化系数达到10.8%,2009年进一步上升到11.44%,但到2011年下降到10.19%;荷兰在2002年制造业服务化系数达到10.15%,瑞典在2009年制造业服务化系数达到10.07%,2011年进一步上升到10.29%。从纵向比较看,制造业服务化系数保持稳中有升,16个代表国家的算术平均水平从1995年的3.53%上升到2009年的4.41%,但到2011年有所下降,为4.34%。美国、日本、西班牙、丹麦等国家的制造业服务化系数基本保持稳定,如西班牙1995年的制造业服务化系数为3.73%,2011年为3.79%;而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制造业服务化系数则快速攀升,芬兰从1995年的4.39%上升到2011年的10.19%,澳大利亚从1995年的0.54%上升到2011年5.61%,而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服务化系数则出现了下降(表1)。
  从行业来看,不同制造行业服务化强度不同,造纸、印刷和出版业,化学品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服务化系数较高,16个代表国家的算术平均水平超过5%;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8.02%,而机械制造业相对较低,仅为2.20%。不同国家采取服务化战略的行业不同,如荷兰主要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11年回收和其它制造业服务化系数达到25.49%,远远超过其平均水平;美国的造纸、印刷和出版业的服务化系数达到30.81%(表2)。
  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现状与特点
  (一)总体上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较低,制造业服务产出落后于世界主要制造业国家
  根据Neely对全球上市公司数据库(OSIRIS database)的分析,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服务化比例仅有2%,到2009年达到20%以上,虽然2年间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比例有了巨大的飞跃,但是这一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如2009年美国上市公司制造业服务化的比例超过50%。如图1所示,在2009年中国制造业服务产出比例排在美国、芬兰、荷兰、比利时、马来西亚等17国之后,仅超前于智利和奥地利。
  另外,根据我们从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整理出15家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企业服务产出情况看,我国上市公司制造企业服务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的确普遍不高,如表3所示,该比例大多处于20%以下,有5家企业该比例低于10%,其中超过20%的有4家,超过30%的有一家——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1.15%。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对服务化转型有一定认识,服务导入比例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于2009年针对制造业服务化问题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80份,覆盖机床工具、电工、汽车、农机、工程机械、重型机械、仪器仪表等10个行业,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对服务化的转型有一定的认识,在80个有效样本中,有64家企业开展了至少一项服务业务活动,占总数的80%。据欧洲制造业调查结果显示(如图2所示),欧洲制造业中至少提供一项服务的企业比重超过80%,瑞士接近90%,德国为88%;而中国为80%,从这点来看,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导入比例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三)中国制造业提供的服务种类比较齐全,与国际发展趋势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