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循环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案例教学质量提升路径


  摘 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案例教学存在着缺少案例素材、教师能力有限且缺少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学生配合不力、评价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论文基于PDCA循环理论,提出应从目标设定—具体实施—效果评价—调整改进四个环节着手,由政府、企业、高校、教师和学生协力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案例教学质量的新思路。
  关键词:PDCA循环;国际经济与贸易;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9-0016-02
  案例教学是沟通理論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桥梁,在20世纪初开始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大力推动而发展起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在法律、医学以及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较多。而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单方向传授无法满足该专业的教学要求,有必要采用一定比例的案例教学方式。
  一、PDCA循环理论概述
  PDCA循环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被广泛应用于绩效管理方面[1]。该理论把一项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即:
  P,Plan,计划,包括目标和计划等的确定;
  D,Do,执行,指目标和计划的具体实施;
  C,Check,检查,即对具体实施进行效果评价;
  A,Action,行动,指针对评价结果采取改进的措施。
  依据这一分析框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案例教学可以划分为4个工作环节:目标设定—具体实施—效果评价—调整改进。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案例教学现状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案例教学的四个环节中,案例教学目标基本明确,但是具体实施过程有很多困难,效果评价机制不健全,调整改进也举步维艰,因此难以实现良性运行,影响了案例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改进。在这四个环节中,主要障碍存在于第二、第三环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案例素材
  合格的案例素材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目前在案例教学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缺少素材。市面上出售的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集数量极少,时效性也较差。而哈佛商学院用于教学的案例有几千个,由该校教授、毕业生以及有关的研究者组织编写,而且每年都要更新400—500多个案例[2]。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案例教学尚不具备这样雄厚的素材基础。
  (二)教师能力有限且缺少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尽管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不同,要让学生成为课程主角,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表达和讨论,但是教师要介绍分析框架和基本理论,引导学生的分析过程,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类梳理。这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高超的驾驭课堂能力,最好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背景。而目前我们大多数的教师来自高校毕业生,有很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很强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但是缺少外贸的实际经验,距离一名合格的案例教师还有一定的差距。
  同时,教师普遍缺少案例教学的积极性。案例教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在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业绩考核中,科研成果比授课效果要重要得多,教师编写案例不能等同于发表论文,因此教师大多无心投入案例教学,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学生配合不力
  案例教学形式上看似自由松散,但实际上对学生要求更高。以哈佛大学为例,学生必须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和研究案例,回答问题并提出方案,一般需要4—6小时。课堂上也要积极表现,参与度有录像为证。在课堂上,学生必须提出独到的见解,甚至要反驳教师的观点,才会得到好的成绩[2]。而我国高校的大多数学生在考入大学后比较松散,从小的教育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性,因此,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评价方法不够科学
  目前,各高校在课程结束之后,都有学生评分的环节。但大多数高校教学效果评价指标都是不分课程性质和教学形式,采用同一套评价指标,很多测评指标也比较模糊、笼统,由此得出的测评结果难以反映出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因此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评价主体也相对比较单一,大多数以学生测评为主,或采用“学生+督导”测评的方式,而没有考虑教师自评和同行教师评价的重要性。
  三、提升案例教学质量的路径
  根据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PDCA模型,本文把PDCA模型应用于案例教学中,提出了提升案例教学质量新思路。
  (一)目标设定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案例教学要以政府和企业的需求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把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给学生实践无风险决策的机会,使人才的培养符合政府和企业的需要。
  (二)具体实施
  这一环节是整个PDCA案例教学循环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1.案例库的建设。案例库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
  程,需要政府、高校、高校教师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政府在案例库的建设中至少要起到三项作用:第一,为积极编写案例、充实案例库的人员提供资金支持。第二,要对高校形成政策引导,引导高校在职称评定过程中把案例编写放到和论文写作同样重要的位置上。第三,政府自身拥有海量的资源,应该将其利用起来为高校案例教学提供便利。
  高校在案例库的建设中也应积极发挥作用。在我国工商管理领域,相对成熟的几大案例库就是由几所著名高校牵头组建的。大连理工大学最早成立了第一个案例库,2007 年5 月在原有案例库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围绕案例库建设、案例师资培训、《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期刊建设及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的开展,推动了中国管理案例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截止到2016年6月底,已有2314个案例。此外规模比较大的工商管理案例库还包括清华大学案例库、北京大学案例库等[3]。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我国各高校应加强案例库的合作建设,发挥各院校的优势,合力建设,资源共享。同时,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上,可以把教师进行案例开发、完善的工作等同于科研、教研论文的写作,鼓励教师投身于案例教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