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习文:统编初中语文自读课文任务清单式教学策略——以《梦回繁华》教学设计为例

林小武

(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福建 石狮 362700)

自读文章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不论“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同样用时、同样以教师讲为主的方式教;
二是不清楚自读课在教材中的功能和地位,放任学生随意地读,甚至为节省学时完全不教。

统编教材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明确要求区分“教读”和“自读”两种课型,同时确定了“自读课文”教学在“三位一体”中的功能,是起融通课内到课外阅读的桥梁作用,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迁移,所以“自读课文”的教学,虽以学生的自主实践为主,但又不能随心所欲、放任而读。

四川师大靳彤教授就统编教材“1+X”课堂教学理念,强调“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通过阅读实践,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1]。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两种课型的主要功能:“教读课”是教方式、学方法,“自读课”是用方式、练方法。“有意识让学生把从教读课文中所学的阅读技巧迁移到自读课文中,由‘学’到‘习’,最终得‘法’”[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福建省语文名师、福建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陈建源老师在遵循温儒敏教授的“1+X”拓展阅读理念基础上,创新实施“语用型1+1+X 阅读教学策略”:第一个“1”为课本单元中的一篇教读课文,不但要传授学生课文内容和语篇知识,更要传授学生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第二个“1”为同一个单元的或特定补充的自读课文,巩固知识、强化方法、内化策略;
“X”为一组带有相同或相近语用点的课外读物文本,让学生自主阅读或进行阅读检测,验证习得的方法和策略。[3]这个策略就是围绕单元目标,由教读课文迁移到自读课文,再拓展到课外阅读文本,达到课内融通至课外的自主阅读。对于这个策略,陈建源老师的理念是从“教读法”到“用方法”,做到从“教一篇而知一类”[4],从而真正达到拓展阅读的效果。

笔者参加了陈建源老师主持的《统编语文教材1+1+X 阅读教学策略》的课题研究,明确这个课题的基本研究思想是:“教读课”是“以文析法”,是教读法,是教阅读策略,培养阅读能力;
“自读课”是“以法习文”,是用方式、练方法,是阅读能力迁移的重要策略。笔者试以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梦回繁华》的教学为例,阐述“以法习文”教学自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以法习文”的策略,就是运用从教读课所习得的方法和策略,学习本单元的自读课文,进而拓展到课外阅读。笔者从“明确单元学习要点,研读自读课文,确定课文教学目标”和“确定课文教学点,设计自读学习任务,落实‘以法习文’”两个策略方面,实施“以法习文”教学自读课文,落实统编教材“自读课文”在教材中的桥梁地位,以期推动自读课文教学的思考。

统编语文教材创新了“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双线单元”的结构形式,根据课标,选择文质兼美的课文,安排语文知识。其中“语文素养”主题是提示单元语文学习要点和语文学习方法。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有4 篇课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作为教读课文,《蝉》《梦回繁华》作为自读课文,是初中说明文起始单元。“以法习文”教学自读课文策略之一,就是要明确单元教学要点,研读自读课文,确定教学目标。

八上第五单元的“语文素养”主题中给出单元的教学要点:学习本单元,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
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自读课文《梦回繁华》是一篇介绍名画的文艺性说明文,作者没有过多地介绍绘画技巧,而是紧扣“繁华”一词,从几个方面介绍《清明上河图》所展现的北宋年间都城汴梁繁华、热闹的市井风光,再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社会生活。文章整体上采用逻辑顺序,条理清楚。因为具有文艺性特点,在准确、严谨的说明语言中,又带有文学色彩,典雅而富有韵味。

明确了单元学习目标,研析了这篇课文的内容特点,依据“以法习文”的教学策略,体现笔者“准确定标,重在习得‘生本语文’”的教学主张,笔者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抓住关键句、关键词,探究“繁华”,概括说明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2.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二)确定课文教学点,设计自读学习任务,落实“以法习文”

自读的地位,决定了自读课文的教学要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为主,但不能放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读实践,因而需要教师对自读课文要有恰当的教学设计。关于自读课文的教学设计,余映潮老师在《阅读教学“好课”的设计》一书中阐述:①放手让学生根据单元训练目标自读或自由浏览;
②从紧扣单元训练目标入手设计学生的自读活动;
③根据课后的“阅读提示”,凸显一个训练要点,设计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5]

自读课文一般安排一节课的教学时间,不可能面面俱到,更需要精致化的教学设计。研究自读课文的任务清单设计,需要以“教学点的确认”为基本策略,依据单元目标、文本内容、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阅读提示和旁批)、学情四个方面,确定自读课文的教学点,设计自读学习任务清单导学案,指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清单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实现自读课文“以法习文”的学习策略。

课文《梦回繁华》“阅读提示”指出,“先浏览全文,了解主要内容,再细读文中的重点段落”,并且提出细读的方法。笔者根据“教学点的确认”基本策略,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点:1.运用浏览与细读相结合阅读方法,探究“繁华”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2.感受语言典雅之美。根据这两个“教学点”,设计了三大学习任务清单,指导学生自读学习《梦回繁华》。

