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内涵,课例为载体,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skj/jskj201012/jskj20101203-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skj/jskj201012/jskj20101203-2-l.jpg
  1.主题与背景
  校本教研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提高教育质量的制度保障,是学校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一直是学校的追求,南京新港职业学校自实践了“主题课例式”校本教研模式以来,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方案”以及“对话反思”等环节构成校本教研相对完整的螺旋圈,取得了较好的“研”“训”效果。该案例以学校电工电子类专业的教研活动为例。
  2.情境描述
  一直以来,仪器仪表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教学难点,教师教学通常采用实物教学,但由于仪器仪表的表盘较小,指针细,除教室前排少数学生能看清教师的规范操作和演示外,班级大多数学生由于视线、视力以及视角的原因对教师的操作不够清晰,影响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的规范性,课堂教学效果低下。教研组活动时,听到老师在抱怨,便有意识地引导教师将此问题作为本学期教研组校本研究的重点,发挥团体优势,共同攻克。将教师个体提出的问题转化成教研组持久关注的问题,将教学中的真实问题概括、提炼、升华为研究主题,主题为“电工电子仪器仪表教学的方法研究”。
  针对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教研组开展了第一轮研讨,研讨目的是以教材、学生、教法和教具等为研究对象,进行集体备课。教师们群策群力,对问题解决提出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采用实物投影,把仪器仪表通过实物投影投射到屏幕,利用实物投影的调焦功能,放大仪器仪表投影,使表盘示数清晰,教师操作过程明晰。
  方案二:利用数码相机拍摄操作过程,把表盘示数变化、教师操作动作正误演示拍成相片制成课件,通过课件展示给学生。
  研讨中,持不同意见的两方教师对两种方案的实施效果各执一词,相持不下。笔者建议大家不主观臆断,通过实践和尝试,依据事实说话。研究共同体商定,由学校的M老师和Z老师分别对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策略的步骤进行仔细设计,完善方案,进行两种方案的实践。其余教师通过听课观察,比较和分析两种方案的优劣。并要求听课教师从教学过程、学生状态、学习兴趣、目标达成几方面入手分析、比较。
  两位教师分别选择电子(3)班和电子(4)班在正常教学秩序下,有目的、按计划将设计好的方案付诸行动,教研组其余教师参与听课。电子(3)班和电子(4)班均为48人,分实验组12组。
  听课结束,研究共同体开展了第二轮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两节课教学的目标达成效果都较好。从学生的精神状态与情绪表现看,学生的思维张力、专注投入程度、积极与热情都较用实物教学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对操作要领及规范掌握较好。相对而言,第二种方案更优于第一种方案。以实物投影呈现操作过程,由于缺乏视觉的缓冲,给学生留下的影响很淡;而第二种方案采用相片制成课件的呈现形式因为可以反复回看,便于学生对照比较,反馈效果明显优于第一种方案,观察数据显示如下:
  研讨中,研究共同体认为,第二种方案中学生示数识读和操作规范有误的原因,是因为静态的图片反映不出动态的、连续的操作过程,因而第二方案仍然是不完善的。如何变“静”为“动”?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研究共同体就这一问题开始了第三轮的研讨。大家围绕“静”变“动”发表个人意见。最终,R老师提出的采用DV拍摄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错误的操作方法,进行正误比较;拍摄表盘示数变化,引导学生正确识读,呈现动态的操作的构想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研究共同体又根据新提出的方案共同设计教学方案。
  三天后,R老师在同样为48人,12实验组的电子(1)班实施了大家设计的方案。组内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并对教学行为做了记录,确认目标实现的程度:
  研讨时,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运用DV开展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提高明显;为电工电子学科仪器仪表教学方法的运用拓展了思路。
  3.分析反思
  通过开展主题课例式研讨活动获得的一点体悟:
  (1)以课例为载体,突出“教学设计”过程,强化教师研究意识。
  本次研讨活动依托课例,突出了教学的“设计”过程,使教师钻研教材更深透,教学设计更完善,了解学生更全面。备课过程开始于个人对书面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与取舍,通过集体备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达到对教材与教法的初步共识。然后,在第一次评课交流中,大家针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通过思想交流、思维碰撞,摩擦出新的火花,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教学方法的运用。尤为重要的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学生学习的情景,这对于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有的放矢地适应学生学习极为有利。之后的再次上课和评课,使教学设计更为深入与精细,对每个细节都进行反复分析与斟酌,从而形成更完善的教学设计。依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整合教材、充分开发、利用相应的教学资源展开教学,教学过程就不再是“教教材”,也不只是简单地依据教师课前设计好的教案去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成为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调整的、充满着教师教育智慧的创造性活动过程。
  “课例”研究带领教师从自身或其他教师的课例中进行研究,教研由对活动的定性评价到对教学问题的研讨,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由被动的评价者变为积极的研究者,群策群力提出修改建议,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根据研究需要,采取同课多轮和同课异构的方法,组织教师再次观摩和研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带领教师不断“关注课堂、关注教学、关注自身的专业成长”,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教师针对学科特点、教学内容、课堂状况中反映出的问题展开研究,使教育教学新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生成引导学生的新的教学策略,并使其在反思与探究中将教育教学新理念转化为主动地、自觉地、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的行动。
  (2)以主题为内涵,挖掘研讨的价值,提高教研质量。
  公开课研讨,通过听者与听者之间或听者与教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总结得失,互相提高。以往教研活动中评课过程过多流于形式:评课过于客套,对于名师和自己身边教师的评课更是如此,优点是一二三,然后再说一些无关痛痒的改进之处,这样下来“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要么从课堂设计到教学目标说开去,大而全,没有突出所开课的特色,结果评了和没有评差不多,大家没有什么印象;一些教师喜欢用“板书工整,环节齐全、生动有趣、设计合理”公式化语言给开课教师评语,八股式的评课埋没了公开课应有的价值。
  围绕主题开展课例式研讨,改变了教研活动中教师间的交流大多停留在表面,专题研究肤浅,鲜有对问题和方法深入的探究,缺乏“质的研究”的现象;改变了长期以来评课走形式的现状,变“要我评”为“我要评”,为了下一节课上得更精彩,老师们听课后能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在评课时畅所欲言,常常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足,引发大家再思考,促使大家再自觉地加强理论学习,寻找教育教学新理念与教学的最佳结合点。而且研究的主题是教师自己教学上遇到的问题,这种研究亲切且能解决实际问题,实效性强。
  开展“主题课例式”教学研究活动中,对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如何开展课堂观察,如何分解评价纬度和指标,怎样进行科学比对和分析等等,希望通过在行动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提高教研实效同时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