【学习任务一:回顾方法,明确路径】找出每一段的关键句;
圈出关键句中的关键词;
整合信息,概括内容。

【学习任务二:概括内容,理清顺序】

一是关注题目——抓繁华。从《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标题入手,引导学生学会从题目把握说明对象;
题目没有体现说明对象,往往会与说明对象或特征有关联。比如本课的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题目中“繁华”与《清明上河图》的特征有关。

二是抓关键句——找繁华。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画出每一段中能体现《清明上河图》“繁华”的关键句子;
小组合作,将“表1”补充完整。作者抓住“繁华”这一特征,从创作背景、作者介绍及创作动机、创作内容、创作价值四个方面向读者介绍《清明上河图》展示最终成果。

表1

三是抓住特征——析繁华。细读第4 段,思考作者如何抓住“繁华”这一特征,来详细介绍画作的内容;
小组合作,运用找“抓关键词”的方法,将“表2”补充完整;
成果展示。

表2

四是理清顺序——扣繁华。文章紧扣“繁华”这一特征,逻辑严谨。就画作主体内容的说明,是按照“开卷处”“中段”“后段”的顺序依次介绍,采用的是空间顺序。从全篇来看,介绍的是画的历史背景、作者状况、画作内容、绘画艺术和史学价值,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五是体会语言——现繁华。准确、严谨的说明语言中,如何又典雅而富有韵味?请划出相关词句进行体会。

【设计目的:“以法习文”,引导学生抓四字词语,体会文艺性说明文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学习任务三:拓展训练,检测反馈

阅读《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运用“找关键句,抓关键词”的方法,完成导学案中的“表3”。

表3

1.题目中的关键词是______。2.把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实施“以法习文”任务清单式教学自读课文的基本步骤是:得法明径——自读文本——拓展训练。

“得法明径”,就是“回顾方法,明确学习路径”,是“以法习文”学习自读课文的基础保证。其“法”即是教读课习得的知识、方法、学习策略。

统编版八上第五单元是学习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两篇教读课文是初中说明文的经典篇目,有共性:段落都有中心句,即关键句,其次说明方法齐全,说明顺序典型,说明语言平实、生动性皆有,为学生学习说明文提供了范本。所以,这两篇教课文的教学目标就可把“说明事物以抓住特征”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学会找段落关键句、圈关键词、整合信息、概括内容的方法。

“以法习文”学习《梦回繁华》,其核心就是让学生运用从教读课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中习得的有关于说明文的文体知识、说明文文体的阅读策略,形成一定的说明文学习经验,迁移学习阅读说明文类自读课文。为此,学习《梦回繁华》,笔者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复习《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抓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回顾总结方法,形成说明文较成熟的阅读策略,为学习《梦回繁华》导入方法路径,用习得的知识、方法、能力,学习这篇自读课文,实现“以法习文”的目的。

方法先行,寻得路径,得法而学,是阅读能力迁移、落实的保证。学生有法可依,得法而学,明确自读课文的学法,就可达到高效课堂的效率。

“自读文本”,就是学生根据老师设计的学习任务清单,阅读学习同一个单元的或特定补充的自读课文,检验教读课所学效果,是“以法习文”学习自读课文的能力落实。

《梦回繁华》学习任务清单二“概括内容,理清顺序”,就是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自读课文的阅读,重点是突出“浏览”和“细读”相结合的阅读策略,训练学生抓关键句,提取关键词的阅读能力,这是“以法习文”的重点。此环节设计紧扣“繁华”,设计五个文本内容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自读探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从标题中了解文本信息,把握了说明对象特征;
进一步训练“抓关键句”的方法,梳理了说明文内容;
学会用“抓关键词”的方法,体会“繁华”的特征;
学会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清说明文顺序;
同时学会抓四字词语的运用,体会文艺性说明文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根据“教学点的确认”策略,设计文本内容的学习任务清单,是落实文本阅读的主要手段,是保证学生对自读课文阅读学习有方向、有思考、有探究,是运用“以法习文”检验教读课所学的效果,真正落实自读课文的设计初衷,回归自读课文的性质和功能。

“拓展训练”,是“以法习文”学习自读课文的能力巩固。

通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的迁移学习,检验了教读课的学习效果后,更进一步拓展训练,检测反馈,是“以法习文”能力巩固,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以法习文”任务清单式阅读自读课文,可遵循这一基本步骤,既使学生不放任而读,能得法而学,又能突出自读课的迁移功能,回归自读课文“自读”性质,拓展课外阅读。当然,自读课文的学习要点,学习任务清单的设计,要遵循单元目标、文本特点、学情特点等具体设计,以达到自读学习的效果。

自读课可以说是教读课的延伸、评价教读课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阵地,应该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为主,但也要自读有法,不能随意、放任。实施自读课“以法习文”策略,就是把教读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转化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去,由“学”到“习”,最终得“法”,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点说明文课文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儿童时代(2022年4期)2022-04-19说明文阅读专练快乐作文(7.8年级)(2022年2期)2022-04-15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甘肃教育(2019年7期)2019-04-27端午节的来历学苑创造·A版(2017年6期)2017-06-23背课文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学校教育研究(2015年9期)2015-11-18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基础教育参考(2014年3期)2014-04-18赣南地区农村教学点教师情况调查分析中国教师(2009年21期)2009-06-02